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2 浏览数:688

一、单选题

1.

下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时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2.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户部尚书度支郎中、员外郎在管理全国租赋、物产以及水陆收入时, 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 。这反映出,唐代(  )

A.地方财政权集于皇帝手中B.朝廷注意削弱地方的实力C.重视加强三省人员的合作D.宰相之间的制衡关系明显

3.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加强中央集权B.分割宰相职权C.改革监察制度D.在地方设通判

4.

雅典的宗教崇拜活动不是由具有专门知识的祭司主持,而是由城邦任命官员直接主持,负责祭神和主持祭祀仪式的官员多是从公民中抽签选举出来的,任期仅限一年。由此可知雅典城邦(  )

A.民主政治与神权相结合B.宗教活动向全体居民开放C.宗教活动体现民主原则D.宗教崇拜根植于民主政治

5.

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6.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 军政 ,进入 训政 ,明确由国民党承担 训政 全责, 培养训练 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

7.

商鞅变法后,秦国按照法家弃绝 文学 智术 的主张,实行禁言、思民政策, 以民于战 ,结果秦国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这反映出(  )

A.秦民好战促进了秦朝统一B.秦国具有崇尚战功的传统C.统治者政策影响社会风尚D.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国力

8.

黄仁宇在谈到北魏政权时说: 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北魏政权提供的 再统一的契机 主要是指(  )

A.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B.通过改革促进民族大交融C.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D.加速了国家制度的封建化

9.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其在变法失败后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成为史学工作者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相关材料的比对发现《戊戌政变记》存在一些不实之处。之前备受质疑的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则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主要情节被认为是可靠的。这表明(  )

A.《戊戌政变记》不是第一手史料B.袁世凯比梁启超更具史学规范意识C.当事人的记录不可用于史学研究D.史料的客观性受作者身份的影响

10.

宋神宗即位后,对西北偏远地区的士子额外照顾,保障其名额比例,降低考试难度。对西北地区士子不擅长 诗词歌赋 的情况给予特殊照顾, 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 。对家住偏远地区的应试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这些举措(  )

A.扩大了国家权力机构成员的区域分布B.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平C.旨在打破豪门士族势力对政治的垄断D.改变了科举取士的标准

11.

有学者认为 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 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

A.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12.

《彭德尔顿法》由美国国会议员彭德尔顿提出,1883年在国会获得通过。在美国历史上,该法第一次把任用行政官员建立在 功绩制 的基础之上,其确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 竞争考试原则 这说明《彭德尔顿法》的颁布(  )

A.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B.结束了两党竞争的局面C.使美国选官制臻于完善D.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13.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 恩赐官职制 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14.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 游学毕业考试 ,获 格致科进士 ,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15.

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 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 。这表明党中央(  )

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16.

2005年,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但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 政治中立 ,坚持党管干部,不搞 两官分途 ,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造成我国公务员制与西方公务员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影响B.东西方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C.西方公务员制存在重大缺陷D.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7.

公元533年,汇编而成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在序言中阐明罗马法律的定义: 善良 即道德, 公平 即正义,合而为法律本质的自然法观念。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建立在前人立法基础之上B.始终恪守公平的道德理念C.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分D.实现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

18.

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  )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

19.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由此可知《民法典》(  )

A.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体制B.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C.为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D.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20.

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

1954年宪法目录序言

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21.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  )

时间

进程

1954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

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是到来

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22.

2020年, 新冠 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 逆行者 、疫区 守护员 、最美 建设者 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 小人物 ,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 小举动 ,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23.

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 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 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  )

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B.为贞观之治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24.

在西安隋唐墓的随葬陶俑中,有许多深目高鼻、头藏尖顶帽、身穿折领衣的商人形象,他们或抱西城乐器,或牵引驼马,常年风尘仆仆奔波于沙漠,山岭和丘陵之间,这些现象能够反映隋唐时期 (  )

图1

A.丝绸之路的繁盛B.中华文明的奠基C.朝贡贸易的发达D.民族交融的深入

25.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 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 ,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 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 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

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 宗藩 秩序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 西学东渐 局面

26.

“(它)汲取了传统中国 从俗从宜 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新中国的这一 创造 (  )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27.

(2021·选一第四单元同步测试·5唐朝在西北边疆设羁縻府州,元明在西南地区采用土司制度,延至清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便形成了苗疆、回疆、蒙古、西藏几大自治区域。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系统完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体现了 求同存异 的指导思想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成功结合
C.贯彻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D.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28.

(2018·安徽 江淮十校 第三次联考·31)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 弘义融利 。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9.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同时出现 周恩来 外交 两个词的使用频率情况。1954年使用频率达到最高,主要是因为周恩来(  )

A.与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D.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

30.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 中,有一种风范叫 中国担当 ,有一种温暖叫 中国援助 。这(  )

A.说明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B.体现出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C.反映了中国与各国加强政治合作D.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材料阅读

31.

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改革政治体制的主要举措。(3分)
材料二
光荣革命 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 统而不治 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 中心 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 贵族的世纪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2分)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 统而不治 时代的主要因素。(3分)
材料三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边区政权建设的理解。(8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四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 基本的制度框架 有哪些?(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 ,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 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 ,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分)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为此 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三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2分)并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 以苏划线 共同制苏 ,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 战略关系 ,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2分)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并说明制约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