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3 浏览数:635

一、选择题

1.

历史课本对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的描述如下: 选贤与能 民心所向 其间蕴含着民主、平等的精髓。 下列制度中符合该描述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

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 。材料涉及的改革措施是(  )

A.奖励耕战B.允许土地买卖C.推行县制D.统一度量衡

3.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宋代已经实现了现代化B.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D.临安是最大的商业城市

4.

17世纪末,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开始直接干涉中国内政。1720年,清政府开始实行禁教政策。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政策。清政府此举旨在(  )

A.遏制洋教传播B.断绝经济往来C.维护封建统治D.抵制进步思想

5.

19世纪末《申报》连续发表:《论议和有十难》《乘机急战说》《和倭统策》等社论,这些社论所涉及的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以下观点体现 力量 的是(  )

A.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B.工人走上独特的革命道路C.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D.青年学生接受毛泽东思想

7.

历史是记忆的生命,文字是记忆的存储。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淞沪会战D.辽沈战役

8.

不战而屈人之兵 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在解放战争中,最能体现这一 上策 的是(  )

A.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9.

三大改造被称为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是因为三大改造(  )

A.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B.使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开始实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

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浦东从一张普通的上海面孔跃升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两者的发展变化都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推行改革开放政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 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 战略成效显著

12.

近来印度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王属于婆罗门,掌控一切B.原王子释迦牟尼属于刹帝利C.一吠舍男子迎娶婆罗门女子D.不可接触者 属于首陀罗

13.

公元7世纪,日本掀起了 中国化运动 ,全盘改革,将日本社会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一改革影响的是(  )

A.改革完全仿照唐朝制度B.改革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C.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改革反映日本落后封闭性

14.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该材料出自于(  )

A.《民法典》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15.

它的流行在科学和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以后,神创论变成了迷信、落后和无知的代名词。 下列与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

A.牛顿B.达尔文C.伏尔泰D.马克思

16.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这一规定主要是由于(  )

A.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B.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C.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7.

如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几项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该表反映了苏联(  )

项目

1928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实际完成数

万吨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1160

1900

2200

2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1000

616

棉织品亿米

26.78

57

62

26.94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忽视商品价值规律C.经济发展很缓慢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18.

杜鲁门回忆: 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这一演说(  )

A.导致柏林危机B.导致两极格局形成C.标志着冷战开始D.终结了朝鲜战争

19.

下列图片有 经济联合国 之称的是(  )

A

B

C

D

20.

5G技术的选择成了各国争论的焦点,选择的依据不仅是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更看重技术和价格的优势。尽管美国强力打压并游说欧洲国家限制使用华为产品,但大部分欧洲国家不支持美国遏制华为。这说明(  )

A.5G技术成为国际格局的核心要素B.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再重要C.5G技术令美国失去了战略伙伴D.新技术引发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二、材料题

21.

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汉朝政权征服大宛之后,西域诸国与之建立了臣服关系,(西)汉朝政权也逐渐开始了对西域各族的管辖和治理,并形成诸多创新措施……确保了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成为后世效仿传承的范式。

——郑言午《汉朝政权对西域民族地区的革故鼎新》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摘编自《册府元龟》

材料三  清朝的疆域版图
(1)据所学知识,写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措施。分析材料一,指出该措施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予以说明,并分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对材料三图中①②③处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管理?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22.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事业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摘自刘光明《打出国威军威的丰碑》

材料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摘自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读材料一,依次写出序号所对应的中共党史上重大会议及其重要意义。
(2)读材料二,请写出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战斗英雄,并结合所学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3)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打开 开放的大门 是从哪一会议开始的?据材料指出,实现 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的方式。
(4)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23.

棉花作为商品在欧美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棉花露出狰狞面目的第一步始于海上航路。……奥斯曼对欧洲人的贸易阻碍从此失效。欧洲进而获得控制棉花产地的入场券,早在欧洲人为他们的全球之旅铺路时,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枪炮威胁下的战争资本主义。

——摘自王燕《棉花帝国之殇》

材料二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四  随着欧洲和美国棉花制造业的衰退,棉花帝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人,(它们)是从全球采购其品牌商品并向全球消费者销售的大型公司。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1)材料一中 欧洲获得控制棉花产地入场券 得益于哪一重大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控制棉花产地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棉纺织业在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所学知识推断,哪一历史事件造成英国商人的担忧。这一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谈谈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新一轮的 棉花竞争 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