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年号
内阁人数
翰林出身人数
百分比
永乐
7
3
42.8%
宣德
5
2
40%
正统
8
100%
景泰
9
6
66.6%
嘉靖
27
21
77.8%
隆庆—天启
8~21
100%~100%
崇祯
39
66%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19.5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
16
40
65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李超、田敏《土流共治与调适:清代海南黎族国家认同的三维向度》
——摘编自陈国裕 、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史事
古希腊
天文学家喜帕恰斯以通过地中海罗德岛的经线为基准
2世纪
托勒密以通过非洲大陆西北大洋中的加那利群岛的经线为基准
1573年
西班牙规定,所有经度都以通过本国托莱多市的经线为基准向西度量
1634年
法国以通过加那利群岛的经线为基准
1767年
英国以通过伦敦郊外格林威治的经线为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1840年
英国铁路实行统一的格林威治时间,即“伦敦标准时”
1847年
英国铁路沿线城市均采用“伦敦标准时”
1871年
国际地理学会决定,各国海图以格林威治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1883年
国际大地测量会议决定:经度和时间制度的统一将会给航海、商业、通信、科学带来巨大效益;各国应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
美国铁路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基准时间
1884年
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在世界范围内,每个太阳日都始于本初子午线的平均午夜时刻
全美人口一万以上的城市,85%采用标准时
——摘编自韩卿、关增建《国际子午线会议之述评》等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易伟新《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等
——摘编自王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
——摘编自张荣芳《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