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安徽省亳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373

一、单选题

1.

图1、图2为中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式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

A.贵族等级分封制的解体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强化D.国家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2.

法国的等级代表会议被称为三级会议。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1302年法王菲力四世在巴黎举行第一次三级会议。法王召开这次会议,意在(  )

A.加强王权统治B.维护教会权威C.获取征税大权D.削弱贵族势力

3.

民国初期不仅士大夫对于集会大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而且乡曲措大,市井鄙夫,或则滥竽工会,或则侧身政党,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治团体出现30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党政治建立成为潮流B.北洋政府独裁受到遏制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国家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4.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著书立说,而且创办了《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新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康、梁等人的做法(  )

A.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B.奠定了政治变革的基础C.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D.缓解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5.

表1

记述

出处

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

《明史》

有不公者,许科道官指实劾奏

《明会典》

表1为史书有关明代官吏考核的记述。据此可知,明代(  )

A.官吏腐败现象严重B.有效考核制度建立C.重视对官吏的管理D.监察制度趋于严密

6.

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考试必须 具有专业与实用性 ,强调 应用科学和专业知识 。这一规定(  )

A.适应了工业时代政府工作的需要B.有助于消除政府腐败现象的出现C.确保了政府官员整体素质的提升D.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7.

1930年,国民政府成立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依法行使考试、铨叙之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构之干预,全面负责各类公职人员考试及各级公务员管理。该机关的成立(  )

A.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B.标志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C.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D.保证了政府考试公平公正的实现

8.

有学者指出,儒法两家经过战国、秦,至两汉,作为差别性行为规范的礼,逐渐与公允性行为规范的法交融渗透,以致合流。这一言论说明,战国至西汉(  )

A.儒法两家差异消失B.法律的儒家化显现C.儒学逐步渗透基层D.法家主流地位动摇

9.

从2003年开始,我国将9月20号确定为 公民道德宣传日 。2007年9月,在全国首次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李素丽等53人荣获 全国道德模范 。这说明,我国(  )

A.公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B.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共识D.切实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方针

10.

唐人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记载,当时大食国都城亚俱罗有 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阫、吕礼 。这一记载说明,唐代(  )

A.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B.国人在国外处于低下的地位C.向阿拉伯地区进行移民D.手工业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11.

图3为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现场图。该和约的签订(  )

A.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B.是欧洲均势为特征国际体系确立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建立D.为近代国际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表2(  )

时间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1958

4

29

54

1988

5

30

113

2003

5

30

120

表2为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统计表,这反映出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贯彻B.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受到重视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D.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13.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一起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向前迈进。这说明,我国(  )

A.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伙伴关系C.为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提供平台D.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14.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全球性 美元过剩 情况出现,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这一局面(  )

A.说明各国与美国关系恶化B.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C.表明美国经济竞争力加强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15.

《隋书》记载,隋初, 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以相监察焉 。这一记载表明,隋初(  )

A.户籍编制管理受到重视B.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建立C.政府鼓励民间社会救济D.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加强

16.

1946年,英国工党颁布了国民保险法,使伤残病人和许多穷人得到益处;同年又颁布了国民医疗保障法,该法开宗名义的表示要为穷人服务。工党的做法(  )

A.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B.实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消除了穷人对国家不满

17.

现在的许多主要栽培作物,如大麦、小麦、稻、粟、玉米、马铃薯、甘蔗、豆类等,在新石器时代已为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的居民种植。当时为西亚居民种植的是(  )

A.水稻、粟B.大麦、小麦C.玉米、马铃薯D.番茄、辣椒

1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带回欧洲,同时把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欧洲人的做法(  )

A.强化了对殖民地的奴役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D.推动了世界人口的激增

19.

1910—1920年,美国农场拖拉机的数量由1000台猛增到24600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000台增加到4000台,农业中使用的动力有2793万马力增加到3750万马力。这说明当时美国农业(  )

A.规模化生产的普及B.劳动生产力的提升C.生产向自动化转变D.机械化生产的增加

20.

后汉书记有毕岚做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该工具的使用(  )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C.推动了犁耕技术的进步D.体现了纺织水平的提升

21.

9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这说明,西欧(  )

A.大型农奴制庄园受到追捧B.农业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C.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D.农业庄园式劳作渐趋盛行

22.

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分散的手工作坊消失B.工厂制度的兴起C.集中的手工工厂发展D.工人阶级的崛起

23.

1800年,有四分之三人口居住于英国农村,到1900年,却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反映出(  )

A.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B.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环境改善C.交通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D.农业落后致使农村人口减少

24.

下图是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各细分应用领域发展成熟度。这说明,我国(  )

A.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B.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C.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D.鼓励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和中央等根据地、红军部队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的代表出席大会。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等法律文件。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就已提出的,新中国应实行的国家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多的时间中,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大陆的统一和各项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这就为正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条件。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有利条件及历史意义。(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虽然说5—10世纪是西欧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 黑暗时代 ,但这决不能简单的归罪于基督教会。基督教是将中世纪与古代文明连接起来的唯一桥梁, 只有通过教会——古典文化传统——才得以保存下来 ,后来教会人士还来到德意志及北欧中欧等地,一面传教,一面逐步的掌握了各地的文化事业。鉴于神职人员文化修养普遍低下的状况,教会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力主大办教育,一批修道院及附设学校被建起,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教会和修道院是文化教育的中心。

——摘编自刘景华《重新认识中世纪天主教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由于新教和天主教在教义上的分歧以及进行的辩论,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学校成为新旧教派传播教义、教育民众的重要阵地,新教各派都不余遗力地发展本教派的教育事业。新教的宗教教育活动对天主教的宗教权威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促进了其在宗教教育方面的改革。

——摘编自陈沛志、王亚平《浅析宗教改革对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对文化教育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教各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3 中国历代粮食产量一览表

朝代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金元(1100

(1600

(1800

亩产量市斤

95

110

120

154

140/343

155/337

155/337

总产量亿市斤

20539

5914

4158

88982

174945

238588

234097

——摘编自吴斌、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中国在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上取得显著成就,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的养活世界1/5的人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七亿多人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事实上,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派出了超过10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这些地区的国家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

——摘编自韩硕《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世界需要向中国学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取得成就的世界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在先秦已经有了赋役制度的雏形。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迁,赋役制度亦相应发展、变化。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对历代国计民生、社会稳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增长都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