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1
图2
图3
图4
表1
会议
代表观点(部分)
大会最终决议(部分)
日内瓦 代表大会
合作社是解放无产阶级的唯一途径
合作社并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要得到解放,首先必须夺取政权
洛桑代表大会
反对政治斗争、认为政治斗争与无产阶级无关
工人的社会解放同他们的政治解放是不可分割的;号召工人学习《资本论》
布鲁塞尔 代表大会
小私有制是“幸福的主要前提”
必须把主要生产资料国有化和土地收归国有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胡恒《清代政区分等与官僚资源调配的量化分析》等
——摘编自毕金泽、林致诚《华人华侨与近代厦门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邝杨《欧洲观念的变迁:1492—1992》
三、开放性试题
表2 1949—2012年的能源外交概况简表
阶段
概况
1949年到70年代初
1949—1963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达3123万吨,超过了同期自身产量,其中进口苏联的石油占到总进口量的74%,其他进口渠道包括罗马尼亚等国。1964—1973的10年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仅为680万吨,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累计达2.39亿吨,进口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
70年代初到1993年
1973—1993年,中国面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3.77亿吨,出口对象主要为东北亚、东南亚邻国,其中日本吸收了一半以上的出口量。
1979年中美签署《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迅速开启水电、化石能源、能效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从1986年起与法国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93—2002年
1995—2002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从1710万吨增至7026万吨,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在中国总进口量中的占比从2%上升到16.4%,伊朗原油的占比从5.4%上升到15.3%,非洲地区原油的占比从10.8%上升到27.16%。
2003—2012年
自2004年,中国先后与安哥拉、与俄罗斯、巴西、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刚果(布)等国采取了“贷款换石油”模式的合作。
多个陆上油气管道项目在2003年前后开始得到实质推进。到2012年前后,西北、东北、西南三大陆上战略通道的格局初步成型。
中国与美国于2009年建立“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配套建设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等工作平台。2010年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成立。
——摘编自张锐《中国能源外交历史与新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