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7 浏览数:815

一、单选题

1.

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出现 二王并立 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 正统 。周敬王的成功复位表明当时(  )

A.分封体制彻底崩溃B.宗法原则仍受重视C.诸侯恪守忠君义务D.晋国霸主地位稳固

2.

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 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 的交通枢钮。这些成就的取得(  )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

3.

《汉书》记载,西汉后期,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县的总数(包括侯国、邑等同级单位)是1587个,可耕地总面积为827053600亩,每县平均可耕地面积为521142亩。根据专家估算,贵族官僚地主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所耕种的土地数量,每县平均介于2万亩至10万亩之间。据此可知,此时期(  )

A.统治者鼓励豪强土地兼并B.自耕农经济大量存在C.租佃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D.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

4.

东汉崔 《政论》载:旧时 朝廷留意于武备,财用优饶,主者躬亲,故官兵常牢劲精利 。不久 主者既不敷慎(自我抑制),而诏书又误进入之宾,贪饕之吏,竞约其财用……铠孔又褊小,不足容人,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 。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民间私造军用产品的情况特别严重B.私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于工业C.官营手工业管理不善兵器质量低劣D.官营手工业对兵器制作管理严格

5.

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 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叶分布,所在为雄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地方势力膨胀动摇中央集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6.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 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7.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

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9.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 天朝 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 平等 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 不平等 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 天朝 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领事裁判权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D.片面最惠国待遇

10.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形成一种称为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 纳贡称臣 ,接受明清皇帝的册封。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都与中国形成了这样的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渐解体。这说明(  )

A.中国的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B.远东国际关系日益趋向平等C.中国东亚主导地位逐渐丧失D.旧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11.

(2019·安徽 江南十校 一模·28)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 官督商办 为集权的 官员督办 。这说明(  )

A.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B.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C.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12.

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 反清复明 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13.

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 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 ,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 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这表明当时(  )

A.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B.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C.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D.土地革命受到 倾错误严重误导

14.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 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5.

1979年,电视片《三峡传说》主题曲《乡恋》播出后,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因为内容、曲调不合乎 无产阶级的感情 ,而被禁唱禁播。直到1983年春节晚会开禁前,为了 能不能给《乡恋》一曲开禁,导演乃至中宣部领导人仍旧会紧张得心惊肉跳。 《乡恋》的经历说明(  )

A.普通百姓已摒弃了阶级斗争的思维模式B.抒发个人情感的要求依然受到严厉压制C.破除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模式过程曲折D.影视作品逐渐失去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16.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17.

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布赖斯对古希腊城邦的民主状态曾评论道: 他们(人民)作为专制统治者进行统治,不能容忍各种束缚,甚至不能容忍他们通过法律加给自己的束缚。 这表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

A.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的自由B.制度设计缺乏理性思考C.全体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治理D.法律制度阻碍民主发展

18.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  )

A.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B.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C.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19.

下表所示为英国近代工厂法的立法概况。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时间

法律

法律内容

1833

《工厂法》

规定了使用童工的法定年龄(9岁以上和童工的工作时间(9—13岁不得超过9小时;13—18岁不得超过12小时

1844

《工厂法》

13岁以下童工的工时J成为6个半小时,并第一次规定女工的工作工时为12小时。

1847

10小时工作法》

实行女工、童工10小时工作制。

1878

《工厂与工场法》

禁止雇佣10岁以下的儿童;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0岁;妇女每周工作不得超过56小时。

A.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并存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日益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了法律的完善D.开始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20.

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麦迪逊说, 我们所要探究的重大题目就是,维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受这种党争的侵害,同时保持民众政府的精神和形式 ,如此以来,就能保证 通过这些手段,共和政体的优点得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 。这反映了美国制宪的本质目的是(  )

A.避免过度民主损害合法权益B.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专制C.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D.有效维护美国广大民众利益

21.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

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

22.

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写道:无产阶级 利用目前过渡时期的特点,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争得民主共和国,争得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以取代古契柯夫一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然后再争取唯一能够给备受战争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 该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

A.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D.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23.

1947年,苏联和保加利亚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以及苏联政府向保加利亚政府提供500万美元商品贷款的协定;到1948年年底,苏联还分别同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类似协定。这些协定的签订(  )

A.直接导致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B.抵制了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渗透C.导致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D.强化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经济的影响

24.

冷战结束以来发生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都是由美国发动的,这是因为大国之间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缺乏足够的力量制约美国的霸权行径。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说: 单极世界不能保证停止这种争斗,因为一个中心占优势,其他中心便无法立足。 由此可见,单极世界(  )

A.确立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B.阻止了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C.加剧了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紧张局势D.妨碍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从未中断,而且沿革清晰、源流可考。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这对于开阔西方人的视野,传播东方的古代文明起了良好的作用。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13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的)中国在丝绸和瓷器产品的生产上本来就具有比较优势,价格不高,随着白银价值的增大,这些产品以白银表现出来的价值变得更低,成为国际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美洲白银或者通过欧洲、西亚、印度、东南亚输入中国,或者用从阿卡普尔科出发的马尼拉大帆船直接运往中国。中国也从日本获得大量的银和铜,并通过中亚的内陆贸易获得一些银和铜。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854—1856年,英国(指英国本土)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9%,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至于进口商品,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且足够了解、把握和垄断世界市场,它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 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丹麦的乳制品、帝国领地和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等 。由此可见,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是何等重要。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后期的中国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对外贸易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英国对外贸易的趋势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表3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19世纪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中国: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同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98年创办大生纱厂。

欧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德意志统一。

中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欧洲:

1832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密尔发表《论自由》。

中国: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1861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等资料整理

表3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