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深圳市光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534

一、单选题

1.

表1是中国古代文献对 的论述。由此可知,先秦礼制(  )

表1

论述

出处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礼记·经解》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

A.形成了缜密的官僚体系B.强化了周天子专制统治C.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D.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

汉武帝时 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兒宽 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 。到汉宣帝时,贤才通过明经和对策方式被擢用者所占比重最多,这表明汉武帝以来(  )

A.促进了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B.形成了儒学主导的统治秩序C.延续了汉初统治的治国之策D.开创了以德治国的治理模式

3.

唐太宗在论述民族关系时说: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据此推知,唐太宗时期(  )

A.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得以强化B.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D.朝廷实现了对周边的有效治理

4.

北宋之初, 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 ;到了北宋中后期, 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 庶民之家,必农重锦、厚绫、罗觳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理学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市民文化冲破了礼制束缚D.百姓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5.

《大明律》将唐律的十二篇改为七篇,除第一篇仍为名例律外,其他六篇则按六部设目,形成了以名例、吏、户、 、兵、刑、工等为构架的格局。《明会典》也以六部官制为纲,规定了文武衙门的组成、权限和活动原则。明代这些举措旨在(  )

A.规范政府行政活动B.防止宦官干预朝政C.削弱武人政治地位D.革除唐宋律例弊端

6.

有关晚清军队状况,曾国藩在奏折中说道: 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 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B.地方势力和朝廷分庭抗礼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落后的军制受到外部冲击

7.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古议院考》,开篇写到 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 他还认为,古代中国 虽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 ,《易》《书》《周官》《札记》《孟子》这些儒家经典已经包含了一切。由此可见,他(  )

A.缺乏对晚清政治体制反思B.尚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C.摒弃了清初经世致用学风D.试图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

8.

晚清至民国初年,在通商城市,以夜生活、星期休息制度及作息定时习惯为主要标志,形成了市民参与公共活动的 公共时间 ;夜生活使白天劳作、夜晚外出娱乐的方式日益流行。据此判断,这一时期通商城市(  )

A.社会文明开化已经蔚然成风B.居民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C.追求西式生活成为社会共识D.市民生活观念和习惯发生变化

9.

193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 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该决议意在(  )

A.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念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局面C.践行全民族抗战路线D.粉碎日本速战速决计划

10.

表2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六大重要发展阶段以及我党提出的相关论断。这反映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

表2

阶段

时间

论断

第一阶段

1979年至1982

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

1983年至1986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

1987年至1992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第四阶段

1992年至2003

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阶段

2003年至20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框架发育程度较低,仍不健全

第六阶段

2012年至今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

A.呈现出循序渐进的阶段特征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C.形成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1.

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一马其顿人作为统治民族,力图保持自己的希腊性,并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被统治民族之上。但面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他们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当地文明的氛围之中。这主要反映了(  )

A.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B.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C.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D.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12.

表3是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1461—1483年在位)采取的一些措施,其行为(  )

表3

时间

措施

1474

向布里新托尔城所有建造新船的人提供奖赏

1476

奖励了一位自费修造一艘乔治·科布罕号船的伦敦布商

1480

授予托马斯·克罗夫特和三个布里斯托尔人特许状,赋予他们到任何地方从事三年贸易活动的权利

A.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确立了英国商业霸主地位C.改变了东西方的贸易格局D.有助于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13.

在伽利略一笛卡尔一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这表明(  )

A.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B.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C.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D.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

14.

印度甘地领导的 向食盐进军 运动成为世界各国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舆论场揭露英国殖民丑恶统治的,主要是美国媒体。甘地进占达拉萨那盐场时,美国有1350家媒体进行了刊登和报道。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媒体成为印度抗英的手段B.国大党成为美国在印度代言人C.美英在印度存在利益冲突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得到各界支持

15.

图1为苏联(俄)在某一时段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符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史实的是(  )

图1

A.市场经济体制赢得较大优势B.生产关系变革助推工业增长C.城乡间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D.西方经济技术封锁趋势加强

16.

图2为发表于2017年9月22日《中国日报》的漫画,画中自由女神变成了一个砌围墙的工人。该漫画意在说明当今世界(  )

图2

A.多极化世界秩序受到冷战思维影响B.国际贸易体系影响世界贸易进程C.贸易保护行径妨碍经济新秩序构建D.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利弊并存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倭寇从海上进犯,帝(明太祖)惠之,顾谓(汤)和曰: 卿虽老,强为朕一行。 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曰: 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 帝以为然。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表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蛤,势必大溃。惟有分剐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1)分别阐述两则材料对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价值。(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并做简要评价。(8分)
(3)指出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史学方法,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唐书·食货志》载:“(唐玄宗)开元初,河南尹李杰为水陆运使,运米岁二百五十万石。 北宋时期以开封为东京,大运河借道汴河进行漕粮运输, 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 ,共计四百万石。至道初年, 汴河运米五百八十万石 ,大中祥符二年(1009)更高达 七百万石

——摘编自王元《漕运的发展与中国大运河的变迁》

材料二
1750—1830年是英国交通的全面改善期,水路方面,桑基运河和布里奇沃特运河开启了运河时代的序幕。运河的兴建和开通,使得英国航道越发密集和一体化;斯塔福德一伍斯特运河(1772),使默西河与塞文河相通;特伦特一默西运河(1777),使东西两大港口赫尔和利物浦贯通;考文垂一牛津运河(1790),沟通了泰晤士河、塞文河和默西河;大枢纽运河(1805),便利了伦敦与西米德兰的水路往来。英格兰河流通航里程增加到1790年的2200英里,1830年接近4000英里。到19世纪中叶,英国水路通航里程领先于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

——摘编自沈琦《从交通困局交通革命: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

(1)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一中唐宋运河交通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建设和近代化的关系。(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有人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连为一体,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斗,又如重辫花朵,是谓 ;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 ;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

围绕中华文明的传承,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4 清代土地与人口比例关系变化

年代

土地面积

人口

每人实得土地

嘉庆十七年(1812)

7913939

361600000

219

道光十三年(1833)

7420000

398942036

186

咸丰元年(1851)

7716254

432164417

178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被迫开关。 海禁 废止,又正值西方的全球化殖民大扩张和急剧加速的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西方国家对廉价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催生了大批华工远赴海外。美国官方统计,鸦片战争前,在美华侨总数不到百人,二十年之后便超过了三万人。

——摘编自汪朝光《困苦与坚强——华人侈民海外之路》等

材料三
(美国)随着时间推移,奴隶劳动力的价格一直没有降下来,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使奴隶主不得不保持耗资巨大的武装力量。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贩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祈全球史》

材料四
19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工业化发展需要,政府鼓励移民,由于美国西部淘金热,华人成为美国受欢迎的移民。1815—1882年是美国移民史上的自由开放时期。这一时期,以华人为主的亚洲移民到美国人数高达28万。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由来已久的排外种族主义再掀高潮,华人受到美国各个阶层的歧视,限制华人移民被提上美国议会议程。二战期间,由于中国在太平洋和亚洲战场反法西斯的重要地位,美国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大批美国华人移民加入到二战中来。

——摘编自朱维维《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1)概括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原因。(6分)
(2)评析19世纪初至二战期间,美国政府针对华人的移民政策。(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移民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