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614

一、单选题

1.

孔子的弟子曾子生活清贫,常着破衣躬亲耕作。相传,鲁国国君为旌表他的德行,派人传令将一座城镇的租税封赠给他。但曾子推辞不受,并做出了 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 的解释。这一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

A.自强不息B.和而不同C.有容乃大D.天人合一

2.

近代学者徐中约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同治中兴 评价道∶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全然没有触及……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其评价依据应是(  )

A.清朝国力有所上升B.全盘西化弊端凸显C.洋务运动领域狭隘D.师夷长技 的提出

3.

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

A.亚非文化的统一性B.农牧文明的交融性C.各国重视文化传承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

13世纪早期,法国南部阿尔比运动对教会的权威造成了挑战,而教会利用法国北部封建领主的王权力量来镇压该运动。当然,在阿尔比异端威胁消除之后,教皇也默许了法国北部封建主对法国南部领土的吞并,以此作为他们劳师远征的酬劳。这一事件可用来探究中世纪欧洲(  )

A.基督教文化已渐趋没落B.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D.世俗王权完全被教权所掌控

5.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 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 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C.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D.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

6.

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 翕侯 。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邱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7.

官方资料显示:19世纪末,已有中国人来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属大洋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岛上种植椰子、香蕉的华工一度达数千人。留居岛上的华人多与当地人通婚,21世纪初,萨摩亚独立国的混血华裔超过3万人,在外来血统居民中居于首位。材料可用于说明(  )

A.南太平洋文明的开放性特征B.大洋洲华裔居民的生产生活C.殖民者对大洋洲土著的屠杀D.中华文化圈覆盖的空间范围

8.

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署,本意是为数百万受到战争影响而流离失所的欧洲人提供帮助,预期的运作寿命为三年,预算仅30万美元,专职员工34人。截至2016年年初,联合国难民署全球已拥有10966名员工,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2015年的预算总额超过70亿美元。联合国难民署的发展表明(  )

A.联合国机构臃肿、效率低下B.难民问题主要是由欧洲国家造成的C.世界人道主义危机已被根除D.国际社会对难民救助的关注度提高

9.

据正史记载,汉宣帝在乌垒城设军政机构管理西域。在敦煌出土汉简中,有大量关于从都护府设立到西汉末年西域官员前住长安的记录。据此可知,汉代西域(  )

A.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B.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C.已被纳入中央王朝版图D.与中原的商务来往频繁

10.

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从菲律宾的马尼拉起航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的货运船只(木制帆船)的货源主要来源干中国,货物主要是中国生丝与丝绸。这些贸易的发生主要缘于(  )

A.欧洲科技进步使人们相信地圆学说B.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西班牙开辟了连接亚美两洲的航线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文明的宣传

11.

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罗斯国大公和其他王公须得到金帐汗(钦察汗国统治者的通称)的恩准才能即位。每当罗斯王公即位时,金帐汗就要指定罗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权代理人主持即位仪式。用汗的名义立为罗斯大公的人,还须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监督。由此可知。钦察汗国对东欧的统治(  )

A.适度倚重当地的贵族B.严重依赖监察体系C.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D.体现中央集权思维

12.

1898年,山东境内的黄河发生大决堤,患及一百多万人;1900年,华北地区陷入大旱之中。受到自然灾害伤害后,乡民纷纷把不幸归咎于外国人,甚至一部分十大夫也加入了他们的 灭洋 行动。上述现象折射出,当时(  )

A.封建迷信根深蒂固,西方科学尚未传入B.列强侵略深入内地,中外民族矛盾激化C.小农经济异常脆弱,社会保障系统缺失D.晚清政府不得人心,知识精英加速分裂

13.

1960年3月,戴高乐面向苏联及东欧国家提出 缓和、谅解、合作 的东方政策。1966年3月,法国宣布退出 北约 ,同年6月,戴高乐访问苏联,并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联合声明,推动东西方缓和。戴高乐这些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打破两极对峙的格局B.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C.寻求苏联的经济援助D.增强法国的大国影响力

14.

相关史料显示,晚清时期的教会女子学校的基础年级的课程既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等,也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课程。这折射出,晚清时期(  )

A.男女平等原则得到贯彻B.弘扬传统成为教育主旨C.教育带有中西结合特征D.西学的地位压倒了儒学

15.

小鲁同学在寒假随家人游览了某处世界文化遗产。在他的回忆中,寺庙第一层回廊的浮雕题材主要取自《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从第二层回廊走向第三层回廊的中庭则展现了高棉(中南半岛南部民族之一)历史上的人物浮雕,他对浮雕上反复出现的高棉舞蹈女神受斯帕拉斯颇有兴趣。据此可知,这处遗产最可能属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B.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C.近代历史建筑群D.古代文明的遗迹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图4顾恺之自画像

图中文字大意为:金陵(建康)兴建瓦官寺,僧众向各界善信筹款,在朝官员和当地名士都捐出一笔钱,多少不等,最多也不过十万钱。筹到顾恺之名下时,他在功德簿上写了 一百万 。过了一段时间,和尚到顾恺之府上催要捐款,顾恺之却胸有成竹地说∶ 请在庙里为我预备一面墙壁。 顾恺之闭门在墙上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豪,家有万贯,奴婢成群,是在家修行大乘佛教的名士像),并嘱咐僧人说∶ 从明天起,可以让人来看壁画,第一天看画者每人要求捐资十万,第二天减一半,第三天以后皆随喜功德。 消息传出,看画者络绎不绝,很快就筹集百万钱。

——据启鸿艺术网《藏于英国博物馆的中国瑰宝》等整理

阅读材料,对材料中顾恺之身上所体现的 魏晋风度 加以阐释。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表1中国的发展规模及与世界融合的程度

中国的发展规模

与世界融合的程度

贸易

中国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17年占全球商品贸易的11. 4%

2017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仅占全球总量的6. 4%左右

企业

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中国拥有110家,数量与美国相当

这些上榜的中国企业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市场,海外营收仅占18%(世界500强企业的海外营收平均占比为44%)

资本

中国拥有庞大的金融系统全球第一大银行系统、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

跨境流动美国的流动规模是中国的34和外资参与度相对有限银行、股票和债券市场外资占比尚不足6%)

人员

中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留学生2017年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中占比17%),中国也是世界最多出境游客(2018年出境游达到1.5亿人次,居全球之首来源地

人员流动的地理区域较为集中60%的留学生前往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移民中国的外国人仅占全球移民总数的0. 2%

技术

2018年,中国以293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位居全球第二

仍然需要进口技术和进口知识产权,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口额是知识产权出口额的6

数据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群体规模超过8亿人,产生了海量数据

中国跨境数据流动的规模有限,位居世界第八,仅为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20%

文化

中国正在大举投资以提升全球文化影响力,2017年全球票房排名前50的电影中,有12%在中国拍摄了内容

文化影响力有限,电视剧出口额仅为韩国的1/3

——数据来源于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9年)

从表1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3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千多年前,玛雅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当西方殖民者到访时,却仅剩残垣断壁,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引发了学者的一系列思考。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l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

——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材料三
公元300年,玛雅文明迎来了生育顶峰,人口达到600万,但是却在不到200年时间里,人口锐减到不足50万人。其间,抢夺土地引发的战争此起彼伏,战争毁坏了仅有的农田,让粮食危机变得更加严重。公元1839年的时候,西方人发现的玛雅古城已经荒芜一片。有学者认为玛雅文明是农业社会中的一个特例,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不会遇到。研究表明,被殖民的土地被要求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种植业,比传统农业更具有破坏性。如英属北美殖民地曾是重要的烟草种植基地,烟草作为一种农作物对矿物元素的吸收,是一般农作物的几十倍,只要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5年,这片土壤(天然肥力)将完全被榨干,甚至保护土壤流失的小草都无法生长。然而近代英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对烟草的种植并无节制。图6、图7为拍摄于20世纪初的,土壤退化后的北美洲村落以及北美沙尘暴袭击村庄的情景。

——摘编自高广银《玛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了?为何说我们正在重蹈覆辙?》

(1)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学界对 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 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3分)
(4)探究历史上一个古代文明的衰亡,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3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唐朝时,中国对外贸易、航海事业都很发达。7世纪初,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建国的室利佛逝兴起后经常遣使来唐。唐代初年,诃陵国统一爪哇岛上的30多个部落后也和唐朝往来密切。室利佛逝当时是印度之外的世界佛教中心之一。唐朝时,中国高僧义净曾在室利佛逝居住十二三年;他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在室利佛逝写成而寄归中国的;中国高僧运期,精通古爪哇语,长居爪哇和室利佛逝并圆寂于此;据《新唐书·诃陵传》记载,唐代和尚会宁于公元665年到诃陵,居住10余年,翻译佛经。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人马素提在《黄金牧地》一书中,记述了公元943年他经过苏门答腊时,看见许多中国人在岛上从事种植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众多中国人自称是在黄巢起义失败后避居这里的。自那时起,印尼华侨就豪迈地自称 唐人 ,称祖国为 唐山 ,把自己在海外的居住地称为 唐人街 。后世移居海外的华人多沿用这一称谓。图8为画家笔下的1940年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街景(局部)。

——摘编自薛秀霞《印尼华侨移民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尼西亚的 唐人街 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历史上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并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