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根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村》等整理)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时期
案件
法律规定
判决结果
判决理由
西汉
子为保护父亲不被他人伤害,而误伤己父
《张家山汉简》:杀伤父母,枭其首市
子无罪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魏晋
朱谏之父为族人朱幼方烽火所焚。谏之成人,手刃杀幼方
《晋律》:准五服以制罪
嘉其义,赦
杀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
唐朝
一人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
《唐律疏议》:杀人者斩
诏免死配流
以其首罪免父,
有光孝义
——摘编自郭薇《中世纪英格兰城市生活环境考察》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摘编自郭秀文《从专注个人到重在社会——陈独秀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轨迹》
甲同学
“一群之进化,其本本固在教育”,“不注意工业,盲目提倡教育,真是痴人说梦”
乙同学
“‘人是政治的动物’,除非不是人,那(哪)能够不问政治?‘不问政治’
这句话,是亡国的哀音,是中国人安心不做人的表示”
丙同学
“广大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只有与广大劳动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推翻反动势力,建设新的国家”
丁同学
“现在各国的蒙小学堂里,顶要紧的功课,就是‘国语教育’一科”
三、开放性试题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