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1051

一、单选题

1.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如祭祀仪式),乐也来自氏族社会的音乐舞蹈,是氏族成员最主要的文化生活;周公被当作古代加工、改造礼乐的代表人物。据此可知(  )

A.礼乐制始于氏族社会B.礼乐文化源远流长C.周公创造了礼乐D.国家典制源于礼乐

2.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 九州 中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涵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这主要表明当时(  )

A.天下一统 的观念产生B.戎狄蛮夷逐渐消失C.内近外疏的政治体制瓦解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支贸类

3.

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具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有(  )
①田庄经济发展 ②政治斗争激烈 ③钱币作用萎缩 ④土地兼并激烈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金朝在攻灭北宋的过程中因为金的都城距离中原太远,于是在开封设立行台尚书省。后为对付蒙古与南宋,又在山西、山东和河北一带设立行台尚书省。蒙古沿用金朝的做法,在新征服地区陆续设置行省,作为因军事行动需要而代表中央的机构。关于行省制度说法有误的是(  )

A.前朝制度提供了直接来源B.机构性质由临时变为常设C.成为统领汉地的最高机构D.制度定型与军政因素相关

5.

据记载,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共有约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下表主要表明 (  )

传教士

活动

利玛窦

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泽《同文算指》。引进西方算术知识

罗雅谷

和徐光启翻译了阿基米德的平面几何和球面三角学论著

熊三拔

著《泰西水法》,介结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采

邓玉函

与中国教徒王徵合著《奇器图说》,系统介绍物理学部分原理

汤若望

著《远镜说》,介绍光学知识、编撰《崇祯历书》。引进地球、经纬度等概念

徐日升

撰写音乐著作

A.传教士传教方式带有隐蔽性B.西方科技广为士大夫所接受C.西学东渐使中西文化首次接触D.传教士是科技近代化的催化剂

6.

王韬在《漫游随录》中记下了自己在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中见到 林则徐 的情景:甫入门,即见有华人男女各一,侍立门侧,若司阍然。男则衣冠翎顶,女则盛服朝群。余惊询何人,以林文忠公对。盖禁烟启衅,虽始自林,而因此得通商五口,皆其功也,故立像以纪其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英双方一致认可禁烟运动B.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受人尊重C.蜡像的真实意图极易被掩盖D.英国舆论对林具有公正议论

7.

据近代文献记载,上海各租界内,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质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登时督石在为之修理;炎天常有燥土飞尘之患,则当时设水车为浇洒;虑积水之淹没也,则遍处有水沟以流其恶。据此表明近代租界(  )

A.成为物质文明的传播地B.管理呈现法制化特点C.干涉中国内政的大本营D.客观上推进城市管理

8.

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一方式的主要意图在于(  )

A.建立近现代文官制度B.保持施政的连续稳定C.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D.保证人事制度公正性

9.

下图是1952年我国邮电部拟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的一枚,图案场景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关于该邮票的发行说法正确的是(  )

A.基于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彰显革命成功取决于领导人C.发行过程会遭遇极大的挫折D.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10.

1978年11月12日至14日,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访问期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邓小平说: 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你们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 此话意在(  )

A.帮助中国树立改革信心B.强调新加坡立国的艰难C.揭示两国人才结构差异D.暗讽中国体制埋没人才

11.

在希腊城邦中, 城邦领域 家庭领域 严格区分开来,公共生活以市政广场为中心,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只是在这一特定场所进行。公共领域由讨论和共同行动组成,前者包括参与议事和法庭陪审,后者包括参战和体育竞赛。据此说明城邦(  )

A.公共领域的主导性B.家庭领域的落后性C.公共生活的平等性D.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12.

16到18世纪亚洲市场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才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的主要办法是(  )

A.开辟了新航路B.进行资本输出C.开展工业革命D.发动侵略战争

13.

学者高德步针对近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格局评价道: 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材料意在论证的主题是(  )

A.工业革命加重国际分工的非合理性B.新航路开辟后国际经济格局变革C.工农业的分工优化了国际经济格局D.国际格局中差异化趋势日趋明显

14.

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权力部门中,只有众议院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参议员和总统这些关键性的职位,不仅任期较长,而且都采用间接选举?法官和其他官员则由任命产生。这反映出(  )

A.民主政治精英化的趋势B.精英政治有悖民主实质C.政党政治加剧社会分化D.短视政治损害民生福祉

15.

对某一历史现象作出如下解释: 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占据这块空间。 下列史实符合该解释单有(  )
①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 ②英法操纵 慕尼黑协定
③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敦煌文化延续好几千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敦煌壁画之维摩诘经变图》 《敦煌壁画之唐代风俗图》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贵族都对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不必说隋代、初唐、盛唐时,敦煌一带的官府和民众,一起把明丽的时尚融入莫高窟的欢快景象了。连安史之乱以后占领敦煌的吐蕃势力,以及驱逐吐蕃势力的张仪潮军队,本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却也都参与修护莫高窟。五代十国时期的曹氏政权对莫高窟贡献很大,到宋代,先后占领这一带的西夏政权和蒙古政权,也没有对莫高窟造成破坏,这实在是奇迹了。莫高窟到元代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蒙古军队打通了欧亚商贸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减弱,敦煌变得冷清了。

——余秋雨《山河之书·莫高窟》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孙儒侧、史苇湘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李其琼、李贞伯、万庚育、李云鹤、关友惠、刘玉权、贺世哲、施萍婷、李永宁、孙修身、樊锦诗等一批专家学者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莫高窟。与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一样,他们来到莫高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漫漫黄沙,掩不住他们探索敦煌石窟的热情;大泉苦水,冲不走他们保护敦煌石窟的决心。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和家人分居两地,子女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文化宝库。即使在 文化大革命 中他们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仍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 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为敦煌研究院带来全新气象。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仍有莘莘学子,投身敦煌,淡泊明志,弦歌不辗,将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长期以来,无论在敦煌研究院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的精神。2014年,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将这种精神明确命名为 莫高精神

——敦煌研究院

材料三
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敷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 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新华网《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类材料的史料类型。简要分析它们在敦煌学研究中的史学价值。(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莫高精神 的时代内涵。(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意义。(8分)

17.

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871年,德国完成民族统一后,面临着南部各邦分离主义势力的威胁;同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主义运动不断高涨,直接危及德意志帝国的政治根基。为了消除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以俾斯麦为首的帝国政府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则积极制定各项社会立法,企图用 怀柔政策 来消弭社会主义运动的锐气、强化中央政府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领导职能。俾斯麦敦请国会于1883年通过了 医疗保险法 。1884年,德国议会又通过了 事故保险法 ,对治疗费用和长期失去劳动能力者的救济金问题作出各种规定,如由于工伤事故而丧失劳动能力者,前期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各项费用,其后的费用和救济金则由工厂医疗保险基金和雇主支付。1889年,德国又颁布和实施了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法,该法令规定:老年保险费用由雇主和工人各出50%而在服兵役期间则全部由国家支付。1911年,德国正式建立了全国性的保险法典,使参加各种保险的人数达到1360万人并把长工、农业工人和临时工统统强制纳入保险体制。

——《社会保障体制》

材料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以前,即传统的社会保障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为1978年至1992年,即反思传统社会保障和探索新的社会保障时期;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1998年,即新的社会保障选择时期;第四阶段为1998年至今,即新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保障日常工作的依据只是社会保障的相关条例、通知、暂行或试行等行政规章,直到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才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相较于德国比较顺畅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过程缓慢且曲折

——阳秋林《中德社会保障体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德国建立社会保障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德国社会保障的建立对中国社保改革的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一部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反之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取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 维多利亚盛世 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指出该作品的文学风格编写一段解说词,对主人公大卫生活的时代进待阐述。(要求:表述完整,逻辑清晰)(8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向西发展到罗马,随后又散布到整个西欧并传入美洲;而中华文明则孕育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并随后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这两个文明的主流不是彼此接近,而是越来越远。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会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两个文明的会合 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