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1376

一、单选题

1.

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 居敬行简 的治民观、 敛从其薄 的税赋观、 宁俭毋奢 的节俭观、 取物有节 的生态观、 无信不立 的诚信观、 待贾而沽 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

A.中庸之道B.克己复礼C.以民为本D.天下为公

2.

表1: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

高祖

吕后惠帝

文帝

景帝

武帝初期

三公九卿

100

90

62

46

27

王国相

100

86

29

18

17

郡太守

88

60

40

0

6

平均

97

81

50

30

20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军功制被察举制所取代B.统治者治国理念发生转变C.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降低

3.

宋代植茶既可折税也能出售获利,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 鄂州崇阳县 民不务耕植, 唯以植茶为业 。从中可知宋代(  )

A.农民所受人身束缚相对松弛B.土地兼并不受国家抑制C.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农业生产租佃关系盛行

4.

1385年,明太祖将 官民过犯 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  )

A.体恤民意健全了法律体系B.乱世重典 维护了法律公正C.整顿吏治杜绝了贪腐滋生D.以诰破律 折射了人治理念

5.

据《清季外交史科1875—1911》所记, 主权 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每100页文件中出现 主权 一词的频率1875年至1894年为1次,1895至1899年为2.5次, 1902年到1910年为22次左右,其中1909年为37次。这种现象(  )

A.反映出 华夷之辩 观点的淡化B.体现了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C.折射了清朝的宗藩体系走向瓦解D.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治外法权

6.

戊戌变法期间,依张之洞建议,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书商则 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这表明(  )

A.废除科举制度成为社会共识B.西方近代学说深入人心C.时局变化影响企业经营策略D.企业发展引导社会变革

7.

1920年蔡和森与同乡挚友毛泽东通信中主张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这是中国革命青年第一次提出 中国共产党 这个名称。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蔡和森的主张表示 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这反映出(  )

A.进步青年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B.中国共产党成立已成历史必然C.知识青年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湖南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

8.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权采取措施,惩治反革命,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些举措(  )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B.确立了 依法治国 方针C.巩固了民主革命成果D.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9.

公元前462年,雅典第四等级在公民大会中占了统治地位,为厄菲阿尔特推行民主改革创造了契机。 公元前411年, 公民大会参加者主要是重装步兵等级以上的公民,在这次会议上,民主政治被 合法地 推翻,建立起贵族寡头政治制度。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财产多寡决定了公民法律地位B.民主决策机制影响到城邦发展C.公民自由难以兼顾到城邦利益D.民主决策程序容易受民意操纵

10.

图1为18—19世纪英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简表,该表数据可以佐证当时英国(  )

A.农业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B.工业革命发展有其助力条件C.农业革命推动日不落帝国形成D.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变化

11.

1965年,苏联商业部门在推行计划工作新体制的同时,开始实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其中规定商业企业利润和工资基金全都可作为职工物质鼓励的资金来源。商业企业领导人经与工会委员会协商有权可以确定完成各项指标的奖励办法。苏联这些措施(  )

A.找到了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正确道路B.持久改善了苏联民众的民生C.根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注入了些许市场经济的成分

12.

2016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确立了 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原则,欧美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减排,中、印等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绝对减排或限排目标,最不发达国家可编制并通报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计划和行动。这表明(  )

A.各国应合作共赢应对全球挑战B.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安全威胁C.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亟待革新D.多极化世界格局尚未最终确立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西方的的 坚船利炮 ,清政府一度提倡 造船制炮 。战后政府的海防危机压力有所减轻,海防发展相应缓慢下来,几至有名无实。1874年日本用兵台湾,暴露了中国海防极大的空虚,朝野感到日本 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 防东洋尤胜于防西洋 。在全国一片整饰海防的强烈呼吁下,1875年,清政府下令整饰海防,著令李鸿章、沈葆祯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旅顺、威海等基地相继建成。但在1891—1894年北洋海军几乎没有增添重要的武器装备。1895年甲午战败后,中国海防建设遭到空前打击,海权实践陷入了长期停顿。

——摘编自张仁善《简析中国近代海防实践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上校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理论:海权对历史进程和国家繁荣有着巨大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在海权思想影响下,美国政府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海军建设的投入。美国还制定了《海军法》,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以推动海军建设。1884年,海战学院成立,旨在培养高素质海军人才和海军军事理论研究者。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攫取了加勒比海和菲律宾群岛,这是一场以海军为主的战争,是近代美国最成功的一次海权实践活动,它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海外扩张的野心。

——摘编自汤凌飞《近代中美海权实践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海权实践的特点及海权实践长期滞后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美国海权实践的优势所在,并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海权实践带来的影响。(10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美海权实践的历史启示。(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文化得天独厚,其民族性格最为平正中和,最为可久可大,此则称之为中华文化之 同化力 。此一种同化力:
第一,是先同化了此一地区内之各民族而成为一民族。
第二,是文化向外,把四裔异民族尽化为同一文化,如韩国、越南与日本。
第三,是异民族入侵而同化为中国民族,如汉后之五胡,如宋后之辽、金、蒙古、满洲。
第四,是异文化传入同化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如印度之佛教。……

——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最少两例)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代中期刘晏说: 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他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 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 ,二是 知所以取,人不怨 ,三是对农民实行 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 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用 官商分利 的禁榷制度取代了 官方专利 的禁榷制度,创立常平盐制度,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

——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刘晏赋税思想。(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由于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进展过于顺利,战线一路拉长,再加上先入朝的四十二军有意且战且退诱敌,围歼美军的时机已经初步出现。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福建备战的九兵团,在(1950年)11月10日被紧急通知入朝。兵贵神速,宋时轮的九兵团在第一时间入朝,但也造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 满员 ,但不 齐装 。1950年11月27日22 点,气温降到了零下30 ℃以下,几乎每一位美军官兵,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夜的恐怖经历:一个晚上,从地底里冒出来的 10 多万中国军队,把美军分割包围成了5块。长津湖的黑夜属于志愿军,白天属于美军。因为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一到白天,就会出动大量飞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尽管如此,此战仍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

——摘编自《历史的温度——大变局下的生与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优劣势。(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津湖战役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初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这一时期邓演达特别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为耕地农有,第二步为土地国有,最后实现社会主义。1927年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爆发后曾分别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并与宋庆龄等展开反蒋活动。后游历欧洲,探寻各国实际情况以寻找对中国革命的启迪。1930年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表示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继续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邓演达担任总干事。1931年11月29日晚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南京,终年36岁。

——摘编自王夫玉《邓演达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演达的主要事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演达做出历史贡献的时代背景。(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