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5.2014届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5 浏览数:73

一、单选题

1.

《左传·隐公三年》载: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 无之 。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 这一现象表明(  )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2.

《说文解字》中说: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3.

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卷中记载: 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 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材料反映当时(  )

A.早市与夜市开始出现B.交易场所与民居界限明显C.西域饮食融入都市圈D.政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

4.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 何为本心?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杨说: 止如斯耶? 陆大声说: 更何有也! 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5.

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 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  )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6.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8.

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 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 官员出现 死一般的静寂 是因为(  )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9.

孙中山晚年曾说: 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 其目的是(  )

A.真正实现国共合作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C.挽救国家民族救亡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10.

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  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③

11.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

4328

4781

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2.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 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 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13.

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他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改变的规定。 该事件(  )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B.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要求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D.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14.

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
3435. 江苏省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A.达·伽玛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

15.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16.

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间,奥匈帝国的邮电检查人员发现,抽检的涉外信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和平希望在毗邻的俄国;有三分之一认为和平希望在本国革命;还有五分之一认为和平的希望在俄国与本国革命,两者皆不可缺。这说明(  )
①二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缺口
②四月提纲指明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策略
③奥匈帝国民众迫切渴望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④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民众的进步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17.

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 正常 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 经典体制 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 这一时期的改革 的是(  )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18.

1959年10月,黄金价格曾一度升至40美元/盎司。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的分离进一步诱发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到197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十国集团通过签署《史密森协议》,宣布黄金官价从35美元/盎司调整为38美元/盎司,同时其他货币也相应对美元升值。由此说明(  )

A.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受到冲击B.美国经济已经处于滞涨状态C.黄金价格波动频繁迅速贬值D.美元失去世界货币中心地位

19.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演说中提出:世界上五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日本、西欧、中国),其中四个在各方面对美国构成了挑战。尼克松的这一观点是基于(  )

A.苏联制造古巴导弹危机,使美国处于战略劣势B.西欧稳步推进一体化,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20.

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指出: 西方文明的福祉正好包藏了它的祸根,它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与孤独;它的盲目的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道德和心理的迟钝……特别是城市的污染和科学的盲目,给人们带来了紧张与危害,将人们引向核灭亡与生态死亡。 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是(  )
 

二、材料阅读

21.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荀子《荀子·臣道》

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

——韩非子《韩非子·南面》

材料二 大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谠(正直)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也!朝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凑(聚集),各效其忠。虽雷霆之威不避也。

——(宋)何坦《西畴常言》

材料三 帝(太祖)尝览《孟子》,至 草芥 寇仇 语,谓: 非臣子所宜言 ,议罢其配享。诏: 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钱)唐抗疏入谏曰: 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 ……帝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
……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李)仕鲁……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 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 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与韩非子关于君臣关系的相同主张。在 人臣 对君主命令的态度方面,两人观点又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良好君臣关系的表现。(3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两位大臣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指出其反映的君权特征。(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

22.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 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 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 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 的感叹,所以他提出 父教育而母实业 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 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材料三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 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 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 。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 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4分)
(3)据材料三,概括 新商业文明 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的企业家践行的共同核心价值观。(1分)

三、开放性试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重建于15世纪,专门致力于研究柏拉图学说)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近代史的前驱。……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14 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 美丽的商业城市 ,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18 世纪的法国社会, 中间等级的人因从事工业而发财致富。大臣们和内宠近幸不如过去富有 。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 。以前,小民百姓只能通过为达官显贵效劳以求发达, 如今工业为他们开辟了成千上万条途径 。这些人,有了各种谋生致富的渠道,能逐渐摆脱权贵的控制,获得独立与自由。

——杨 芳《论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自由、商业、战争与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古代精神 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 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新世界 的杰出意大利人及其贡献。(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14—18世纪的欧洲为例,围绕 资产阶级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 这一主题进行论述。(10分)(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50字以内。)

四、材料阅读

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今天下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

材料二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分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 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 《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有为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观点的国内政治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 教法 及目的。(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除办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教育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维新派一种怎样的追求?(1分)

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 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由于相互牵制,人人都不能按自己所认可的准则行事。这是十分有利的,因为人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就无法对植根于每一个内心的鄙陋和丑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就是应用伦理学。……真正的政治家都要专门地研究德性。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学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其关注的对象。(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主张的内在联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