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375

一、单选题

1.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2.

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鞨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由上表可知唐朝 (  )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3.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 飞钱 ,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可用于论证(  )

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4.

明朝统治者每三年对全国地方官进行一次全体考察,谓之 朝觐考察 ,又称 大计(群吏)”。每逢大计之时,吏部需对全国地方官做出去留、黜陟的裁决,吏部的判决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官员的直属上司给其开注的 考语 来完成。每逢大计届期的疏议当中,有关如实注考的奏请史不绝书。这反映出明朝(  )

A.考语未能成为地方官员升迁降调的依据B.选官制度不能兼顾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C.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不高D.存在考语描述与官员实绩严重不符的情况

5.

有学者指出: 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的改革成果也难以维持。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统筹规划决定王安石变法的成败B.王安石变法仅限于经济领域C.统治者支持是变法成功的关键D.变法必须先从政治领域启动

6.

洪武初年,在玄武湖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册";册 。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7何,收贮货册153万多本。收贮赏册的玄武潮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明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索貌阅 后严防户籍不实B.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C.户籍用于政府登记人口数量D.户籍是封建国家征发役的依据

7.

如图为 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 ,证书上写着 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 落款为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 ,并加盖各类印章。由此可知(  )

A.当时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B.国民政府任用私人现象禁绝C.北洋政府禁止女子参加考试D.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8.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表明(  )

A.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已宣告失败B.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放弃 一边倒 外交方针D.中共已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口号

9.

如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10.

近代以来,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是竖条的,如法国、意大利、爱尔兰。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则是横条的,如德国和俄国。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展开竞争。近代欧洲诸国的国旗(  )

A.凸显了各国民族特色B.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需要C.深受近代艺术的影响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1.

有西方学者记述,1714年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后, 王室不干政,议会努力维护人民的自由 沃尔波尔创建了辉格党政府,而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执政原则——坚持公平正义,从不妄想独立于议会而执政 。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  )

A.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B.辉格党成为权力的中心C.责任内阁制显现雏形D.三权分立体制正式建立

12.

如图反映的突出社会问题是(  )

A.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同B.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C.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不统一D.社会财富与社会分配不均衡

13.

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

A.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B.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的水平C.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D.工业化食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

14.

关于下列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金本位制度阻碍世界经济发展B.世界金融霸权中心从未发生区域性转移C.国家的经济实力影响货币地位D.浮动汇率后美元不占国际货币最大权重

15.

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美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16.

2019年,我国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新高潮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提出和平与发展主题C.突出体现韬光养晦、区域合作和有所作为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 ,要求维护 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1907年9月,清廷派沈家本等为修律大臣,于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共计5编,1569条。第一编:总则,法人、物、权利等8章。第二编:债权,契约、广告、证券等8章。第三编:物权,所有权、永佃权、担保等7章。第四编:亲属,婚姻、亲子、监护、抚养之义务等7章。第五编:继承,遗嘱、特留财产、债权人与受遗人之权利等6章。

——摘编自贾孔会《晚清民法近代化论略》

材料三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前的9部法律将同时被废止。民法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民律草案》形成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18.

中国古代官僚制是皇权的体现,官僚制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县,因此有学者提出 皇权不下县 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观点持不同看法,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大爷同二爷道: 我们同你家老爷虽是乡亲,但这失贼的事,该地方官管;你们须是到地方官衙门递呈纸去。'朝奉们无法,只得依言,具了呈纸,到彭泽县去告。那知县接了呈词,即刻升堂。 小说中的描写体现了县权对于乡村一级的直接管理,也体现了县官在外理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王印红、朱玉洁《从明清小说管窥传统乡村治理中的皇权下县》

材料二
将民众安置、稳定在土地上,使之劳作不息,生产自存并供应王朝国家。《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云: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晦,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

材料三
康熙二十二年修的《宛平县志》明确记载了巡检司所统村落,共分为捕卫南乡、卢沟桥巡检司、石港口巡检司、王平口巡检司、齐家庄巡检司。至此,巡检司与村落之间的统辖关系得以证实。

——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1)判晰上述三个材料所依据的文献史料的类型,并辨析其价值。
(2)请分别指出上述三个材料各自的论述角度,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个新角度说明古代皇权对基层社会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中期,精细化生产促使粮食单产显著提高,如稻米生产,在江浙、湖广一带膏腴之区,一般亩产二三石,多者可达五六石。由于北方不适于种植水稻,因此甘薯、玉米等对地利没有较多要求而高产的作物得到了普及性推广,成为平时活口,歉时救人的口粮。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更广,除已有的棉产区外,东北也成为了重要的棉花产地,甚至在江南部分地区出现农民种棉远超种粮的现象。

——摘编自朱玉婷、徐峰《18世纪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等

材料二
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中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