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683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诸子百家关系图。该图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C.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2.

下表是关于秦律 刑弃灰于道 在不同时期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内容

出处

西汉

刑弃灰于道者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东汉

弃灰于道者黥

班固《汉书·五行志》

弃灰于道则诛

《宋文选》卷二十李邦直文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记载B.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C.历史叙述真实性取决于作者态度D.综合多种叙述即可认定历史事实

3.

《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这说明(  )

A.西汉与西域各国常年发生战争B.西域都护府旨在协调各国矛盾C.西域都护府以军事防御为主D.西域都护府决策时十分灵活

4.

《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后期的饮茶之风时说: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这说明当时(  )

A.茶叶长途贩运发展艰难B.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强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全国范围贸易网络形成

5.

明代,为了御倭,青州 乡居之民,每乡立约长,择一乡有才谋者充之……声势逼近,约长率百姓近城者入城,近山者入山,裹粮自随不能携带者缓即先行。窖藏急则即时焚毁,宁弃沟壑,必无以粮资敌。宁窜山谷,无以民资敌也……”。据此可知,当时(  )

A.约长由民主推选产生B.乡约是基层军事单位C.已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D.乡约组织具有防御职能

6.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

时期

战国晚期

西汉晚期

唐朝

宋朝

清中期

粮田面积亿亩

085

224

199

39

618

人口亿

02

06

053

104

361

粮食亩产公斤/

108

132

167

1545

1835

人均占粮公斤

4605

4965

628

5795

314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落实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7.

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清政府任用伍连德运用近代公共卫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防治,清朝各级政府设立了疗病院、防疫院及隔离所等救治染疫者,仅用四个月就扑灭百年不遇的大瘟疫。这反映了(  )

A.当时已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B.防治疫病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普及C.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重视防疫工作D.政府治理能力影响疫病的防治效果

8.

下表为郑观应去世时间的不同历史叙述,据考证辨析最有可能是(  )

史料采集时间

史料来源

史料内容

1979年左右

郑观应的三子郑润粢回忆

我父死时正是我中学毕业那年,即19225月下旬……死时我正在他身边

1937

《郑雍陌祖房谱》

官应郑观应的本名公……卒于民国十年辛酉五月初七日(1921612,享寿八十。

1921615农历五月初十

上海《申报》刊登郑观应亲属发布的一则讣告

郑公陶斋,于夏历五月初九日寅时寿终,谨择于五月初十日酉时大殓……”

1921719农历六月十二

上海《申报》刊登郑观应亲属发布的另一则讣告

“……陶斋府君,痛于辛酉年夏历五月初九寅时,寿终于上海招商局公学驻校校董公寓……择期扶柩回籍安葬……”

A.1922年5月下旬B.1921年6月12日C.1921年6月14日D.1921年6月15日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25小时,其中,81%网民选择手机上网,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这反映出互联网(  )

A.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D.改变了当代人的学习生活方式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农业的发现,不是像公元前的阿基米德发现王冠所含纯金测量法那样突然。事实上,植物生长的机理,人类在农业革命之前就有所认识,就像在哥伦布航海探险之前,人们就较广泛地知道地球是圆的情况一样。作者旨在说明(  )

A.农业革命之前人类已经普遍认识植物生长的机理B.哥伦布航海探险之前人们就已经证实地球是圆的
C.发现王冠所含纯金测量法是偶然的D.农业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1.

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这说明当时(  )

A.世界市场已经开辟B.已有跨洲物种交流C.东西方开始了贸易往来D.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12.

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以有百余家书商而自豪。据记载,一位医生谢绝了苏丹的迁居邀请,因为搬运他的藏书需要400只骆驼。一批王公在10世纪时,其藏书之多,可以与欧洲所有图书馆中发现的总和匹敌。据此可知(  )

A.阿拉伯精英阶层垄断了文化资源B.阿拉伯人重视知识和书籍的保存C.阿拉伯大力支持鼓励私人藏书D.阿拉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3.

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此举(  )

A.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B.促进了古典文学的普及C.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引领了社会转型的方向

14.

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 禁止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18岁以下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做夜工。 据此可知,英国意在(  )

A.保护青少年的健康B.提高国民文化素养C.培养新式经济人才D.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15.

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体现了(  )

A.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会受空间的制约C.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大众传媒发达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 元制度 决定着传统中国国家治理是如何开展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认为,法律制度尽管重要,但其并非一个可以独立的知识系统,只有以礼为原则,法律的存在才具有正当性,刑才可能避免沦落为一种纯粹的暴力。因而单纯实行法治,社会就会显得脆弱,民众的道德提升就会缺少内在的自觉,这对于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但中国古人又懂得,一个社会单纯实行礼治,又可能造成社会的涣散。有礼而无法,君子就不能安位,明刑才能弼教,缺乏法制的威慑,伦理道德也难以实现。

——摘编自侯欣一《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逻辑及其元制度》

材料二
古代中国的社会是如何构成的?国家治理是在什么样的原则下展开的?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元制度 元制度 既不容置疑,也不能推翻。任何统治者如果违反这样的制度原理,是难以支撑其天下的。在秦朝、五代十国及元朝时期,这套元制度遭到破坏,所以天下也就难以维持。

——摘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 元制度 的内涵。(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10分)(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三、开放性试题

17.

唐朝,地方向朝廷缴纳赋税是以布匹和粮食为主。因为路远、物重、易损失,为便于运输,就将这些东西折合成等价的银饼或银铤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提取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怀集庸调银饼 东市库银饼 对研究唐代历史的史料价值。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从图中选取一条曲线,指出其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印度公司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