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
修身 |
读经讲经 |
中国文学 |
外国语 |
历史 |
地理 |
算学 |
博物 |
图画 |
体操 |
一年级 |
1 |
9 |
4 |
8 |
3 |
2 |
4 |
2 |
1 |
2 |
二年级 |
1 |
9 |
4 |
8 |
2 |
3 |
4 |
2 |
1 |
2 |
材料二 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
——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政府新式学堂的特点,分析为何“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4分)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及理由。(3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科举考试的相反态度,谈谈你对科举考试的认识。(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