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3. 广东省茂名市2014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 中世纪城市革命 。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B.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C.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D.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2.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 这首诗在封建社会十分流行,反映了(  )

A.学子读书考取科举功名的价值取向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D.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3.

1758年发生了一次 霾灾 ,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应对 霾灾 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4.

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B.徐继畲、毕永绍卖国献媚C.徐继畲与魏源同属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D.徐继畲具有民主革命思想

5.

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 《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6.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88年以来,先后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补充。下列内容出自82版宪法而非其修正案的是(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

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是伯里克利的良师益友,认为太阳不是神,而是一块巨大而红热的石头。伯里克利的政敌罗织罪名,攻击阿那克萨戈拉宣传邪说,以 不敬神 的罪名起诉他,最终被处以罚金并驱逐出境。这说明(  )

A.科学与民主不相容B.理性与法律不相容C.雅典民主存在局限D.审判程序不严肃

8.

这部作品塑造了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梳羊毛女工、高利贷者、贩夫走卒等等不同身分,从中世纪以来,欧洲文学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天主教会,对封建贵族的腐化堕落也予以鞭挞。 这部作品是(  )

A.《神曲》B.《十日谈》C.《巴黎圣母院》D.《人间喜剧》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 。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

A.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C.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10.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英国由国家分裂走向政治统一B.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影响C.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D.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必然需求

11.

某位西方科学家的网上纪念馆,介绍了他的著作和论文,其中有《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热辐射讲义》等。以下科技成就与这位科学家的科学理论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蒸汽机和火车机车B.原子弹和氢弹C.半导体和激光器D.克隆和转基因技术

12.

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  )

A.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B.规则不严密C.不具有法律约束性D.被美国操纵

二、材料阅读

13.

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 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 叶答: 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三 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 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文化交流的背景?(4分)据材料一指出玛窦获得 赐葬 的原因。(2分)徐光启把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技思想和方法写进了他的哪部著作?(2分)
(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人中国的原因?(3分)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有何特色?(4分)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4分)

14.

失业是工业社会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英国的失业与贫困问题非常严重,……英国社会的基本共识是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1842年英国失业工人总数达到100万人。

——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

材料二 罗斯福说: 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
还在竞选总统期间,他就曾答应将黑人 绝对地和没有偏见地 包括在他为被遗忘的人们实行的 新政 之中。……到1935年,黑人受救济人口增为350万,几达黑人总人口的30%。

——万雪梅《试论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三 欧洲社会基金 实际上作为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配套工具,提供财政帮助,用于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工人技术,创造更适合的就业空间。在其支持下设立的共同体培训计划,使各成员国之间的职业技术标准可以进行比较并相互承认,为共同体范围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丁建定、孙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整合》

(1)材料一中对失业 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 ,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理念?(2分)失业情况严重,对当时欧洲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新政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有何特点。(4分)罗斯福在解决失业方面 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后,取而代之的 是什么措施?(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欧盟国家解决就业的措施与材料一、二相比有哪些新变化?(6分)有何意义?(2分)
(4)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措施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