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走好自己的路。(16分)
材料一 ……要寻出历史趋势中之内在向往,内在要求。……才能来指导历史,使其更进。……中国史的趋势,似乎总向团结融合的方向走。虽然其间也有如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材料二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018年12月第1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会议及主要内容
党的会议 |
主要内容 |
中共十二大 |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
中共十三大 |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中共十四大 |
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
中共十五大 |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中共十六大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中共十七大 |
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
中共十八大 |
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 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 |
中共十九大 |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 |
——根据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年12月第1版)整理 (1)材料一所列举的
“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
”时期有何共性?(2分)以南北朝时期的一例说明中国史的趋势是团结融合(要求:用具体事例说明)。(2分)
(2)材料二中面对困难列宁在经济上做出了怎样的尝试?(2分)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哪方面来?(2分)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条道路不断完善的过程?(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同看走过的路、比较他国的路,带给我国政府哪些启示?(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