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试题10)〖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66 浏览数:252

一、单选题

1.

(2011年4月绍兴市质检13题)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 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 中朝 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

2.

(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6题)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

A.《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B.《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君主专制的削弱》C.《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D.《巴黎公社与国际工人运动》

3.

(2011年3月北京海淀区13题)宋朝中枢机构中 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的两个机构是(  )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

4.

(2011年4月乌鲁木齐三模24题) 史实 史论 史识 是构成史学的 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 史识 的是(  )

A.三省 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5.

(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25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实施三省六部制B.宋代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唐代以谏官制约皇帝的权力D.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

6.

(2011年3月洛阳市统考24题)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A.唐朝门下省B.宋朝中书门下C.元朝中书省D.明朝内阁

7.

(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4题)隋朝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等六部,到唐太宗李世民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唐朝六部名称变化反映了(  )

A.丞相权力的削弱B.避讳制度的沿袭C.中央集权的加强D.民本思想的强化

8.

(2011年1月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3题)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该制度是(  )

A.秦朝三公制B.秦朝 朝议 C.隋唐三省制D.明朝内阁制

9.

(2011·佛山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学者钱穆指出(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认为唐朝(  )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10.

(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24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明朝的内阁  ③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11.

(2011年1月福师大附中高一期末4题)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B.分化相权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12.

(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3题)监察体制是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重要一环。下列有关古代中国的监察体制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过御史台、都察院等不同名称的机构设置B.元朝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完善地方监察体制
C.提点刑狱司是唐朝的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D.大体有 世官制 察举制 等几个阶段

13.

(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2题)某中学开展 古代中国政治 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4.

(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3题)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是(  )

A.秦朝设立太尉B.隋唐设立三省C.宋代设枢密院D.清代设军机处

15.

(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7题)《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16.

(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13题)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这说明(  )

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17.

(2011年4月海口调研5题)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 中朝 (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18.

(2011年4月揭阳二模13题)《资治通鉴·唐纪》记载: 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B.皇帝大权已旁落C.三省体制存有弊端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19.

(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题)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20.

(2011年4月邵阳洞口县联考26题)《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21.

(2011·沈阳二中高三二测)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22.

(2011年4月北京东城示范校)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 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

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B.相权分立制衡C.削弱了相权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

23.

(2011年3月安徽 江南十校 一模12题)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 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4.

(2011年3月鹰潭市一模25题)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士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②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③在这种选官制度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④隋文帝设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5.

(2011年5月潍坊市二模11题) 每岁得第之人……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材料中的 指(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6.

(2011年4月茂名市二模13题)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 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过程。下列说法与 科举制 相一致的是(  )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7.

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B.以德治国C.公平竞争D.学而优则仕

28.

(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16题)《唐摭言》载: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 岁贡 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29.

(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14题)马克斯·韦伯指出: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
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

(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2题)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31.

(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2题)宋代福建产生了7607名进士,约占进士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19人考中状元,最为著名的是永福县(今永泰县) 七年连中三状元 ,一时传为佳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  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和政治中心南移,促进福建经济文化发展  ④福建是朱子学的发源地,教育事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

(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13题)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

33.

(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12题)古语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4.

(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4题)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即济评价某制度时说: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敝……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和。 他评价的是(  )

A.察举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科举制

35.

(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8题)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6.

(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1题)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 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7.

(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15题)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 世袭社会 ,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 选举社会 。这 选举社会 是指(  )

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

38.

(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4题)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9.

(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27题)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 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B.三公九卿制C.科举制D.内阁制

40.

(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14题)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1.

(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3题)2010年,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亚洲艺术博览会上,30余把浙江龙泉剑亮相。其中 康熙战刀 、乾隆御用宝刀 天字一号大阅刀 (原品藏故宫)等均首次在京亮相。文中 天字一号 这种说法出自(  )

A.商铺B.科举C.皇帝D.占卜

42.

(2011年4月安庆市二模13题)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入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是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

43.

(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5题)孙中山在评价 科举制 时说: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

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张废除

44.

(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7题)《清稗类秒》载:光绪皇有一次阅考卷,发现大多数考卷 意皆从同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八股取士的弊端B.古代选官制度的弊端C.科举舞弊的结果D.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45.

(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13题)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
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

46.

(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15题)《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以为: 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的说法。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  )

A.重视科举制度B.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47.

(2011年2月温州一模12题)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关于该时期的制度建设表述正确的是(  )

A.设置 中朝 加强相权B.设置十三州部,监察地方政治C.创立太学,培养五经博士D.实行察举制度,设置 中正

48.

(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3题)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49.

(2011年3月揭阳市一模12题)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50.

(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12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

51.

(2010·山东德州高三二模)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 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 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知州 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52.

元朝赵天麟说: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53.

(2011年3月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24题)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 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 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 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

A.西周B.秦朝C.唐朝D.北宋

54.

(2011年1月黑龙江 五校联谊 高一期末4题)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

55.

(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3题)宋太祖 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宦官专权B.武臣专权C.相权过大D.王国问题

56.

(2011年4月江西重点中学质检25题)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 黄袍加身 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57.

(2011年3月台州市调研12题)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沿袭和完善,观察下图判断该图所反映的行政区划属于哪一朝代(  )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58.

(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4题)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 曰县。常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  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59.

(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25题)以下关于图8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因 强干弱枝 而致地方困弱B.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C.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D.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60.

(2011·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皇帝不专制,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盛,人民富足的时代。 这可能是对下列哪个时代的描述(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二、材料阅读

61.

(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备题。(37分)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 官师合一 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剧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 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 《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大显,人才辈出,风气大变。 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汉书·循吏传》)

——摘编自袁庭栋《天府的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9分)

62.

(2011年3月烟台市一模27题)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 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 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 走向长治久安 的?(5分)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 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63.

(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31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 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 几何原理 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 民主 的含义。(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4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5分)

64.

(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安德森说,“……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 各地人民效忠的通常不是一个现实国家,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交通落后成倍放大了国土的距离。当时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路上走一年半载,未必能从京城到达最偏远的边疆,更别说全国的有效管理了。
…… 儒学教育本身的威信,在被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的本阶层的成员破坏之前,在民众中一直坚如磐石 。 ……这个庞大的想象共同体在清末民初遭遇了严重的解体危机:外有列强环伺蚕食,内有 割据诸侯 占地为王,而汹涌而来的西潮对一直维系着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完整的儒教 名分大义 形成巨大冲击。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三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 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是怎样维系 国家观点 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对全国有效管理减弱的原因。(3分)
(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试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6分)

65.

(2011年4月安徽江南十校35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雅典的法庭不设法官,只设主持官,负责组织审判并维持法庭的秩序,判决的权力则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其例为:每年初公民自愿报名……而后抽签从自愿者中挑选出六千人,作为当年陪审团成员。如遇有法庭开庭之日,城邦官员事先根据案件大小确定审判每桩案件所需陪审团规模,从五到二千人不等,然后从六千名陪审团成员中抽签选出当日所需陪审员总人数。开庭之前,再以抽签的方式将这些陪审员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审理不同的案件。

——互联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图书馆《苏格拉底之死》

(1)依据材料一,指出法庭陪审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它对法庭的公正判决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2)依据材料二,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4分)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后,由于国运渐替,咸丰时为筹公饷,大开捐例,社会上约有30—50%的生员(秀才)资格靠捐纳而得。到光绪时期,捐官更为便宜。……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实权官员递呈《请废科举折》称: 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 随后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原因,并分析科举制废除对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影响。(10分)
(4)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完善公务员考选制度谈谈你的建议。(4分)

66.

(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26题) 比较 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比较 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 选举 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 选举 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元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 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 选举 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 选举 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喂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 选举 与西方现在流行的 选举 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 选举 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 选举 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三 民主 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法律基础

1871年德意志帝国 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