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重庆市长寿区七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299

一、单选题

1.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禁烟的主要方式是要求烟商完全把鸦片交出来,烟商不听令就撤退十三行的仆役,断绝接济,派兵封围十三行,广东几百年来 驭夷 的方法就是这样。清政府的禁烟举措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政策持续影响中国社会变革B.传统思维影响晚清官员行为模式C.清朝政府大力支持国内禁烟运动D.天朝上国观念持续影响国人思想

2.

近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经风雨。结合所学,根据表1数据可知(  )

中国近代企业股本与官款统计表(单位:两)

企业名称

年度

企业资产

股本

所领官款总额

开平煤矿

1882

2210000

120000

240000

天津铁路公司

1889

1479000

108500

160000

漠河金矿

1888

200000

无记录

130000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94

1020290

554900

265390

表1 (注:企业资产总额=股本+所领官款+其他资产)

A.近代中国企业发展速度较快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C.政府扶持主导近代企业发展D.官督商办是近代企业创办的重要机制

3.

1905—1907年间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大论战。一方认为满清政府是 四万万中国人的政府 ,他们否认清朝统治下民族压迫的存在,因此不应被推翻,只需要监督和改良;另一方强调清政府一贯推行民族高压政策,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以上辩论的焦点是(  )

A.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是否合理B.清政府是否沦为列强的工具C.如何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良D.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4.

1918年3月,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以 劳动 命名的杂志。11月,蔡元培在一次集会的演说中喊出了 劳工神圣 的口号。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工人阶级已经登上政治舞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D.新文化与工农运动结合

5.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C.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D.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

6.

民国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孙中山与列宁的代表越飞(Joffe)共同发表宣言,声明两国在各行其主义的条件之下,共同合作。十二年夏,孙中山派蒋介石赴俄,考察红军和共产党的组织。受此启发孙中山主张(  )

A.效仿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节制资本 实现 耕者有其田 C.效仿欧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以俄为师 但不采用其政治制度

7.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摧毁了沦陷区原有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宣传抗日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新闻媒体,禁止爱国书刊和电影传播,对文化教育事业实行统制,大肆鼓吹日本民族优秀论,竭力开展亲日、反共和卖国教育,灌输 中日满亲善 思想。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改造中华传统文化B.扶植中国傀儡政权C.大肆掠夺中国财富D.泯灭中华民族意识

8.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指出: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阶段的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中共七大

9.

内战期间,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法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1948年,国民政府又使用各种手段强制推行 金圆券 法令,命令国统区人民必须在1948年9月30日前将所持黄金和白银全部兑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者一律强制没收。这些措施(  )

A.解决了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B.维持了战争的庞大军费开支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抑制了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

10.

图1是创作于1952年的年画《互助丰收》,该作品反映的主题是(  )

图1

A.农业机械化的普及B.农业合作社取得重要成果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1.

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 一边倒 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 第二中间地带 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中间地带国家都是抗衡美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可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

A.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B.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C.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

12.

1985年起,中国投资主体发生明显变化,国家投资占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下降,集体单位和个人投资上升。各地方及企业自筹投资、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已成为主要的投资资金来源。这主要得益于(  )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对外开放战略稳步推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3.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根据目前的研究,不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培植的水稻和粟B.南亚的番茄和玉米C.中南美洲培育的南瓜D.西非居民驯养的牛

14.

《汉谟拉比法典》对租赁关系作了具体规定。例如,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库鲁(合1010.4公升)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租佃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1/3至1/2。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这说明(  )

A.古巴比伦实行土地国有制度B.法典对高利贷活动进行保护C.国家极力地保护土地私有权D.法典着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5.

在中世纪欧洲的爵位中,公爵(duke)来自罗马帝国时期的蛮族酋帅(dux),侯爵(maquis)源自罗马帝国时期掌管一方边疆(marca)的长官,伯爵(count)则是罗马皇帝派出担任地方官吏的侍从(comes),而国王(king)和男爵(baron)的头衔来自于古日耳曼语。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度(  )

A.将各级封建主紧密联系起来B.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C.直接承袭自罗马的官僚体系D.结合罗马制度和日耳曼传统

16.

它决心建造一条属于它自己的丝绸之路:将所有的港口,将里斯本和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东非的各商业据点都联接在一起,从印度到马六甲海峡到香料群岛都建立永久的殖民社区。 此处的 指的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C.法国D.中国

17.

马丁·路德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中指出,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这一主张(  )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绝对权威C.提倡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D.体现了近代社会的理性思维

18.

某位思想家指出: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决不是什么订约的问题,而是服从人民的意志的问题;而且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没有为自己争条件的任何权利。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康德C.卢梭D.洛克

19.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议会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这一制度(  )

A.保证了英国政局长期稳定B.使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所降低C.有利于推动政府改善工作D.有利于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20.

在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每个农民分得的土地仅有3.4俄亩,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体现了俄国的改革(  )

A.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B.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21.

18世纪的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论述了交换是人类的本能以此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并鼓励自由竞争。亚当斯密的理论(  )

A.提倡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B.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C.强调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22.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举行,以下可能向观众展示的科技成果是(  )

A.蒸汽机B.电话C.飞机D.印度棉布

23.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等国要求埃及修建苏伊士运河。为此埃及牺牲了12万人的生命,承担费用1600万英镑,而欧洲国家只花费了400万英镑。此后,埃及日益沦为英法等国的原料供应地,棉花、甘蔗等农产品被迫压价出售。据此可知,该时期(  )

A.西欧国家开始资本原始积累B.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4.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现代工人阶级,……它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B.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C.马克思主义具有不断发展的特征D.资本主义存在客观历史进步作用

25.

希罗多德在《历史》开篇中说: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司马迁在阐述《史记》撰写宗旨时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由此可知,他们都(  )

A.展现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B.具有历史学家的使命感C.真实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D.受到大一统时代的影响

二、材料阅读

26.

农业政策关系国计民生,在不同时期中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1909年,农工商部奏准颁行了《推广农林简明章程》,规定各属官员对农林事业要因势利导,量加董劝, 总以境内所有荒地一律垦辟为要义 ;凡绅民集股合资筹办农林,若果资本不继、周转为难,地方官查实后应酌拨公款,量予补助;其成效卓著者, 即从优奖励:或缮给匾额,或给予功牌奖札,或酌予虚衔、顶戴,或按照异常、寻常劳绩咨部汇案奏奖 。绅民承领荒地、荒山,地方官在厘定税则时,应 优加体恤 ;对于民间农林产业,地方官应 切实保护,如有刁绅劣衿、势豪地痞、奸胥滑吏从中阻挠侵占,以及蹂躏禾稼、砍伐树木等事,一经业主禀报,应即立予究办,按律严惩

——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二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文件,其中规定了进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积极兴办交通事业,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按照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就把农村经济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农业政策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和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农业政策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陕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陕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红色旅游景点。图2展示了陕西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单位。(12分)
材料

图2

围绕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 ,任选两处文物单位,以导游的身份为你所选的文物单位分别写一段解说词。(要求:①明确指出所选文物单位对应的史实;②对相应史实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28.

教育是立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13分)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