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安徽省宣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591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3500年左右,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千纪至前2千纪,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也进入了文明时代。这些地区迈向文明的前提是(  )

A.农业和畜牧的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C.国家和文字的出现D.大河流域的优越环境

2.

下图是古代世界某一帝国的疆域示意图。下列与该帝国史实相符的选项是(  )

A.移民是其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B.实行了推广希腊文化的政策C.同汉朝存在着经贸和文化交流D.发明了已知最早的字母文字

3.

《法理概要》一书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该书内容共分4卷98章,涉及关于人的规定,关于物及财产关系的规定,以及关于契约和诉讼程序的规定。据此,《法理概要》(  )

A.否定了奴隶制的压迫B.有利于促进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展C.违背了自然理性精神D.标志着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4.

13-16世纪,一个新的帝国在亚非欧交界处兴起。帝国内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但对基督教文明 并不一概采取排斥、敌视的态度 。他们还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传播者。这一帝国最有可能是(  )

A.阿拉伯帝国B.德里苏丹国C.俄罗斯帝国D.奥斯曼帝国

5.

下表是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中主要大事的统计情况。据此,对于考古发掘的认识,最合理的是(  )

时间

考古事件

1891

詹姆斯·本特进行了首次发掘,他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外部文化联系的证据,但结果令他失望。

1902

理查德·霍尔再次发掘,认为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不是非洲人创造的。

1905

兰德尔·麦克维尔发掘遗址后,提出:除了那些进口品之外,从住宅出土的标本,其艺术与创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这是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的科学探查。

1929

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对遗址进行了彻底、细致的发掘,得出了遗址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结论。

A.综合多次发掘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结论B.因遗址时间久远考古发掘无法形成定论C.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无法确定历史真相D.考古发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精神

6.

梁启超说: 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航海活动(  )

A.范围不同B.规模不同C.目的不同D.技术不同

7.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旧大陆的小麦、大麦、豌豆、甘蔗等农作物和羊、鸡、猪、牛等畜禽传入美洲,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辣椒等作物也传入欧洲旧大陆。同时,麻风、天花等疾病也传入了美洲。这些现象,后来被称作 哥伦布大交换 。据此可知, 哥伦布大交换 (  )

A.不利于美洲地区的社会发展B.推动了物种的跨区域大范围交流C.有利于葡萄牙工商业的崛起D.维护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8.

1609年,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提供保证金,经营货币兑换、存款、贷款、客户转账等业务,为世界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 。这说明(  )

A.价格革命瓦解了欧洲封建制度B.欧洲的海外扩张拉开了序幕C.荷兰确立了欧洲贸易中心地位D.欧洲商业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9.

下图是拉斐尔的代表作《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形象端庄而朴实,头上没有光环,衣着朴素,表情温柔,而旁边的教皇则身着锦袍,欢迎的姿态略显虚伪。这一绘画作品(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宣告理性时代的到来C.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D.延续了神本主义的风格

10.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17世纪是一个沉思的世纪,是独立的、科学的思维形成的世纪,也可以说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据此,这种 思维形成 方法论觉醒 主要得益于(  )

A.宗教改革运动B.基督教信仰的弱化C.近代科学革命D.理性王国 的建立

11.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表明(  )

A.启蒙思想为反封建斗争作了舆论准备B.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启蒙思想为民族解放提供了精神动力D.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有学者认为,“《大宪章》是理解英国为什么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关键 ,英国革命的目的是捍卫英国政治传统,因此 不讲传统,按照革命的逻辑解释外国史是一相情愿,不符合实际的 。该学者旨在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

A.提供了社会转型的有益经验B.确立了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C.植根于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D.开创了温和手段实现制度变革的先例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飞跃的途径。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  )

A.科学性B.人民性C.实践性D.开放性

14.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提出: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据此可知,这一全球体系(  )

A.有利于世界政治局势趋于稳定B.促进了西方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C.实现了西方对世界的直接统治D.使得国际分工在合理有序中发展

15.

19世纪初爆发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共同构成所谓的 大西洋革命 ,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却是一场 早产 革命,独立后的拉美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任重道远。据此,拉美独立运动被称为一场 早产 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宗主国的统治B.美国对拉美的经济侵略和武装干涉C.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D.独立前拉美民族民主意识尚未觉醒

16.

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 勇往直前 鞠躬尽瘁 虽死犹生 流芳百世 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中国 以工代兵 站在协约国一方参战(  )

A.有利于战后中国收回山东主权B.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C.促使华工精神享誉于国际社会D.动摇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17.

1921年之后的三年时间,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从10家增加到了50家。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俄罗斯人喝到了自己酿造了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B.十月革命的爆发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D.推行新经济政策

18.

希特勒认为,只有 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辩驳的霸权时 ,世界和平才会到来。近卫文麿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一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 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以上材料显示了(  )

A.法西斯主义的扩张本性B.德日法西斯加强了合作C.维护世界和平迫在眉睫D.重建国际秩序势在必行

19.

下列图片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共同特征是(  )

A.大国合作共赢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大国强权政治D.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20.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美苏 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性因素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的和平B.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激烈竞争C.冷战是美苏综合国力的较量D.美苏两国追求的根本利益逐渐趋向一致

21.

1955年日本出台《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其目的是经济自立和实现失业人员全部就业,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并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目标为5%。材料表明,战后日本(  )

A.全面借鉴苏联的现代化道路B.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C.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D.形成外向型国家发展战略

22.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开支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军费开支

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965

3290

370

1125%

1970

5160

539

1045%

1974

7750

1130

1458%

1976

9370

1270

1355%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  )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23.

18-20世纪中叶,世界的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北美西部的 阳光地带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太平洋地区、南欧地区和拉美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地带,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形成的从北起韩国往南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 离岸工业带 。据此可知(  )

A.国际经济新秩序日益形成B.世界经济的中心转移完成C.西方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D.新兴国家现代化成就突出

24.

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二十国集团已然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建立,反映了(  )

A.全球经济治理法制化进程开始B.区域经济集团化取得了重大突破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D.发达国家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加强

25.

2019年5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会议召开,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理念赢得广泛认同B.亚洲经济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C.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文明理念D.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从11世纪开始,英、法等西欧国家进入城市复兴阶段。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市民,从这个市民阶层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在英、法王权强化的过程中,城市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博得了城市的拥护,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一般都支持国王。城市中文化教育发达,到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教士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整理

材料二
英国对亚非拉殖民地的掠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自发形成,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争相发展起来。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01年,全英国超过百万的城市只有伦敦,人口是第二大城市利物浦的11倍。而到了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南一带原来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都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和密集,不同类型的城市分工也出现了。大致可以范围四类: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休闲型城市和综合型城市。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兴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第22条(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于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二)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

——1919年6月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盟约》对一战战败国殖民地所做出的处置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宪章》对殖民地问题所确定的处置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请在三幅图片中任选其一,提取图片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指明选择的图片,信息表述明确,阐释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