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8 浏览数:453

一、单选题

1.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

A.母系氏族社会B.父系氏族社会C.奴隶制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2.

北魏太和九年颁行《地令》,共15条。《地令》第1条前部,第2、4、5、7、8、9、10、13、14诸条款,都有关于国家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内容。《地令》第3条后款规定各户原有桑田 不在还受之限 ,第6条规定 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这表明当时(  )

A.土地国有与现实存在冲突B.自耕农经济出现了衰退C.国家土地政策并不够完备D.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废弃

3.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 修、齐、治、平 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C.蕴含儒家济世精神D.塑造英雄形象

4.

明初,政府在西北边境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  )

A.北方贸易比南方发达B.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贸易发展C.对外贸易比对内贸易发达D.边境放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5.

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 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B.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农业C.人类很早就学会了收藏食物D.能够生产食物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6.

从10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7.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文官制度法 。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 两官分途 ,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 两官分途 的形成(  )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8.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力,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

A.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B.三民主义在理沦上存在最大缺陷C.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D.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9.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 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10.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C.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D.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11.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 终结 。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

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

12.

1951年,毛泽东支持山西省委提出的 把老区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一步 的意见,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形成新生产力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 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这说明党和政府(  )

A.以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建设B.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生产C.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工作D.已经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

二、多选题

1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思想理论成果共同的特点有(  )

A.与本国国情相结合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C.与人民群众共命运D.谋求实现民族独立

三、单选题

14.

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这一议程的调整表明(  )

A.欧洲不再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B.亚洲问题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核心C.美苏实力最强主导雅尔塔会议D.成立联合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事项

四、最佳题

15.

广州《十三行史料展》记述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  )

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D.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五、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长城是农牧业的分界线,康熙中后期,随着内地土地紧张,塞外遂成为北方各省百姓的重要去处。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49年,汉民增加到55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88万,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 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 的新格局。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管理,清廷在汉民聚居地建立厅、县等行政机构。和以往游牧风气影响中原不同,清代,农耕文化处于积极进取地位,随着 内地民人渐集,汉文风气一开。 是时,蒙人 起用汉名 学习汉字文艺 已蔚然成风。 蒙古游牧为主,初多肉食,近以汉民北耕,亦甘食五谷 。蒙古与内地逐渐出现了意义深远的一体化趋势。

——摘编自刘凤云等《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及游牧文化》

材料二
传统的欧洲作物,无论是小麦、大麦、燕麦都是冬季或春季作物。仲夏后通常是饥荒的季节,而玉米恰好在这个时段成熟,利用夏季闲置的土地,而且产量大大超过了它们,玉米得到了一个 灾难时期的生命线 的称号。传统的休耕轮作制度演化为常年的复合物栽培形式,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欧洲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以抵消不断上涨的地租、创造剩余产品。他们把玉米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而把市场计值较高的稻米、小麦出售到发达地区和工商业城市这些集中消费稻米、小麦的地方。十八世纪之后,玉米逐渐成为肉、奶食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饲料资源,成为商品生产转化的中间消耗物,为欧洲的城市化、商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摘编自阿图洛·瓦尔曼著《玉米与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北方边疆地区农牧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10 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对于近代欧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10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儒学兴起到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再到宋明理学、明清时期 经世致用 的新儒学的历史文化变迁中,最终形成了 以儒为宗 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如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倡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推行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永贵 《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10分)

18.

(原创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这三大革命,需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三大革命之间的互相联系 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