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755

一、单选题

1.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

学者马孟龙指出: 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真正形成和得以稳固的伟大时代。从春秋时期的民族大家庭初步形成,到此时的真正形成,时间之流又淌过了七八百年,这时的 中国 已涵盖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以至粤江地区十分广袤的地域。 下列史实属于这一 伟大时代 的是(  )

A.由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再次实现统一B.华夏认同的观念开始产生C.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始设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

3.

魏晋时期,曹魏政权在北方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东吴、西晋、东晋等政权也在南方开凿了运河。这些运河的开凿(  )

A.加剧了南北对峙的局面B.推动了纳庸代役的赋税改革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D.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

下表是关于西夏铸币的部分信息。从中可以看出(  )

名称

年号

年代

文字和书体

人庆宝钱

人庆

1144—1148

西夏文

天盛元宝

天盛

1149—1169

汉文楷书

乾祐元宝

乾祐

1170—1193

汉文楷书、篆书、隶书

乾祐宝钱

乾祐

1170—1193

西夏文

①是契丹族历史发展的反映      ②保存了西夏的民族文化
③排斥宋朝钱币的流通使用      ④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下列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措施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 ②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设四监司和通判监督制约知州 ④地方实行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6.

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下图)该日记(  )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B.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7.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由此看出,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  )
①具有近代化的特点 ②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③保证了吏治的清明 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8.

下图为版画《豆选》的一部分,刻画了1948年革命根据地大河村农民用投豆子方式选举干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已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B.适应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时代需要C.解放区重视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D.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民主制度探索

9.

1954年,在新中国1.5亿人参加的一场讨论中,人民群众一共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这些意见被分成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部分。这场大讨论的对象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

13世纪时,法国巴黎羊毛织工在行会章程中写明: 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买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依靠城市提供的军队夺回了诺曼底等封建领地,使法国王室的领地扩大了三倍之多。这说明(  )

A.王权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B.王权与市民根本利益相一致C.中世纪后期城市开始兴起D.城市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加强

11.

下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

亚历山大里亚

威尼斯

欧洲消费国

12

1014

1418

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12.

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等。上述博物馆(  )
①是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的产物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展示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成就 ④有利于近代科学知识传播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经过激烈讨价还价,达成协议: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领土,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分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次会议(  )

A.彻底解决了列强在非洲的矛盾B.开启了帝国主义殖民掠夺非洲的历史C.大大加速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4.

马克思指出,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人 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此,马克思(  )
①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②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④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势力足以威胁城邦稳定的公民

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

B

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欧洲混战局面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C

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D

1855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建立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开创了通过考试录用官员的先河

二、材料阅读

16.

饮食文化(10分)
材料一
周代,饮食行为被纳入 的范畴。君臣宴乐之时,按照不同等级、身份配置不同的餐具以及餐食,一人一案,跪坐而食。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给中原传统的礼制带来了冲击。
材料二
唐代,中原地区传统的低矮餐案逐渐被北方游牧地区更为舒适、便捷的高足桌椅取代,传统的跪姿习惯也逐步变成了更舒适的垂足而坐。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不拘一格,敢于挑战传统礼制,在饮食生活上饮宴成风,聚会成群。统治阶级也推崇并引领宴会社交之风气,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而食,同桌不同器,聚食而分餐。
材料三
宋代,文人士大夫可以自由结社、朝堂论争,也可以归隐自然、追求自我。各个阶层的接触机会增多,社交活动频繁。临安等地 买卖昼夜不绝 。传统的分餐制,已不符合饮食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特色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聚会需求。

——摘编自周扬《分餐合餐的衍变》、陈伟明《分餐传统为何在唐宋时期发生改变》、田芬《唐朝饮食文化中合食制流行成因探析》等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与周代餐饮习俗的差异,结合所学说明差异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餐饮习俗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4分)

17.

文物事业(11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还遵循北宋以来逐渐形成的金石学传统,将 金石 类文物作为研究材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 类文物包括青铜器、石刻碑碣以及简牍、封泥等带有文字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可供人鉴赏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多为私人收藏,具有较强的私密性。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要发挥文物开启民智的作用,就必须让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也就是仿效西方创办博物馆,提倡文物公有。康有为还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 以考进化之据 以证吾国之文明 。张謇也提出了类似主张,并于1905年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梁启超强调了地下埋藏物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后,国人文物主权意识不断高涨。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 拟用飞机将所得之材料运往外国 ,此举立即遭到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北京学术界成立了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 ,要求采集物 绝对不得运出国外 。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 中国文化西来说 的谬论。

——摘编自臧志晗《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简史》、李建《民族觉醒下近代中国文物保护思想的嬗变》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金石学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百年征程(11分)
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在北京开馆。展览馆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主题,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主题如下:
第一部分 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三部分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部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下为展出的部分展品:
依据材料,从上述展品中为四部分展览各选择一件对应的展品(也可以推荐其它展品),并从中任选一件,结合所学分析该展品对体现所属部分主题的价值。(11分)

四、材料阅读

19.

议会改革(11分)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英国西北地区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大工业城市。然而根据选举法,新兴城市没有议员名额,东南部各郡日渐衰落的农村地区和旧市镇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国内要求改革议会的呼声渐起。温和派认为现在国家只保护土地贵族的权益,应该扩大议会选举权,并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发展工商业。激进派提出了实行普选、秘密投票、排除禄虫、年度选举等要求。1815年以后,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为工人阶级争得政治权利。对此,执政的托利党人惠灵顿公爵表示,英国的议会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罗伯特·皮尔则认为扩大选举权和重新分配选区,将会毁坏现有宪法的平衡。辉格党领袖格雷认为明智的让步能够保卫财产,墨尔本甚至向女王表明:我不是很支持它,但我认为它不可避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王铭《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始末述论》等

材料二
1832年6月,在全国群情激愤背景下,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降低选举资格,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为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同时取消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 衰败选区 ,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的代表名额。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针对英国议会改革有哪几种观点。(5分)
(2)你怎么看待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阐释。(6分)

20.

文明交流(12分)
材料一
丝路的开通终于揭开了中国与罗马关系史上的第一章。自奥古斯都时代起,赛里斯(中国)在罗马就成了中国丝绸和与东方开展贸易的象征,尽管这种贸易往往经过印度或安息的中介。古罗马史家也特别提到中国铁是 质量最佳的 ,还有中国的大黄、桂皮等药物也是罗马人着力追求的商品。据普林尼记载,罗马每年因东方贸易而流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货币至少达一亿赛斯特斯,约合十万盎司黄金。双方的交往一般不对中国社会产生反馈,反之中国特别是西域的重大变化或动荡,则常会通过商路传递到西亚、欧洲。

——摘编自丘进《汉代中西交往与社会开放》

材料二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

时间

史料

非洲

13世纪

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

51世纪

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

1世纪

《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

646

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

771

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

15世纪

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欧洲

1750

普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

1912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汉代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 文明的交流与进步 为主题,任选三个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