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北省七市(州)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978

一、单选题

1.

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2.

有学者研究发现:汉末宗室刺史、州牧的任命方式经历了从皇帝亲自处理到权臣把控后皇帝再安排、最终发展到地方互表乃至自称的过程。这表明当时(  )

A.宗室势力强势崛起B.察举制度受到冲击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监察体制得以完善

3.

砚台是古代文人的必备用品,据表1可知(  )

表1 隋唐至北宋时期制砚产地分布统计

地区

隋唐五代时期产地

北宋时期产地

北方

洛州、虢州、青州、绛州、相州、积石军

河南府、大名府、青州、密州、登州、潍州、淄州、兖州、唐州、蔡州、沧州、相州、定州、邢州、磁州、保州、滹沱河沿岸、京兆府、虢州、宁州、成州、洮州、通远军、绛州、泽州

南方

苏州、襄州、宜州、歙州、建州、泉州、端州、柳州

宿州、寿州、濠州、苏州、婺州、明州、温州、衢州、歙州、江州、饶州、信州、太平州、洪州、吉州、袁州、潭州、荆州、襄州、鄂州、归州、辰州、沅州、成都府、嘉州、戎州、泸州、夔州、万州、建州、南剑州、桂州

A.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B.唐宋时南方文化较北方繁荣C.北宋南方制砚继续领先北方D.制砚业同经济整体趋势相关

4.

喜鹊报喜 是汉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元杂剧《虎头牌》中,女真族将领中山寿马从六儿口中得知有客人来访后,开心地唱道: 疑怪这灵鹊儿在枝头上稳,畅好是有定准儿。 这反映了(  )

A.女真统治者接纳汉文化B.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C.北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D.元杂剧深受社会上层欢迎

5.

雍正朝,有记录的(皇帝)引见文官数量共计5750名,这些官员去向如表2。表中信息表明(  )

表2   雍正朝引见文官去向统计表

项目

单向任职

双向任职

京官

地方官

由地方官到京官

由京官到地方官

多次双向流动

人数

374

4346

171

780

59

A.皇帝重视地方治理B.京官文化素质更高C.官员流动性较缺乏D.注重官员基层经历

6.

海关是观察经济社会变迁的窗口,宜昌海关从1882年到1891年间进出口商品如表3,由此可以看出晚清宜昌地区(  )

表3   1882—1891年宜昌海关进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棉布、棉纱、煤油、烟草、染料、五金、食糖、鱼蚧、玻璃、肥皂、医药、仪器、枪支弹药等

猪鬃、牛羊皮、药材、植物油、生漆、茶、棉花、生丝、真菌等

A.逐渐卷入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近代工业日益兴起D.物质生活普遍洋化

7.

有学者认为:在传统社会中,精英与民众之间泾渭分明,因而在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了 民众不急,精英急 的现象。明显打破了这一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大革命

8.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十送红军》的部分歌词。歌词反映的的历史背景是(  )

A.南昌起义后红军进军井冈山B.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行长征C.军队出征奔赴前线抗击日寇D.军队撤出根据地同国军决战

9.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指出: 我们的宪法(1954年宪法)是新的社会主义类型,不同于资产阶级类型。我们的宪法,就是比他们革命时期的宪法也进步得多。 1954年宪法的进步性突出体现在(  )

A.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等充分权利B.人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C.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立自治区

10.

傻子瓜子 创始人年广久被称为 中国第一商贩 ,曾三次因为 投机倒把 等罪名被判刑或关押,也曾因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三次提及而化险为夷。这反映了(  )

A.改革开放存在投机倒把B.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C.对外开放进程艰难曲折D.改革开放需要思想解放

11.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主要涉及债务方面规定B.注重保护债权人相关权利C.条文中蕴含了人文关怀D.有效解决了各种债务纠纷

12.

睦邻 是中世纪时期同一村庄、同一行会或同一教区的民众之间形成的友好互助关系,它通常以集体活动的方式(如节日庆典)表现出来。但英国新教徒却对民间 睦邻文化 心存忧虑,这是由于(  )

A.路德宗提倡因信称义B.清教徒更看重《圣经》C.国教徒反对宗教仪式D.加尔文派主张先定论

1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实行。这表明法国(  )

A.总统拥有立法权B.议会权力至上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权力制衡

14.

有学者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毛织品、棉布、鞋和砂糖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许多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啤酒产量世界第二,同时是世界第一大奶制品消费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冰淇淋消费国。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效B.斯大林体制仍有一定优势C.计划经济推动产业升级D.勃列日涅夫重视民用工业

15.

这个计划是个大胆的计划,它标志着里根政府同罗斯福新政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实行了根本的决裂,对美国未来的经济、政治生活和人民的福利,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一计划导致美国(  )

A.发展成为高福利国家B.小政府少税收少开支C.国有经济进一步壮大D.知识经济的快速兴起

16.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为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应该(  )

A.维持现有秩序B.共商共建共享C.大力发展经济D.重视文化交流

二、材料阅读

17.

【基层社会治理】(14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乡里制度从秦汉的乡亭里制到清代的保甲制度绵延不绝。就性质而言,乡里组织不属于王朝国家的正规官僚系统,但拥有国家赋予的控制基层社会的权力。由于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低水平的交通状况,乡里组织基本职能主要停留在税收和治安两个关键领域,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下,对基层社会的 部分管理

——摘编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材料二
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参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国家制度和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等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相结合,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但乡村社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治,正所谓 礼治有余而法治不足 。户籍、宗族制度带有专制与等级的色彩,乡村治理更多的依靠经验与传统。

——摘编自沈费伟《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8分)

18.

【近代慈善义演】(12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慈善组织在城乡日益普及,并以乡村为中心开展慈善活动。嘉庆道光年间,市镇萧疏,乡村经济一蹶不振,加之自然灾害屡屡侵袭,一些地区又迭遭战火,传统慈善事业已无力担当起近代社会慈善救济的重任。

——摘编自周秋光、曾桂林《中国近代城市与慈善事业》

材料二
慈善义演是近代中国新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事象,主要是通过演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慈善活动。随着近代城市的兴起,都市商贸的发展,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娱乐业的兴盛,市民娱乐需求的提升,慈善活动受到民众的持续关注。同时也为慈善义演提供了经济与社会基础。华洋杂居口岸的都市繁华和 租界展示 ,对慈善义演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促动作用。西方慈善理念的东渐和影响,成为慈善义演的思想引导。慈善义演在近代中国逐渐流行开来。

——摘编自郭常英岳鹏星《寓善于乐:清末都市中的慈善义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近代中国慈善义演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慈善义演兴起的影响。(6分)

19.

【西方女权运动】(14分)
材料一
1792年英国妇女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维护妇女权利》。1848年,美国妇女运动领袖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起草了《观点宣言》。19世纪末女权主义理论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运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妇女的从属地位与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内在联系,描绘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蓝图。

——摘编自王政《美国妇女运动起因初探》

材料二
1848年7月的《妇女伤感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开始。从1890年起,美国女权主义者将矛头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1967年8月, 新左派 女性成员在芝加哥举行大会,发表了 告左派妇女书 ,号召姐妹们团结起来,开展一场新的 妇女解放运动 。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妇女运动。这场运动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斗争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多领域,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

——摘编自韦冬雪《西方妇女运动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中两次女权运动的异同。(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话剧与时代变迁】(12分)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小楚同学学习中国话剧史时,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时期

事件

1907年春

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已经可以说是话剧了。

五四运动

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对于处在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很大,娜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

30年代前中期

1930底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剧社、高尔基戏剧学校等,每逢节假日都举行话剧演出,还经常到乡间巡回演出。红军长征后,将红色戏剧的种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全面抗战时期

七七事变后上海上百人参与演出了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场面宏大,气势昂扬。193810月,陪都重庆举行了第一届戏剧节25个演剧队到街头演出,连7个晚上公演抗敌戏剧,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空前盛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

话剧以讴歌新中国为主题,涌现出《红旗歌》、《龙须沟》等一批中国话剧史上的峰巅之作。

80年代

话剧陷于危机之中,话剧观众大量流失。

90年代以来

《父亲》、《黑石岭的日子》等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工业化题材的优秀话剧涌现。《深情——周恩义的故事》、《郭明义》等一批讴歌英雄模范人物的话剧也随之产生。

请结合小楚的学习笔记,围绕话剧与时代的关系,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