2021—2022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315

一、单选题

1.

内蒙古敖汉赵宝沟聚落遗址距今6800年左右。聚落房址可以分为三类,大型房址中出土了精美的尊形陶器,推断为重要氏族首领的居所;中型房址中出土了成组的陶器组合,居住者为氏族首领;小型房址中只有简单陶器,主人为一般居民,有的房址中出土大量的石器和石料,主人应与石器制作和加工有关。以下关于赵宝沟聚落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房屋定居,形成村落   ②氏族成员的地位发生分化   ③已经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④生产活动中出现社会分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

B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C

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臿掘土的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

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D

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 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

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普遍关注 为君之道 ,即君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属于儒家对 君道 论述的是(  )

A.为无为,则无不治B.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C.为政以德,为国以礼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子贡经商致富,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史实反映了(  )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5.

汉武帝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实行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措施,从商贾手中夺利,达到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这些经济措施包括(  )
①盐铁官营 ②推行均输平准政策
③设置刺史 ④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光武帝刘秀加重内朝官尚书台协助决策的作用,重大或机密事务多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光武帝(  )

A.废除了丞相制度B.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C.致力于加强皇权D.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7.

东晋初年,政府为安置数量巨大的北方人民,设置了侨州郡县(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注籍在侨州郡户口簿上的移入人口可以获得优复(免调役)等优待。这一措施的实施(  )
①引发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内迁 ②有助于吸引中原人民渡江南迁
③推动了南方的土地被大量开垦 ④开创了按职业编定户籍的做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从曹魏时期起, 不孝 列入律目, 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 。西晋及其后,不少人因不孝被依法惩治,曾经属于非强制性的礼教原则,成为臣民上下均需恪守、奉行的强制性规范。这一现象体现出(  )

A.儒家思想融入律令内容B.魏晋统治者强调以法和刑治国C.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D.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工作

9.

隋朝初期, 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 。为解决这一问题,隋文帝(  )

A.对商人征收算缗钱B.大索貌阅,核定户籍C.实行纳绢代役政策D.将户籍分为主户与客户

10.

唐德宗下诏任命齐总为衢州刺史,因此前齐总有盘剥百姓,进奉朝廷的恶行,时任给事中的许孟容封驳任命诏书,并陈述理由,唐德宗不得不收回成命。许孟容此时隶属于(  )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

11.

敦煌出土的唐代历书既采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又在一些日期的上方标注代表星期天的 字,这是中国历书首次出现 星期 概念。研究者认为,敦煌历书中表示星期中各天名称的汉字,都是粟特(中亚古国,首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语的音译。以上材料说明唐代敦煌地区(  )

A.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B.以南、北面官分别管理汉人和游牧民族C.开始学习中原生产技术D.位于丝绸之路,出现中外生活习俗交融

12.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人们发现旧有药学著作或有疏漏、重复,或记载错误。于是政府组织名医儒臣对大唐地域所产药物进行实际普查,重新编修本草,编成载药物八百多种、图文并茂的药物学著作。这一著作是(  )

A.《黄帝内经》B.《千金方》C.《唐本草》D.《本草纲目》

13.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黄不接时,官府向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  )

A.没有增加政府的收入B.加强对农民编制管理C.限制民间高利贷剥削D.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能够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有宋代(  )
①出现一批以工商业著称的集镇 ②对外贸易量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③开始使用纸币作为一般等价物 ④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徽商和晋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许衡上书忽必烈说: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蒙元采取的统治措施中与其意见相符的有(  )
①建立年号,建元中统,兴建大都
②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③实行对不同民族差别对待的 四等人制
④皇室改汉姓,仿照汉族确定门阀等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6.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 至于技巧、器械……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众官员)、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 。以上材料反映出沈括(  )

A.肯定劳动人民对科技发展的贡献B.提出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C.推动了中国的传统科技向外传播D.认识到儒家思想推动科技的进步

17.

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是否能得到公卿大臣的推荐,密切关系到录取与否和名次高低。宋代科举要求以考生成绩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禁止官员向考官 荐嘱举人 ,以防止势家垄断科举, 致塞孤寒之路 。禁止官员推荐考生的做法(  )
①使科举录取更加公平 ②杜绝了科举舞弊现象
③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④导致南北分卷的出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

以下关于明朝内阁地位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统领百官B.专门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的政府部门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咨询机构D.可以限制君权的宗室贵族议政会议

19.

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中说: 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 以上材料表明张居正意图(  )

A.整肃吏治,加强考核B.裁减开支,节省费用C.清丈土地,抑制兼并D.筹集经费,远洋航行

20.

清朝政府规定,城乡人户要在门前悬挂门牌。门牌上填写家庭成员姓名、丁口、年岁等(见下图),保甲定时挨户清点人数,询问家内情况,如户主有无外出、有无外人留宿等。以上材料反映清代(  )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B.地方行政等级森严C.注重宣扬儒家思想D.基层管理制度严格

21.

明清时期,江苏南汇、川沙两县盛产棉花,所产粮食仅够当地居民吃两个月,无锡县 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 ,其余各月均是 抱布贸米以食 。以上现象反映当时(  )

A.农民固守传统经营方式B.农民生活困苦濒临破产C.棉布生产替代了丝织业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

22.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就中的天文历算有较大发展。

天文历算著作

主要内容

明代徐光启《崇祯历书》

运用西方数学知识和天文仪器,引进地球、经纬度等概念

清代王锡阐《晓庵新法》《五行星度解》

贯通中西历法,于日月食及行星测定多有创获

清代梅文鼎《古今历法通考》

全面的历学史,论述并及于回历、西历

以上内容可说明,明清时期(  )

A.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发展B.形成近代天文学的理论体系C.天文学发展彻底动摇了君权神授思想D.制定了领先世界的《授时历》

二、材料阅读

23.

秦统一前后,修建了一系列大型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关于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历史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学者调查测定数据,可知秦始皇陵陵丘土方数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年)胡亥即位, 九月,葬始皇郦山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宣布 郦山事大毕 ,可见秦始皇陵复土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236日。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 水雨,除兴 ,排除土方工程遇雨被迫停工等情形,可以进一步推知施工日期。成书年代比较接近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载有土方工程应用算题,其中可以看到当时 土功 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应如《史记》记录,大致在 七十余万人 左右。

——摘编自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新认识》

(1 )在推算秦始皇陵用工人数时,学者用到了哪些类型的史料?请举例说明。(4分)
(2)阅读下图,结合所学,评述战国至统一后秦的大型工程建设。(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4.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中,北魏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北魏控制区域由草原牧地到中原农垦的州郡,统治范围逐步扩大。由于政权脱胎于部落联盟,地方官员多为征战有功的拓跋武人, 官无禄力,唯取给于民 ,贪污之风盛行。北魏初期监察的主要对象是地方官员,监察内容主要为官员廉政,及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的成绩。孝文帝亲政后,监察制度更加完备。从中央官员、地方官员乃至地方属官,都要接受中央统一监察。这些官员依据政绩分为七等,上等可以得到升职、赏赐财物等奖励,下等或削禄,或降职,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励官员勤于政事。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述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北魏监察制度建立、发展状况及其背景。(7分)

25.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出自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被学者认定为宋元话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话本梗概如下:
故事发生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杨思温 因靖康年间,流寓在燕山(今北京),犹幸相逢姨夫张二官人在燕山开店,遂寓居焉 。燕山百姓 虽居北地,也重元宵。未闻鼓乐喧天,只听胡笳聒耳 。这里虽不及东京元宵的盛况,也是 街上喧闹 半是京华(东京)流寓人 。东京人有元宵夜插戴花朵的习惯,而燕山的女真孩童、女子头顶耳畔戴着葱、蒜做装饰;东京流行的娱乐方式 三棒鼓 也处处可见。杨思温在一位贵夫人的随从队伍中见到一女子,打扮 好似东京人 ,疑其为义兄之妻郑意娘。他跟着对方来到燕山最大的酒楼秦楼。这里 似东京白樊楼一般,楼上有六十个阁儿,下面散铺七八十副卓(同 桌')凳。当夜卖酒,合堂热闹 。秦楼也有来自东京酒楼的跑堂(服务人员),杨思温从他们口中得知夫人 常常夜间将带宅眷来此饮酒 。杨思温就此打听到女子的居所,彼此相认。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情节,指出它们所反映的宋元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并谈谈对该特征的认识。(8分。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两个小说情节及对应的历史特征,对历史特征的概述和分析准确全面)

26.

清代是中国人口的飞跃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清朝人口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数据引自《清实录》

材料二
清朝初期,清查人丁时不仅百姓多方隐匿,地方官也担心增丁赋重,不便办纳,有意少报数字,因此实际上的人丁数量应当大大多于统计数字。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前一年丁银作为定额,新滋生人丁,一律 永不加赋 。随后雍正又实行 摊丁入亩 ,使清查人丁的工作完全失去了意义,长期未再进行。
在清政府重农政策的引导下,土地开发范围更广,利用亦更为精密。番薯、玉米一类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广泛种植,客观上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在社会局面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口增长趋势形成并持续较长时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不同阶段的清朝人口统计数据变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10 分)

27.

律令制度是日本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公元700年前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从归国的遣唐使、留学生口中得知唐朝 法式备定 后,统治者决意改革政治制度,编纂法典。757年开始实施的《养老律令》( 养老 为当时天皇年号)篇目与唐《永徽律》完全一致。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日本律的条文与唐律差别不大,只是做了轻微修改,如减轻刑罚。令是行政制度和规则,日本在唐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例如日本班田收授规定贵族的属民、奴婢按农民标准的三分之一授田,而唐朝均田制奴婢不授田,这是由于唐朝奴婢数量少,没有必要专门作出规定;日本贵族占有大量奴婢,为减轻贵族对新制度的反抗,需要给予适当宽限。再如唐朝州、县官员全部由中央任命,日本国、郡、里三级地方行政长官除国司由中央派遣外,郡、里长官都由当地有势力的豪族地主担任。

——摘编自何勤华主编《中华法系》等

阅读材料,概括公元8世纪日本律令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以上特点形成的背景。(7分)

28.

大英博物馆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汉斯 ·斯隆是享誉英国的收藏家,其藏品包括书籍、手稿、动植物标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1751年,他立遗嘱将私人收藏捐赠给国家,希望建立一座博物馆, 或将不时欢迎一切具有相同参观和浏览之渴望的人到访参观 这渴望可以是,尽可能有用,或是努力满足好奇求知之欲,或是增进所有人的学识和新知 。社会舆论认为建立博物馆 有益于增进不列颠的荣耀 。1753年英国国会立法成立大英博物馆,斯隆的收藏成为展品核心。后来以库克船长为代表的探险家提供来自澳洲及更远的世界的珍岛,进一步丰富了馆藏。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者需要提前提出书面申请。门票一开始每天十张,后来增加到二十五张。
大英博物馆在19世纪的新获藏品,反映了英国基于海上霸权获致的日新月异的帝国势力。英国在埃及击败法国后,将法国在埃及收集的文物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刻来自英国人埃尔金在希腊进行的考古发掘,将这些艺术品偷运回英国的做法被认为是对希腊的公开破坏。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从圆明园中盗出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女史箴图》。1810年,登记参观制度被废弃,结果访客人数急剧上升。19世纪中期,大英博物馆被批评 开放时间正好处于劳工和匠人最不方便的时间段 ,因而增加了开放时间,以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20世纪大英博物馆继续 关注过去 ,又在全球范围收集大量当代藏品。70年代,围绕是否收参观费发生了争论, 考虑博物馆回报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它给公众带来的教育红利的观点占了上风,博物馆坚持免费参观。1972年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宝藏特展》吸引了160多万人,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大英博物馆的展览史上无出其右;这批藏品在整个70年代都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各大博物馆巡展。此后大英博物馆与各国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德国——个国家的记忆》《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览都获得成功。博物馆的受众面也在一系列电台节目,如《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得到拓展。

——摘编自[英]詹姆斯·汉密尔顿《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 大英博物馆 的发展史。(11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