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吉林省白云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490

一、单选题

1.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学者用 重瓣花朵 加以形容,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其外围分布着众多文明。这一说法(  )

A.是对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的形象解读B.旨在强调中原文明的优越性
C.开拓了早期国家政治形态研究的视野D.主要基于原始部落分布格局

2.

战国七雄中,三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最有名:齐国的 技击 、魏国的 武卒 、秦国的 锐士 。荀子认为,秦国的 锐士 最厉害。秦国 锐士 厉害主要得益于(  )

A.什伍连坐的实行B.郡县制的推广C.军功爵制的实行D.秦人民风的彪悍

3.

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户口数 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东汉时的水平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4.

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加谥号,入太庙有庙号。唐朝时,皇帝谥号由后继者不断追加蔚然成风,字数越来越多。如李世民死后谥日文皇帝,庙号太宗,674年被追谥为太宗文武圣皇帝,749年又加谥为太宗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再加谥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一现象(  )

A.寄托了平息藩镇割据的愿望B.反映了皇位世袭制的成熟C.利于维护士族门阀间的团结D.体现了对皇权至上的维护

5.

唐人编撰的《晋书》把王羲之擅长的书体称为 正书 细书 。王羲之用笔开始简化,一改三国时期钟繇的翻挑而为敛,一拓直下。横画起笔轻,收笔略重,运笔速度是缓前急后;纵向的笔画、撇画则引笔纵下,竖画伸展、挺直。下列作品中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

6.

下表所示为西夏君主三次获得邻国皇帝封号的背景。据此可知(  )

封号来源

背景

辽在金的攻势下朝不保夕

宋在南渡后谋求恢复中原却屡战屡败

金后期时刻受到蒙古的威胁

A.西夏地位与邻国势力变化相关B.西夏当时无法与邻国保持和平C.蒙古灭亡西夏的战争困难重重D.蒙古和西夏联合灭亡南宋王朝

7.

北宋时,城市人口剧增, 的界限被彻底打破,货币的使用变得频繁,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出北宋(  )

A.经济重心的转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C.印刷技术得到提高D.城市化进程已完成

8.

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西铭》一书中提出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的观念,后人把它概括为 民胞物与 (爱人和一切物类)张载的这一理念(  )

A.继承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B.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C.蕴含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D.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9.

明朝宦官汪直统领西厂,每次出行,随从甚众。前呼后应、遮街塞巷,朝中公卿大臣遇之皆避其道,以至 今人但知汪直太监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阁议政功能开始丧失B.皇帝权力日渐衰落C.中央运行机制发生异化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10.

据统计,1741年清朝全国人口为1.4亿有余,到1840年已达到4.1亿、造成清朝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和政策的调整B.赋税制度逐渐宽松化C.理学的盛行和战争较少D.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11.

下图是清代中期画家徐扬描绘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局部)此图可用于研究(  )

A.话本诞生的社会背景B.广州一口贸易的盛况C.山水画派的艺术特征D.江南商业都会的繁盛

12.

下图所示为1840~1860年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总值情况(英镑),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增加得益于(  )

A.英国获得在华设厂合法权B.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C.英国在中国有领事裁判权D.英国在北京设置了使馆界

13.

中法战争期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如法国 犹不从,则示以战,照万国公法,闭关绝约,撤回彼此公使、领事,照会有约各国,告以暂与决战,法人虽强,当亦不敢违诸国公论,或可不战仍归于好 。据此可知,左宗棠主张(  )

A.通过 闭关绝约 以对抗法国B.以战争形式对抗法国的侵略C.运用国际法抵制法国的侵略D.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中法冲突

14.

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英美传教士活跃一时,改良派向他们寻求变法之道,这些传教士认为 变法以兴铁路为第一义,练兵辞次之 ,中国不能 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 宜尊君权而建皇极 。这说明当时西方部分传教士(  )

A.不希望中国变革政治制度B.积极为维新变法出谋划策C.不支持中国开展变法活动D.较为排斥资产阶级改良派

15.

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安徽、广西、浙江、四川等地的立宪派或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或由立宪派出任都督;湖南、贵州的立宪派则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这一状况(  )

A.表明立宪派已掌控革命的领导权B.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覆灭的步伐C.反映出清政府统治在全国的崩溃D.体现出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16.

下图是马星驰在1917年7月4日于《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竟欲携孺子以号召耶》。该漫画意在(  )

A.批判袁世凯恢复帝制B.声援护国运动C.抗议 中日民四条约 D.讨伐张勋复辟

17.

1915年9月,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一文中,对社会主义做了专门的介绍,他指出,社会主义是近世文明的三大特征之一;正是近代文明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了 社会主义 作为新价值观的兴起,并演变成为现实的社会运动。这反映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B.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C.陈独秀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社会主义 成为主流思潮

18.

抗战时期广泛发行的《救亡手册》中写道: 在民族危机高于一切,亡国奴的威胁要降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时,不仅是广大的工农大众,就连资产阶级甚至封建军阀也发现了他们的存亡问题,而逐渐改变他们犹疑畏缩的态度,走到救亡阵线中来。 下列选项和材料中观点相匹配的是(  )

A.民族危机消弭了国内矛盾B.全民抵抗保证了抗战胜利C.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D.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转变

19.

下图所示是漫画作品《抗战两年来的胜利》。主体图案是大大的 2”字,上面写着 一九三七——一九三九 2”字最下面的一横的两边,写着 晋冀察 晋东南 。据此判断,该漫画可用于说明(  )

A.淞沪会战的战况B.太原会战的战况C.百团大战的战果D.敌后战场的抗战

20.

1947年8月,毛泽东在给陈毅、粟裕等人的指示中明确指出: 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 这一指示的背景是(  )

A.东北全境得到解放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开始打响D.敌我力量发生逆转

21.

1950年8月,国营浙江麻纺织厂建成投产,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黄麻纺织基地。该企业的投产运营(  )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壁垒B.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C.有利于当地经济恢复与发展D.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2.

下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画中情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B.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C.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D.盲目学习苏联的经济模式

23.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主持人提议在讨论原定的三个议题之前,先讨论从次年1月起,把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

A.成为全面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务C.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为历史性转折创造了重要条件

2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新一代高铁技术、计算机研制、大型飞机研制、航天领域、射电望远镜等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材料可用来说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  )

A.借鉴国际科研成果B.扭转了科研落后的局面C.积极输出科研技术D.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实力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相继罢撤三位丞相,破格任命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以列侯拜相的制度。布衣丞相的职位完全来自皇恩赏赐,难以形成与皇权抗衡时必须具备的自信。自公孙弘之后,丞相已经没有多少事权可言,然而国家政事有缺,汉武帝却依然追究丞相的责任。先后有李蔡、严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楚五位丞相被杀。汉武帝还创设 中朝 (亦称 内朝 ),从立制的即时效果而言, 中朝 与清雍正时创建的军机处颇有类似之处,可以收决策快、速、密之益。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明初的政治变动既是承袭唐宋以来已然的趋势,又是基于元代政治的一种反动。事实上,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 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 。不过,后世嗣君无法复制他的这种理政方式。

——摘编自王剑、李文玉《承继、突变与适调:明初政治变动中的政治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对宰相制度的调整措施,并分析其创设 中朝 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所采取的措施及该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句频统计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0

大气科学

507

冶金工业

21

数学

6

海洋科学

10

金属工艺

105

物理学

0

自然地理学

16

轻工业和手工

102

化学

9

生物学

76

建筑科学

194

天文学

958

医药卫生

73

水利工程

339

测绘学

6

农业科学

298

交通运输

28

地球物理学

117

矿业工程

7

机械

23

武器

122

能源

16

——摘编自潜伟、吕科伟《宋代科技政策的计量研究-以《宋史》本纪中记载科技内容为计量对象》

材料二
元代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与历代王朝相比较为频繁,特别是在蒙古和元代初期,有时一年就有好几次交流,例如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先后向忽必烈汗进献《万年历》和讲述 西域仪象 等。交流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主要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动植物、香料、纺织品、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机械工具等,由中国传到国外的主要有火药、印刷术、药物、中国地理、瓷器、纺织品、历法等。从陆路由中国西部进入中亚、西亚,与欧洲接触;从水路由中国南部出海抵达东南亚、印度支那、南洋、印度洋沿岸的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南部、伊朗沿海、阿拉伯半岛、北非、东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迪、冯立升《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发展与上都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特点及影响。(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实行片面协定关税和领事报关制度等。1854年,江海关(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1858年,中国被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规定任凭清政府总理大臣邀请外人 帮办税务并严查偷漏 。其后,各开放口岸先后聘任洋人开设新式海关,洋人从 帮办税务 客卿 ,逐步成为主管海关事务的实际领导者。19世纪60年代总税务司署成立后,形成了以外籍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中国近代海关名为中国政府机构,实则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政治经济利益的 国际官厅 ,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一个独特缩影。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风雨兼程三千年-中国海关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农村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 工农武装割据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