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甘肃省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703

一、单选题

1.

《左传·桓公二年》记教: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材料表明(  )

A.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B.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C.政府推行地方郡县制度D.君主权力逐渐走向集中

2.

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据此可知当时(  )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B.佛教盛行冲击统治秩序C.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D.百家争鸣局面得以延续

3.

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则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 养兵 政策,提出 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这一措施的实行(  )

A.提高了军队士兵的素质B.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C.确保了北宋王朝的安宁D.民众疾苦问题得以解决

4.

16世纪中后期,明朝隆庆皇帝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泉州、漳州的民间商人出海,参与东西二洋的海上贸易,史称 隆庆开关 。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

A.对外开放局面逐渐形成B.民间贸易超过官方贸易C.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D.消除了沿海倭寇的隐患

5.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度降低,出口税率般也比过去降低。这反映出(  )

A.列强进一步加强商品倾销B.中国扭转了贸易逆差局面C.关税已成为政府重要财源D.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6.

在中共一大起草实际工作计划时,关于对其他政党的态度问题曾产生过争论。一方认为, 无产阶级不论在理论, 上还是实践上都应该始终与其他政党作斗争 。另一方认为, 应在行动上与其他政党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我国的军阀是社会上一切其他阶级的敌人 。这表明建党之初(  )

A.革命工作重心开始转移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C.关注革命统一战线问题D.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公路的基本框架形成。这一时期,政府全面整修西兰公路干线(西安至兰州),新建甘肃至新疆等地8条公路干线。该时期公路的兴修旨在(  )

A.改变工商业不平衡的格局B.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C.争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D.保障民族战争的后方支援

8.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而言,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 一国两制 内容B.解决当前国内就业压力问题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D.显著提高城市群体化水平

9.

罗马法规定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 丧廉耻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 丧廉耻 是一种永久的有关政治权利的资格丧失。 丧廉耻 制度(  )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最早传播牛顿和苹果故事的人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他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是为平民阶层设计的。其目的是(  )

A.普及科学知识大众化B.借用牛顿学说抨击宗教神学C.启发平民探索科学奥秘D.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体系形成

11.

苏俄政权在1917年采取的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是将土地、银行、贸易和重工业收归国有;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私人可经营小工厂,并能雇佣劳动力。这一变化表明(  )

A.政策调整为了更好地发展B.困难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C.苏俄政权的性质发生变化D.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为主

12.

1980年,威廉·麦克尼尔写道: 与偏狭历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强冲突相反,一部简明的世界史应当树立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从而避免民族冲突的恶果。 作者赞同的世界历史是(  )

A.以欧洲历史为中心B.展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全球史C.以文明对抗为主线D.描绘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历史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居民是那么 多,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是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制造业。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国外市场,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中国的政策,就特别爱护农业,在欧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优先农业劳动者,而在中国,据说农业劳动者的境遇却优先于技工。在中国,每个人都想占有若干土地或是拥有所有权或是租地。……近代中国人极轻视国外贸易,不给予国外贸易以法律的正当保护。

——摘自亚当·斯密1776年著作《国富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古代制造业发展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并成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主义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摘编自《西方近代文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两种文学流派,说明两种文学流派创作方法转变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种文学流派,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连年征伐,开拓疆土,中央财政从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为了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实行了35年之久的四铢 半两 钱,推行三铢钱。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改铸五铢钱的主要目的是在市场上树立货币信誉,以稳定金融,使私铸者因无利可图而自动放弃私铸,从而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是,由于铸币权在地方诸侯各国手中,各地铸币的技术水平及铜矿的成分参差不齐,所铸钱币的差别很大。质量差的郡国五铢,基本上都有偷工减料,使钱重达不到五铢的现象。为扭转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 的被动局面,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进行第六次货币改革,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至此,汉王朝的货币制度才最终稳定下来,汉武帝五铢开创了739年铸行 五铢 钱的历史。

——摘编自《汉武帝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货币改革的特点。(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国和苏联在古巴爆发的一场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1961年5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后,苏联加紧改善同古巴的关系,从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给古巴以支持。1962 年8月,美国从侦察机拍照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古巴建设的导弹基地可以击中西半球的大多数城市,构成了 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 。于是美国立即采取措施,海军、空军部队对古巴的领空领海进行了封锁,要求苏联放弃世界霸权计划,从古巴撤走导弹。苏联政府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 强烈抗议美国侵略古巴和别国的行径,坚决谴责这些行动并阻止美国政府发动热核战争 。……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10月,苏联政府下令拆除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据《古巴导弹危机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决国家间军事危机的有效方法。(7分)

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陈嘉庚出生在福建省,十七岁前往新加坡从父经商。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1913年在家乡创办 集美学校 ,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他说: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组织 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1940年3 月率领 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 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他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将救国教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反对国民党独裁,坚持团结抗战。
1949年陈嘉庚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952年回国定居。他已年逾古稀,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摘编自《陈嘉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的突出贡献。(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拥有家国情怀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