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6.2014届 河南省禹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6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唐朝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说明(  )

A.政事堂是最高决策和议事机构B.中书门下拥有最高立法权C.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D.三省体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2.

邹凤炽 常与朝贵游 ,王元宝及杨崇义、郭万金等 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邹凤炽、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均为唐时著名商人)这种情况说明(  )

A.当时富商大贾多与贵族官僚勾结B.唐时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C.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变化D.唐时大商人垄断操纵了科举考试

3.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 )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  )

A.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佃户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关系

4.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康熙) 四人而已 。其中的 国家政体 指(  )

A.中央集权制B.王位世袭制C.文官体制D.监察体制

5.

“(领事裁判权)其损害我国的主权,自然无待于言了。然各国亦同蒙其不利(最重要的,如领事不晓法律,各国相互之间,亦须各归其国的领事审判。一件事情,关涉几国人的,即须分别向各国起诉……)且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中国决不能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杂居……”(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意在说明(  )

A.一些列强主张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B.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C.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利于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D.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容易使列强之间产生矛盾

6.

下图是创作于清末的一幅时事漫画。这幅漫画(  )
3186. 河南省禹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A.讽刺了袁世凯对待革命的两面手法B.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本质C.暗示了革命派要扭转乾坤推翻清王朝D.抨击了国民政府的对内镇压对外妥协政策

7.

戴季陶先生在民国十七年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 中国 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 思想上闭关自守 智识上的义和团 了。 这段话表明作者(  )

A.希望中国人应抛弃成见,搞好和日本的关系B.主张中国对日本应加强研究,防患于未然
C.认识到日本人对中国人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D.认为当时中国依然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8.

“……应该切实避免采用斗争手段,应该采用协商调解及仲裁的方式为主,去达到群众要求的被承认,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与妥协。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B.中共在这一时期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这一政策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开明地主和资本家

9.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A.法律至上原则B.人文主义精神C.自由公正意识D.对公民权的尊重

1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B.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C.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D.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11.

【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 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 这主要表明(  )

A.国家控制了电视工业的发展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D.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对人口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大唐六典》卷7载: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这样,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根据百度百科:户籍制度整理

材料二 1958年以前,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
1958年1月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毛泽东签署一号主席令,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所有个体被普遍分 农业户口 非农业户口 两大类。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 二元经济模式 因此而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旧的户籍制所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显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大锅饭 铁饭碗 被打破,大量高学历或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加入到流动大军中来……据公安部和有关专家估算,1997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1.1亿。在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的今天,人口的合理流动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对40年不变的户籍制度形成了冲击……户籍管理制度1990年代末有所松动,一些地方不再区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2003年起,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称为居民户口。

——户籍改革50年回眸 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哪些特征?(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户籍制度的变化。(6分)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4年1月13日,张之洞与张百熙、荣庆将修订好的学堂章程上奏,得到皇帝谕旨的批准……这就是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因该学制颁布的年份,为阴历癸卯年,故史称 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包括《奏定学务纲要》等22个文件。从学制系统看,它把全国学童分为基础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两大部分……在纵的方面,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有中学堂一级。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在横的方面,与高等小学堂并行的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初等农工商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也可附设于初等小学堂);中学堂的旁支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至于立学宗旨,体现了张之洞一贯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办学指导思想。
虽然《奏定学堂章程》深受 中体西用 思想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封建色彩,也有对日本学制不少的抄袭痕迹。但 癸卯学制 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颁行,不仅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确立,还表明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已开始步入制度化、系统化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模型和框架,甚至民国时期的学制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完善形成的。而新学制的推行,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新式教育的发展,加速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最终解体。特别是它还改变了晚清以来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而重视发展普及教育和师范教育;促进了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有利于西方自然科技知识以及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总之, 癸卯学制 使中国教育开始摆脱自我封闭,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之中。

——摘自《清末以来的近代学制改革》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 癸卯学制 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癸卯学制 在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意义?(9分)

1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材料二 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君宪)与美国(共和)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 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 于是他得出结论说, 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 …… 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相同点。(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体现的梁启超主张是其思想的 突变 还是 还原 ?(1分)它实际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2分)

1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材料二 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

3300

6000

中国

1800

1700

3500

德国

800

2000

2800

波兰

630

100

730

日本

290

400

690

南斯拉夫

170

300

470

美国

38

150

190

英国

40

120

160

意大利

20

50

7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简要分析60多年来,日本一直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是什么?(10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陈独秀的主要贡献和成就有: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材料二 陈独秀在历史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在陈独秀头上的一些不公正的帽子逐渐被摘除。例如,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把陈独秀定为 汉奸托派 ……1996年8月,毛泽东的《 七大 工作方针》……删去了 走到反革命方面去了 ……明确了陈独秀不是 反革命 ……
在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陈独秀责任的定性,明确使用了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的提法。2002年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变更为 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去掉了 投降 二字……
对陈独秀在大革命中责任的判定认为: 在大革命后期,作为革命中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明确了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 犯了 错误 ,主语不再是 陈独秀 了……
2004年4月30日,胡锦涛在讲话中,放弃 右倾机会主义 旧说,采用了 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的新提法。

——整理自百度百科: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贡献和成就。(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怎样逐步纠正了历史上对待陈独秀的不公正的评价的?(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