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社会建设与生态保护】
材料一
“塞罕
”源自蒙语,意为
“美丽的高岭
”。公元1681年,康熙帝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
“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
”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借皇帝
“春搜、夏苗、秋猕、冬狩
”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设置了
“木兰围场
”。此后一百余年间,这里成为清帝避暑、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步入近代以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至解放前夕,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
“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的荒凉景象。
——摘编自徐凡《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创造绿色天地》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原林业部号令向沙地进军,加大人工造林,建设塞罕坝林场。五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知青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如今,塞罕坝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和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塞罕坝林海茫茫、水草丰茂,是
“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成为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国家增资源、为地方拓财源
”的绿色生态屏障。
——摘编自李淑霞、曹耀峰《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塞罕坝环境恶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朝和新中国对塞罕坝治理目的的不同,并简析建国以来塞罕坝林场建成的历史影响。(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