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湖南省益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762

一、单选题

1.

图1、图2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的原始彩陶器,玫瑰花图案的彩陶盆具有典型的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特征,鳞纹彩陶罐带有明显的辽东、蒙西红山文化的特征。这体现了(  )

A.中华文明起源渊远流长B.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C.中原文化发展领先全国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2.

历史上,春秋时期已有县、郡,大多为国君直属或国君别都。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为广泛,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每县设令或丞为一县之长,由国君直接任免。材料表明商鞅这一举措(  )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率先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消除了西周分封制弊端D.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3.

如表是汉赋与乐府诗的代表作及其特点,据表可知汉代(  )

文学体裁

代表作

特点

汉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穷极声貌

乐府诗

民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体现真实,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A.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B.阶级分化和民族对立C.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D.经济和文化重心南移

4.

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自序部分广泛摘引圣君贤相等注重农业的事例,同时提出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花草之流……盖不足存 。材料表明贾思勰主张(  )

A.工商皆本B.花卉庭园栽培有益民生C.以农为本D.农民应该固守小农经济

5.

如表是对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出身的统计,由表可知(  )

时间

宰相人数

出身唐宗室

出身士族

出身庶族

唐玄宗

34

3

24

3

唐宪宗

25

1

19

2

A.科举制逐渐发展完善B.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打破桎梏C.士族控制了国家政权D.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世家极大制约

6.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朝廷下诏: 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该诏令反映出(  )

A.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7.

元代第一通儒 许衡是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主要传承者。元朝皇庆二年六月(许衡逝世三十三年),官府特以许衡及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等从祀孔子庙。材料表明元朝时(  )

A.孔孟儒学的地位下降B.民族融合空前加强C.程朱理学逐渐官学化D.统治者实现了汉化

8.

专制时代统治者为实现自身权力的集中,往往重用亲信,由亲信而赋予权力,由权势人物而演变成权力机构,便成为自然而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A.秦三公九卿制B.隋唐三省六部制C.元代中书省制D.明成祖设立内阁

9.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市镇(  )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

乌泥泾镇

合溪镇

主要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A.经济结构单一B.呈现专业化的发展趋势C.遍布全国各地D.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

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满洲贵族控制权力中心。而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政府的权力从满人逐渐转到了汉人,势力强大的地方督抚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松了专制控制B.汉族地主与清廷对抗C.外国侵略削弱清廷实力D.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

11.

如图反映了1913~1918年中国的外贸赤字和丝绸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的进一步发展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C.民主共和制度扫清政治障碍D.欧战爆发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12.

从20世纪初年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一方面倾力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另一方面则创办各类科学杂志,如《亚泉杂志》、《科学世界》等。这一现象(  )

A.解放了社会各阶层的思想B.为进一步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基础C.摧毁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使得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13.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 劳模 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打破敌人的武装围剿B.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扭转长征的被动局面D.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

14.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告: 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为中华民族赢得了民族独立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D.使列强放弃了各不平等条约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 求同存异 的原则。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的普遍认同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

16.

自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宪法修正案从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等方面做了巨大的调整。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等内容。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写 贯彻新发展理念 等。新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

A.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B.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D.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的过程也可以视为多民族融合的过程。到了汉朝,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它民族的成分,扩大成为人口近6000万(公元2年)的民族,后来遂称为汉族。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方面,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与汉族在纷争中交往融合,逐渐同化;另一方面,大量汉族人南下,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与南方各民族融合。唐代统治者采取和亲、册封、会盟等各种政策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如北方和西北的东、西突厥、东北的契丹、西南的藏族、彝族和白族都与汉族有进一步的融合。在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进一步开发了北部的广大地区。而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建立起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汉族和蒙古族的交融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摘编自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通向中亚和西方的大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这里就成了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分裂势力对新疆地区的阴谋从未停止,但历代统治者坚决捍卫了国家统一,其中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地区的噶尔丹叛乱是比较突出的历史事件。

——摘编自知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以来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一事件的认识。(5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宋代市民阶层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促使城市文化勃兴,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通俗化走向则对中国古代市民文化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文化便在诸多历史合力的作用之下破土而出。可以说,宋代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以市民阶层为审美主体、以瓦肆勾栏为场地、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文化就是中国古代市民艺术的最初形态。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文化张扬平民式的俚俗、张扬人性,它所彰显的是一种世俗的人情之美,一种承接于日常生活的真实的美。与传统的雅文化相比,在创作方式上市民艺术是一种众生喧哗式的集体创作;就传播方式而言市民艺术以市场为载体,以艺人的表演为主要手段;就接受方式而言市民艺术更是一种集体式的狂欢或万头攒动于瓦肆勾栏或群情宣泄于茶坊酒肆。

——洪畅《略论中国古代市民艺术》

材料二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市民文化形成的原因。(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 近代化 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12分)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中,人民公社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社会基层组织。人民公社把原来经济条件好坏不等、贫富水平不一的社队合而为一,统一核算,大搞平均主义;通过收回自留地、家禽家畜、家庭副业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残余和扩大积累、建立社办企业,提高公有化程度;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大搞公共食堂。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处于并且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等等。新中国70年的实践表明,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落后的现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陈利根,龙开胜《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演进逻辑、经验及改革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运动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共在土地政策上作出的调整并作出简要评价。(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