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河南省焦作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471

一、单选题

1.

从大河上下到长江南北,从伊犁河畔到东南沿海和宝岛台湾,从东北边陲到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及全国各地,这些遗址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文明(  )

A.多元一体呈现B.发展历程漫长C.呈现神秘色彩D.成就领先世界

2.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势图。这一时期(  )

A.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出现B.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出现C.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D.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3.

《舆地志》记载: 秦始皇并天下,分置三十六 ,各领县。 使郡县制成为定制,并以 辖县。秦始皇的做法(  )

A.推动了全国统一完成B.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4.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表现在(  )

A.《神农本草经》问世B.火药开始用于战争C.《齐民要术》的编写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

唐玄宗即位后, 大革奸滥,十去其九 ,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并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唐玄宗的举措(  )

A.导致外重内轻局面出现B.是休养生息政策的贯彻C.保证了国家吏治的清明D.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6.

《唐会要》记载,初行两税法时,规定 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 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这说明,两税法(  )

A.扩大了收税对象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C.简化了税收名目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承担着 成教化、助人伦 的社会作用。这表现在(  )

A.《夫妻对坐宴饮图》B.《清明上河图》C.《盛世滋生图》D.《女史箴图》

8.

宋代,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世家大族的没落B.以文治国的推行C.科举规模的扩大D.武将势力的削弱

9.

金朝前期,将居于女真故地的猛安谋克迁往占领区, 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陇之北,俱有之,多至五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 。据此可知,猛安谋克的迁移(  )

A.受到了游牧民族的袭扰B.加速了女真人腐化衰落C.促进了女真族汉化进程D.拓展了金朝的统治区域

10.

元代将传统的商业税率三十税一,在上都、大都改为四十税一、六十税一,甚至 置而不税 ,市舶进口货仅有十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的 抽分例 。这说明,元代(  )

A.重视商业发展B.商业管控松弛C.侧重北方发展D.海外贸易繁荣

11.

朱熹针对儿童编有《小学》一书,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汇集古书中有关纲常伦理之格言,故事及若干基本知识技能。这表明,朱熹(  )

A.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B.力图挖掘儒家经书内涵C.推动儒学走向了复兴D.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探索

12.

下表为史籍有关明朝前期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是,当时(  )

记述

出处

(1381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

(1390诏令若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明太祖实录》

(1394缘海之人……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明太祖实录》

A.海上走私活动猖厥B.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C.远洋航行蓬勃开展D.沿海地区深受倭寇骚扰

13.

军机处成立后, 凡当命将出师征剿情形,皆令以邮函直达。圣神烛照,洞悉机宜,军机大臣承旨书宣,帅臣等仰凭授算 。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引发中枢机构变化B.促进决策效率提高C.推动君主专制加强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4.

明朝中后期,农民纷纷由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棉花、烟草、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这表明,当时(  )

A.经济作物占据主导B.农民对粮食需求的减少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15.

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 向来洋药、铜钱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 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通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6.

洋务运动中,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北洋武备学堂自开办到1900年,培养了近千名近代军事指挥员。这表明,洋务运动(  )

A.为中国培养了近代人才B.以建设近代海军为主C.改变了中国军事落后局面D.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17.

肇端于山东地区零星发生的民教冲突,从1899年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发展,演变为一股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排外浪潮。这股浪潮(  )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C.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8.

下表是对近代某一时期英国《泰晤土报》新闻题目关键词的检索。据此可知,当时《泰晤士报》关注的是(  )

关键词

中国

袁世凯

孙中山

满清

武汉三镇

北京

南京

新闻报道篇数

149

31

11

22

25

25

14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护国战争

19.

民国初期,各种维持国货团体纷纷出现,相约 凡入会者,以不着外国衣履帽为第一义务。其余如日用玩好等品亦不得购用舶来品 。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B.保护国货成为社会风尚C.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D.外国货物输入明显增加

20.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D.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21.

毛泽东在党的的会议上强调 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 ,党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次会议(  )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22.

下图为《申报》以《西安昨發生重大事變》为题对某一事件的报道。该事件(  )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促使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C.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促进中共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23.

彭德杯说: 这一胜利严厉地打击了悲观失望情绪,证明我抗战力量日益强大。而敌寇则日益削弱。在华北战场的泥淖越陷越深。 彭德怀称赞的是(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长沙会战

24.

1947年6月,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不但在军事上丧失了大量有生力量,政治上也日益孤立。这一局面(  )

A.迫使国民党进入重点进攻B.推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促使共产党发起战略决战D.逼迫南京政府进行了和平谈判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的江南经济,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在经济中占有首要地位。与汉魏相比,此期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作物种类增多,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些介绍西方世界和西方文化的著作,1844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1845年姚莹写成《康 纪行》,1848年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何秋涛著成《朔方备乘》,梁廷枏写成《海国四说》。这些著作,有些是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的,有的是关于中外关系的。这一时期中国人所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坚船利 ,因此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西方的意向也主要是仿造船炮。

——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等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之中,而资产阶级的成长及其知识分子代表意识形态的转换,促使维新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围绕制度层面的文化更新,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痛陈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对制度层面进行全面革新,使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诸领域。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40年代国内出现介绍西方的著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及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以后,出现了一批以宣传革命为职志的报刊和一批宣传革命的名著,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中,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随着反清革命运动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一批新的反清革命团体,为一个统一的革命团体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05年7月,孙中山前往东京,和留学生中的革命分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经过一系列准备,同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国共产党由此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 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