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江西省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38

一、单选题

1.

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有神人兽面纹主题纹饰,是良渚先民 天人合一 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说明良渚文化(  )

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B.可能进入文明时代C.宗法制度正式形成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某一文化遗址因为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的有字甲骨约15万片。1961年3月,它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 位于图中的何处?(  )

3.

春秋战国时期,与铭刻文字有关的工具有:锛、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而《管子·海王篇》称:工匠必有斧、锛、凿、锯、锤等分工。这些工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进步B.铁犁牛耕的推广C.政治改革的影响D.冶金技术的发展

4.

商鞅在变法前,主张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驳斥了旧贵族所谓 法古 循礼 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  )

A.为推行军功爵服务B.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为变法作舆论准备

5.

某种货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銎(qiong,斧头上装柄的孔),原始而厚重但比早期货币较轻、薄、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像布一样,便于铸造和携带。这种货币是(  )

6.

刘邦部下郦食其曾评价项羽道: 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 这反映了项羽战败原因是(  )

A.残暴杀戮部下B.重视提拔下层士兵C.统治政策失当D.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7.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依托冶铁、铸钱、煮盐致富的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 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平定这次叛乱(  )

A.为盐铁官营创造了条件B.增强了朝廷军队战斗力C.出于 惩亡秦孤立之败 D.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

8.

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这个南下的 民族 是(  )

A.女真B.突厥C.契丹D.匈奴

9.

阅读下图
图中反映的战役是(  )

A.澶州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幽州之战

10.

北魏孝文帝制定 三长制 ,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 邻长 里长 党长 。并配合 三长制 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加强国家管理B.使租庸调制得到推广C.标志游牧经济的终结D.导致了民众负担沉重

11.

下面是张自强同学制作的人物名片。
与名片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

A.玄奘B.法显C.空海D.鉴真

12.

某税制规定: 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的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 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 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 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这反映的税制是(  )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初税亩D.两税法

13.

唐朝是我国书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尚法规范 笔法遒美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14.

开宝六年(973年),开始命参知政事与宰相(同平章事)于都堂(政事堂)同议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班知印。由此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  )

A.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C.目的是完善集体宰相制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5.

王安石变法是 庆历新政 的继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却以 理财 整军 为中心。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模仿庆历新政B.实现富国强兵C.加强经济控制D.贯彻守内政策

16.

《金史·兵志》记载,女真族初起时期, 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这表明猛安谋克制度(  )

A.带有氏族制和军事化特点B.与战国军功爵制比较接近C.是纯粹的军事化管理体制D.随季节迁徙更换防御中心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在列国游说,诸侯都不接受,最后,孔子回到家乡,经过整理和创新,形成了以 仁义 周礼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首先仁义,非礼不成。 战国孟子首次将儒学思想带入到政治当中,主张 仁政 ,强调 民贵君轻 ,而荀子则主张用儒家的礼和法来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

——摘编自涂少华《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礼记尚书》等

材料二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极一时。汉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一味地追求强权法制,是不利于国家统治的。在唐代,儒学一直保持主导地位,但不时受到冲击。宋代的一些学者,他们将佛、道两家的思辨带入儒家思想当中,对其进行改造,使得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

——摘编自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礼记正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儒家学说核心观点。分析孔子学说不被诸侯接受的主要社会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儒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的思想,简述唐代儒学受到的政治冲击和宋代 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 的表现。(7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武帝初期,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举荐贤才,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兴建太学, 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历法),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礼百神 。有夏商周三代之风。以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还以汉文帝、汉景帝那样的恭俭态度对待百姓,就是《诗经》《尚书》里所称道的上古贤君也比不过他。

——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四方,又信奉神鬼之说, 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这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但为什么秦朝因此灭亡,而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能 遵先王之道 ,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 受忠直之言 ,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 好贤 ,赏罚分明,到晚年又能改正以往的过失,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合适的大臣,这正是汉武帝 有亡秦之失 而无 亡秦之祸 的原因。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1)根据材料一二,选择其中一个对汉武帝评价的观点,并概括说明。(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归纳历史人物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 秀异之贡,不过十数 。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 公荐 ,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旧唐书》等

材料二
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宋太宗认为, 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 。宋朝科举先后推行锁院制、封弥制与誊录制。于是,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一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摘编自《登科录》《宋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统治者。根据材料—,分析隋朝和唐朝科举制的异同之处。(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科举制主要发展之处,并简评宋朝的科举制度。(7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唐朝人口变化统计表

年份

户数

升降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

8914709

10000

至德元年公元756

8018710

8994

乾元三年公元760

1933174

2169

广德二年公元764

2933125

3290

大历公元766—公元779

1300000

1458

建中元年公元780

3805076

4268

元和二年公元807

2440254

2727

长庆元年公元821

2375805

2665

——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等编制

根据材料,从表中提炼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