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214

一、单选题

1.

商朝自武丁之后一直衰落下去。据《尚书·无逸》载: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材料旨在强调统治者要(  )

A.克己复礼B.慎己修身C.重视农业D.以民为本

2.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太学(即大学),推行教化。董仲舒认为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这说明,西汉政府(  )

A.废除了贵族特权B.兼用儒法思想C.确立了儒学正统D.调整了选官标准

3.

隋唐时期的丧葬习俗,都会邀请僧人超度做法,祈求为死者带来安宁,以此求得来世的善报;佛教也具有了容留旅客的功能,逐渐为民众的生活娱乐提供场所;有时寺庙还会开粮救济贫困、收容困难之人,发挥了慈善机构的部分功能。由此可见,隋唐时期的佛教(  )

A.融入了日常生活B.稳定了社会秩序C.提供了精神寄托D.完成了教义改革

4.

《东京梦华录》记载,婚嫁迎娶队伍的仪仗队 自有假赁所在 以至从人衫帽衣物、从物、俱可赁,不需借借。 这反映了宋朝(  )

A.婚姻观念开放B.商品经济发达C.社会风气变化D.社会成员平等

5.

孟森先生在《(圣祖)撤藩》一文中写道: 三桂起事之年,圣祖年方冠。撤藩议起,事由尚可喜请归老而由其子代镇,非请撤也。部议遽以撤藩覆允,朝议两歧。英主独断,实已定于此时。尚藩不求撤而已撤,吴、耿乃不自安,求撤以相尝试,一旦尽允之。 据此可知(  )

A.行省势大威胁中央集权B.部议结果反对皇帝撤藩C.圣祖撤藩实属既定方针D.三藩同时请撤以退为进

6.

胡适认为近代中国之积贫积弱,绝非 帝国主义 侵略的结果,而是中国国内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毒造就的结果, 因为帝国主义不能侵害那五鬼不入之国 。这一观点(  )

A.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B.混淆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C.体现了近代中国迫切的革命需要D.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空前解放

7.

近代西北羊毛主要经天津出口,下图是从天津出口的西北羊毛年均出口量统计数据。据此推断,西北地区(  )

A.畜牧业快速发展B.羊毛收入成为主要财源C.传统商路日益复苏D.贸易逆差局面得以扭转

8.

1933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实话》第四期中指出: 由于社会的不平等,致使工农群众被剥夺了真正的体育训练的一切可能和权力,而且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低落,造成广大劳动青年中惊人的体质退化。 该观点(  )

A.服务于全面抗战的需要B.表明国民政府重视国民体质C.推动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D.揭示国民体质退化根本原因

9.

国民党兵团司令黄百韬兵败自杀前说: 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四十四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助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国民党军队决策混乱B.国民政府效率低下C.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D.国民政府失去民心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政府间高层互访和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外,中国还邀请一些国家的民间团体、新闻工作者、友好人士等来华参观访问。此举意在(  )

A.履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塑造良好国际形象C.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1.

关键时期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需要一个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国内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进行更大程度的先行开放试验,以此来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为此,中央政府选定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2.

关于治理战败国,前几任波斯国王大都安于沿用当地已经建立的管理体制,而大流士一世却不同,他将帝国制度进行重组。各地管理系统被并入帝国管理,形成唯一的管理体制:他下设辖地(行省),由国王亲属或亲信担任总督,并且规定以行省为单位,各地要定期上缴赋税及贡品。由此可见,大流士一世(  )

A.促使多元政治体制并轨B.尊重被征服地区文化C.首创新型中央官僚体制D.推动波斯民族国家形成

13.

18世纪西班牙在加利福尼亚地区张迅速,得益于他们在当地培训的大量印第安人传教团,这些印第安人居住在传教区内,他们不仅快速传播基督教,还要学习西方农业、酿酒和饲养牲畜的技能。这说明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

A.以促进文明交流为宗旨B.以消灭土著文化为目的C.以宗教传播为主要手段D.以土著居民为传播媒介

14.

动画片《猫和老鼠》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在这些嘻嘻哈哈的情节中有许多精心设计的隐喻。下图是汤姆猫上了天堂后,天堂入口处 检票员 登记动物死亡方式的一个场景。该场景说明动画设计团队(  )

A.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B.注重科技与娱乐融为一体C.具备人文关怀与反思精神D.抨击工业社会的衍生问题

15.

下图为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据此推断(  )

A.多元因素推动人口流动B.战争是造成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C.政府政策决定人口迁移D.落后地区始终处于人口流出状态

16.

下图为讽刺漫画《最后的七国集团》(局部),画中动物分别代表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他们围坐在中间放有一块中国地图形状蛋糕的桌子旁。据此可知,七国集团(  )

A.是 南北对话 的工具B.多方掣肘中国发展C.坚持多边对话应对问题D.旨在协调西欧关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六部各掌四司作为下属机构,以下为《明史·职官志》对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职能的部分记载:考功,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凡内外官给由(履历),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京官六年一察。外官三年一朝。前期移抚、按官,各综其属三年内功过状注考,汇送覆核以定黜陟。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又试授官。
武选,掌卫所土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军政,五年一考选,先期抚、按官上功过状,覆核而去留之。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其子弟、族属、妻女、若婿及甥之袭替,胥从其俗。附塞(边塞)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语敕辨其伪冒。
材料二
武选的重要环节是兵部要利用内府所藏的武官贴黄以及其他相关档案文书来核查武官应袭舍人所提供的从军履历是否属实,以此来审查应选者的身份资格。因此,诸如贴黄、选簿等档案文书在武选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凭证作用。其中,贴黄详细记载了武官的姓名、旧名、年甲、贯址、从军归附来历、征克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升授职役、调守卫所并给授诰敕等项内容,是世袭武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档案资料,因此官方毖它深藏于内府之中。选簿则是在每次武选之后,选过武官基本情况的登记簿,以卫所为单位,保存在兵部。它主要记载武官的除授年月、职事,每次武选之后就在武官选簿中添写一辈。这样,武官历辈的袭替情况就尽载于选簿之中。

——梁志胜《明代武选司审稿初探》

(1)据材料一,概括考功司与武选司职能异同。
(2)提炼材料二主题,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评述。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媒体笔下的华人形象(1820—1948年)

美国早期华人正面形象

(1820—1848

中泰混血连体兄弟昂和昌1829年到达美国,于1839年定居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娶妻生子。他们融入美国南方的生活,经营种植园,拥有33名黑奴,追求财富。昂和昌在当地居民的眼中,虽然身体畸形,但不失为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是慷慨的好邻居。

美国华工的负面形象

(1849—1882

《波士顿先驱报》等报纸报道华人聚众吸鸦片、斗殴、赌博、缺乏家庭价值观,他们自成小社会、不学习英语语言、不遵守美国排队秩序、不着美国风格的衣服,对成为美国公民、获得投票权利不感兴趣。

蒋介石夫妇是美国的影子的形象

(1931—1948

在时代公司的报道中,蒋介石英明、睿智、着装得体,坚持每日研读《圣经》。《时代》周刊还将1942年蒋介石的困境类比1777年乔治·华盛顿在福吉谷的艰难。《时代》周刊数次让宋美龄登上其封面一展风采,还特别强调宋美龄讲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在时代公司对宋美龄的赞扬声中,读者看到的完全是一个美国女性,除了她拥有东方面容外。

——摘编自程玲《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逃离 城市病 控制下的城市,具有经济实力的富人最先走出城市,中产阶级紧随其后。这些迁入小城镇或农村的人口的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并没有重新务农,其就业、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也没有改变,同时还具有资本和技术。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随之得到完善,经济拉动力随之产生。伴随劳动力、技术、公共资源和服务等由城市流入乡镇,乡镇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公共服务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缩小了与城市的差距。同时,对城市而言,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流出则相应地放缓了城市发展速度,推动城市调整并优化其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而突出城市的产业优势。城市也在将一些文化功能、居住和休闲娱乐功能,甚至是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进而部分解决 城市病 问题。

——王宇冰、张丽莉《西方逆城市化实质及启示》

材料二

中外逆城市化运行机制对比图

——梅莹《中外逆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比》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 逆城市化 的主要表现,并指出 逆城市化 的实质。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与西方 逆城市化 的不同,指出 逆城市化 的进步作用。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初期的防疫成果并不理想,进入封锁防疫第三周,疫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控制,日检测能力未能达到预期水平,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从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角度来说,英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既没有及时阻止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又未能顺利切断传染途径,无法阻止疫情多次反复传播,甚至还因为医疗物资与床位紧缺,放任轻症患者进行居家隔离,对感染者防护措施不当,不重视病毒特性,不严格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对疑似病患进行检测和救治,出入境没有设立体温监测点,不对确诊病患行动轨迹进行追踪,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验排查,最终导致疫情蔓延。

——摘编自李瑾《英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分析与启示》

材料二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从确保患者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到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从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到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在这场捍卫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中,中国始终坚持国际合作,开展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以自己的作为和担当,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到中国责任!

——摘编自郑昌华《中国文化是抗疫斗争的深沉力量》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初期 防疫成果不理想 的表现及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抗疫理念。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疫所体现出的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