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4 浏览数:359

一、材料阅读

1.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4分)
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 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的展览活动。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16分)
(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 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 。(4分)
材料
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4分)

2.

从沈括看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2分)
从沈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探究到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知识。(4—9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材料中,沈括嘉佑八年(1063年) 进士及第 ,是指
        A.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B.进行官吏任期考核
        C.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D.带领军队经略边疆
(2)材料中,沈括任 三司使 一职位,主要职能是掌管
        A.财政 B.军政 C.考核 D.监察
(3)材料中,沈括 发放常平仓钱粮 常平仓 的主要职能是
        A.减免赋役 B.储粮备荒 C.推行教化 D.维持治安
(4)材料中,沈括 出知延州(今延安),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主要抵御
        A.蒙古 B.金 C.西夏 D.吐蕃
(5)沈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创作了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6) 嘉佑 是古代皇帝的年号。下列选项与上述用法相同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光武中兴
(7)沈括所处的时代特征有(多选题,4分)
        A.程朱理学受官方推崇 B.社会门第观念淡化
        C.多民族政权并立,交融趋势加强 D.城市商业繁荣,纸币全国通用
(8)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知识,老师制作了一张时空坐标轴。请将以材料所叙的史事填入时空坐标轴中的相应位置(8分)
        A.合并赋役, 量地计丁 ,折收银两
        B.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然后一年分夏秋两次
        C.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D.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3.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23分)
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说过: 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材料一
你们在这地区里已经亲眼见到工厂工人阶级的发展。这个阶级在几年前是不存在的;现在你们已经看到它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人数发展很快。许多人是来自耕种地区;许多是来自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我记得一些鞋匠放下了自己的行业来学纺纱。我记得一些成衣匠、矿工、尤其是大量的农民都放下了他们的旧工作来学纺纱……。

——1834年工厂调查委员会在博尔顿所搜集的证言

材料二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他们就这样不得不弄脏了自己所居住的地区。但是还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灾害都落到穷人头上。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其拥挤地住在一起。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问题:
(1)依据材料,指出工人阶级产生的因素。(4分)
(2)两则材料就认识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而言,有何史料价值?(4分)
(3)比较两则材料,就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的陈述有何不同。(6分)
(4)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你如何认识两则材料的差异?(9分)

4.

中国政治思想发展(29分)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依随时代之运演。
材料一
孔子: 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礼) 王之大经也
孟子: 政在得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荀子: 天子者,势为至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大一统

——摘编自《中国传统思想的演进》

材料二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著名命题……,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 夷务 ,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年

材料四
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于崩坏了,在中国才开始发达,而他的性质上必然的罪恶也照例扮演出来了。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俄罗斯正是这种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试验场。

——陈独秀1920年11月《共产党》第1号卷首代发刊词《短言》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6分)
(2)分析材料二、三中,林则徐与梁启超思想变革的社会根源。(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的政治思想。(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政治思想的变革。(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