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北京市丰台区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29

一、单选题

1.

《易传·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平昼夜之道而知 。材料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民本思想B.天人合一C.崇德尚贤D.和而不同

2.

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③凡文之不关于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3.

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② 种姓制度和佛教是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③《吉尔伽美什》是研究古代尼罗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 骑士文学反映了中古西欧城市复兴时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4.

有学者指出: 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 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5.

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对不同地区的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B.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C.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D.创建的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发展

6.

(2021· 辽宁师大附中、丹东二中、抚顺二中等六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8)在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地迁徙,也有被迫地迁徙。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迁徙方向

方式

原因

A

甲地迁往丙地

主动移民

工业革命

B

乙地迁往丁地

被动移民

殖民征服

C

丙地迁往甲地

主动移民

殖民扩张

D

丁地迁往丙地

被动移民

黑奴贸易

7.

荷兰是近代欧洲最早输入茶叶的国家,从17世纪初开始,饮茶之风从贵族阶层发展到普通民众。饮茶成为全国时尚,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 茶室 。这发映出(  )

A.文化交流的多样性特征B.商品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D.中西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8.

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下列史事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  )
①烟草、咖啡和可可纷纷进入欧洲市场
②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了中国
③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A.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C.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D.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

10.

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全球性市场的基本形成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11.

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曾说 到了全无草原和中华之界限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蒙古,整个欧亚大陆才基本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一时打开了远远超越陆地和海域界限的往来和交流。作为其支撑的核心地区,无疑是中华。 他意在说明(  )

A.元朝以前欧亚大陆并未实现交流B.元朝的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蒙古帝国促进了亚欧大陆文明的交流D.蒙古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12.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在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写道: 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中国的辛亥革命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C.阿尔及利亚独立D.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3.

下表是中国近代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情况表。据此可知(  )

时间

课程

1904

修身、读经讲经、外国语、物理及化学、体操等

1913

修身、国文、外国语、物理、体操、缝纫女子

1922

公民、国语、算术、卫生、工用艺术、体育等

A.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B.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重文轻理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D.清政府的学校教育全盘西方化

14.

2019年7月, 良渚古城遗址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亮相世界舞台。此次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将进一步(  )
①推动世界文化融合趋同 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③使得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36世纪,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陆九渊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C

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

反映出美国实现了自由平等

D

拉丁舞融合了西班牙舞蹈、非洲黑人舞蹈和印第安舞蹈等文化因素

体现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包容性

二、材料阅读

16.

儒家文化(10分)
孟子倡导实行 仁政 ,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的 仁政 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善端 ,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仁政 思想还带有民本主义倾向。因为 政在得民 ,所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特别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 明分使群 ,各人都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各尽职责,共同构筑出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集权和统一是荀子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他认为君主治国重在礼义教化,应当 平政爱民 ,但法治、刑罚也是治国的必要手段。他还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 制天命而用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简述孟子和荀子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4分)

17.

烽燧遗址(10分)
2019年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烽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桁木垒砌而成。在烽燧南侧还发现有土坯垒筑的护坡。遗址中出土的文书、木简带有明确纪年,已发现有 先天 开元 天宝 等年号。出土的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出土的木质实物标本记载了 计会交牌 制度(传递军情和政令),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烽燧遗址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都是当时风行一时的作品和书籍。出土的纺织品,主要为丝、毛、棉、麻四种。遗址中发现了34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等,园艺作物有桃、杏、枣、核桃等;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鱼等,多数属于野生动物。
(1)烽燧遗址出土了哪些类别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
(2)依据烽燧遗址的考古信息,概括其反映的历史面貌。(6分)

18.

【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发生的、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可以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波。它给17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却因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交互作用,在18世纪逐渐走向终结。

——刘大椿《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言论简表

人物

生活

年代

魏源

1794

-

1857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842年《海国图志·序》

康有为

1858

-

1927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1898年《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陈独秀

1879

-

1942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5年《青年杂志》11号《敬告青年》

(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请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人物的言论,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思想主张是如何与时俱进的。(8分)

19.

【拿破仑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拿破仑是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 ,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 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 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 …… 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俄)普希金《皇村回忆》(1815年)

材料二
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德)恩格斯《德国状况》(1845年)

材料三
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苏)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1916年)

(1)依据材料指出上述三段评价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影响其评价态度的因素。(6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一普希金观点的看法。(8分)要求:概括材料观点,分析原因,阐述看法,最后提出总体认识。

三、开放性试题

20.

【博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年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会(即博览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謇为南洋劝业会 总理 ,具体负责筹备事宜。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年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年6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近代博览会所折射出的中、西时代特征。(9分)要求:依据材料和题目要求提出一个论点,依据论点进行论述(分别概括近代中、西方举办博览会的特点,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