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503

一、单选题

1.

图1为《尚书·禹贡》五服图:一为甸服,为王室贡赋区;二为侯、绥服,为王室守卫区;三为要、荒服,为武力征服和治外之区。由此可知,当时(  )

图1

A.中央集权体制确立B.基层治理体系健全C.地方等级差序分明D.地缘政治影响分封

2.

秦始皇废止山东六国原本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 (二十两)为单位,又以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文曰 半两 ,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这一做法旨在(  )

A.完成货币统一B.加强中央集权C.繁荣商品经济D.削弱贵族势力

3.

唐后期规定没有任刺史、县令经历的人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员;宋代强调 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中央负责纠弹、监督官吏)选焉 。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

A.加强对官员的监督B.官员升迁制度完善C.京官选拔较为严格D.重视要官基层历练

4.

据表1可知,当时(  )

表1 北宋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

地区

980年户数

1078年户数

1102年户数

淮南西路

190740

713945

744642

荆湖北路

177364

657533

804768

荆湖南路

126434

871214

952398

淮南东路

158073

295233

336430

江南西路

571442

1357642

1650791

川峡四路

1087498

1969364

2113012

A.南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B.江淮流域经济发展迅速C.政府财政倚重江南地区D.社会稳定推动城市繁荣

5.

元代西南地区土司在朝贡和入觐方面事例甚多,《元史》中常有 来贡方物 的记载。在出兵征伐方面,土司常奉中央王朝之命率士兵平叛,有的土司还 以疾薨于师 。这说明元代(  )

A.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消除B.边疆治理奉行因地制宜原则C.土司对朝廷的归属感较强D.土司制使各民族间地位平等

6.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就 命天下府州县修治桥梁道路 ,从而使京师到各行省都有陆路交通干道。水运费用较陆运更少。邱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说: 河漕视陆之费,省计三四成,海运视陆运之费,省计七八。 由此可知,朱元璋这一做法(  )

A.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流动B.表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C.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考量D.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7.

1866年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制造出清朝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 黄鹄 号。这表明(  )

A.南洋水师实力得以增强B.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C.国人自主创新水平较高D.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8.

表2所示为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表2

行业 时间

1912

19271928

钢铁工业

2521

97万吨

电力工业

12万千瓦

125万千瓦

采煤业

417万吨

4184万吨

A.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B.民众生活得到了改善C.工业发展环境十分宽松D.重工业获得了发展

9.

1930年4月以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会议上,人们开始肯定毛泽东对部队的掌握和领导,斯大林也多次谈到中国革命的方法问题。这表明此时的共产国际(  )

A.开始转移工作重心B.尊重遵义会议决议C.反思城市中心道路D.支持中国农民革命

10.

图2所示为1939年日本报纸《朝日新闻》对日本中将阿部规秀在华战死的报道。这反映了当时(  )

图2

A.根据地反扫荡斗争取得的成果B.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C.百团大战造成了日军心理恐慌D.敌后根据地处境异常艰难

11.

从1979年开始,北京洗衣机厂逐步把99%的 白兰 洗衣机零部件生产扩散到郊区,有50个乡镇企业与该厂协作。到1984年年底,该厂产量、利润、上缴利税均出现大幅增长。随后,北京市积极推广 白兰道路 。这一发展模式(  )

A.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C.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D.加强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12.

表3所示为古代罗马法的发展概况(部分),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罗马法(  )

表3

1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产生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其核心是限制贵族权力的专横和滥用

2

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了保民官李基尼乌斯和塞克斯提乌斯分别就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提出的两项法案,打破了世袭贵族对国家最高权力的垄断

3

公元前287年,罗马制定了著名的霍邓西亚律,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案对全民具有约束力,在法理上确立了平民大会的最高权力

A.以维护平民权益为依归B.重在协调公民内部矛盾C.力求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法律适用范围逐渐扩大

13.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 无论是吵人的亚麻压制机……还是那转动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滚筒式蒸汽压熨机,在每项展示旁边,都挤满了淳朴的工匠、农夫、仆人、年轻人及儿童,人们都想弄清楚机器的运转是怎么回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大机器生产得到普及B.民众科学意识较为强烈C.蒸汽动力领先于世界D.社会大众见识较为浅薄

14.

19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拉班德在《德国国法学》一书中指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是一种 虚伪之空说 。三种机关与三种机能的分离,难以存在于实际,因为划分的行政权事务太窄。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德意志需要强化中央政府权威B.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C.启蒙思想受到精英阶层的抵制D.德国民主化改革的保守与滞后

15.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比一战前翻了一番多。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文化多彩且辉煌,大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纷纷面世,涌现出许多文艺巨匠。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

A.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B.工农阶级联盟得到巩固C.社会主义优越性凸显D.资本主义经济全面恢复

16.

20世纪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是亚非国家,拉美地区只有古巴。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已成为不结盟国家,其中1/3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苏争夺战略重心的调整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D.拉美外交独立主义的发展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1876年冬至1878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
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七成烟雾。阂闲之盛,宫室之美,殆无复加矣。
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
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髫女子至八百余人。电报各异式,而总分三等。一设二十六字母,用指按之,以桌垫长短成文,而视其断续成句,此新式也。……
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
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
光绪三年九月廿四日
托稷臣九格林壳罗斯书馆购觅罗阿得、弗来明金根两种《电学》、拍尔塞《藏学》(即矿藏学)……

——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

提取材料中相关历史信息,并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有怎样的史料价值。(8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在法律上,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不得不说,拿破仑对法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摘编自杨艳《浅析拿破仑对法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在成立后颁布的《临时约法》第六条明确规定: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另外政府还专门颁发了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五条命令,说明 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 ,并通令京内外各级官署切实遵行照办, 以安民心而维大局 。南京临时政府还颁行商业注册章程,以促进实业的振兴。此外,南京临时政府在短时期内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以期发展金融业;积极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临时政府无不批准立案,其中包括煤矿、银行、航运、军械制造、缝工、皮工、铁工、鞋工、制革、磨面、轧米、榨油、工艺、渔业诸方面。遇有地方官侵夺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彻底清查,妥为解决。 对于海外侨商回国创办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更是予以大力支持。此外,南京临时政府曾多次发布有关命令,要求各级官署采取得力措施恢复市场经济秩序,这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摘编自朱英《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统治对法国工业化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其意义。(12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上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沿革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并说明其实质。(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五、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任鸿隽(1886—1961),四川巴县(今属重庆)人,1904年入重庆府中学堂,1906年入上海中国公学高等预科,1909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学习,同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1914年6月,他与赵元任等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任董事兼科学社社长,旨在 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实业发展 ;1918年回国后,历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商务印书馆编辑。1935年9月,任鸿隽在四川大学发表施政演说,把其办学目标概括为 现代化 国立化 ,时人称其 深得从前蔡孑民(蔡元培)先生办北大时的遗风 。1949年,中国科学社有社员3776人,多为科学界、教育界、工程界、医务界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任鸿隽历任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协会副主席等职。

——摘编自吴洪成《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家任鸿隽》

(1)根据材料,概述任鸿隽的历史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任鸿隽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