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广东省珠海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51

一、单选题

1.

距今7000年前的姜寨遗址中,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出现了宫殿、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比较明显,这说明陶寺文化(  )

A.小农经济催生阶层分化B.早期国家体制已经成熟C.王权神权更加紧密结合D.基本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 中国 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 中国 。……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 中原即中国 懂礼即中国 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 中国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3.

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出现 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的情况,同时当地 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当时 (  )

A.工业发展激化社会矛盾B.资本主义推动社会转型C.手工工场导致小农破产D.自由雇佣劳动较为普遍

4.

钱穆指出,中国传统政治 太注重职权分配之细密化 太看重法制之凝固性与同一性 ,以为 职分与法制,本就偏重在限制束缚人 。这一论述说明,中国古代(  )

A.专制集权的政治特征凸显B.官僚制度的设计极为理性C.政务处理流程趋于程式化D.政治生活具有民主化色彩

5.

孙中山在1904年的讲话中,认为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其讲话意在(  )

A.加速清朝政治改革进程B.宣扬反清革命的合理性C.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力D.借鉴社会主义革命经验

6.

1979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停止批判所谓农民的 资本主义自发倾向 ,批评把社队的多种经营、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甚至按劳分配都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做法,停止和纠正 穷过渡 。这一通知旨在(  )

A.保护农民生产的自主性B.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促进党的工作中心转移D.全面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

7.

世界各地都有洪水传说,早在苏美尔神话中,就有诸神毁灭人类,水神恩基提前通知吉乌苏德拉,让其预先造大船存活下来的故事,成为日后古希伯来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这说明古文明之间(  )

A.在发展中依次替代B.固守成规发展缓慢C.存在交流传承关系D.具备相同文化根源

8.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城市后认为: 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 。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城市自治权利发展充分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D.封建专制王权逐渐弱化

9.

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帕维亚大学学习了基础的文学、几何学、天文学和航海学知识,并且根据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的地圆说,坚持认为只要向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亚洲。哥伦布的经历表明当时(  )

A.新航路开辟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文艺复兴为海外冒险提供思想动力C.市民阶级出现为航海提供人才支持D.理性精神推动航海家客观认识世界

10.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部《法国民法典》(  )

A.为日后英美宪法所借鉴B.最终确立法国共和制度C.实践启蒙运动政治理念D.反映三权分立制度实践

11.

美国捕鲸业曾一度繁荣,鲸油、鲸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照明、润滑、服装等行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却急转直下,许多从业者破产或被迫转投其他产业。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技术革新改变市场需求B.政府转为扶持重工业C.保护生态成为社会共识D.生产及资本走向集中

12.

直至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英国29%,法国35.6%,德国7.7%,意大利7.7%,比利时1%,葡萄牙7%。这一状况(  )

A.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推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体现了 有效占领 原则D.反映了列强真实的力量对比

13.

列宁在1921年认为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在这里,列宁着重强调(  )

A.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B.加速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C.否定战时共产主义的价值D.强调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

14.

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主要责任,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这一变化(  )

A.有效避免了战争与冲突B.放弃了集体安全原则C.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突出了大国协调作用

15.

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64年前的主题

1964年后的主题

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

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

③英帝国与英联邦

①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

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

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

16.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声援埃及和叙利亚,对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了禁运,使得油价暴涨,引发长期的 滞胀 现象。这说明了(  )

A.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了世界经济主导权B.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成果的脆弱性C.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两极对峙

二、材料阅读

17.

亚历山大东征与新航路开辟都是西方文明向外扩张的重要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
材料一
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被视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残暴的征服者。②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帝国跨越亚欧大陆。③后世称赞其 在短时间内成就举世无双的伟业,其功之大,凌驾了所有自太古时代以来流传在人们记忆之中的王。 ④反抗亚历山大统治的希腊城邦被夷为平地,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⑤亚历山大加速了希腊文化向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传播,有利于亚欧大陆上的文化交流,但也被认为是受到东方专制主义影响的统治者。

——摘编自(英)麦克卡提《亚历山大传》

材料二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掠夺、贩运黑人奴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在殖民地建立工厂,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等

(1)写出材料一中属于史实叙述的句子序号,并简要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相比亚历山大东征,西方近代殖民扩张的新变化。(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速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玛丽·巴顿》(1855年)是英国工业革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的代表作。以下为小说片段:
约翰·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得体面的住宅,在乡村中建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摘自《玛丽·巴顿》)

(1)选择并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两种历史现象,并说明该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
(2)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6分)

19.

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学习情境,在C处填写一项史实,并结合单元主题说明理由。(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欧洲不同时期历史著作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念。 (12分)

历史学家

所著史籍的原文或主要内容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一前425

其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因记载下来”。

——引自《历史》第一卷克丽奥

奥托德意志,11141158

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主张发现神圣的计划和其中的信息。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

世界上最古老的编年史是中国的编年史

我们的一切——天文学、化学、医学、特别是比从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得知的更为温和、更为有益身体的药物,几乎都是来自阿拉伯人。代数是阿拉伯人的发明,甚至我们的算术,也是由他们传来的

有人说整个地球都曾经燃烧着大火,说地球变成了一个玻璃球。这种凭空想象玷辱了物理学,这样的江湖骗术式的妄谈,根本不配称为历史。我们不能把穿凿附会跟确凿之事搅在一起,把想入非非与真实可靠混为一谈。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依据材料,选取一部史籍或多部史籍,提取单个史籍或史籍流变中的核心概念,结合史实阐释上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