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7 浏览数:703

一、单选题

1.

祭祀是周代的 国之大事 ,在祭祀先祖时,《周礼》明确规定 支子不祭 ,也就说嫡子、庶子没有权力主持祖先祭祀,只有助祭资格,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宗子出身者纷纷作器主持祭祀先祖。这说明当时(  )

A.分封制开始解体B.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式形成C.宗法制遭到破坏D.克己复礼 已刻不容缓

2.

战国时期,列国统治者多从外部罗织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和政治背景的士人到本国担任军国要职,如楚悼王用吴起,以 废公族疏远者 ,秦昭王任范睢而 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均为秦国世袭权贵)诸君于关外 ,秦孝公用商鞅,制衡秦国世族。材料表明当时(  )

A.士人阶层已经正式崛起B.世官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C.中央的集权化倾向加强D.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提高

3.

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这种对人物的评品,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成誉高名,爱共核论乡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汝南有 月旦评 之风。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察举制度的实施C.九品官人之法的推行D.社会环境的宽松

4.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5.

明朝正统七年三月,国子祭酒李勉上言道: 近年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话》之类,不惟市井轻浮之徒争相诵习,至于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忆,以资谈论。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市民阶层不断的壮大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新经济形态逐步确立D.传统四民秩序的瓦解

6.

歇家牙行 是明朝民间创造出的一种商贸经营模式,它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明朝中期,政府甚至一度利用 歇家牙行 的力量来协助管理番货抽分(对进出口贸易所征的税)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思想瓦解B.海禁政策已经有所松动C.商贸的发展和繁荣D.工商皆本思想十分盛行

7.

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隶于行省,结果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  )

A.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B.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C.极大缓和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D.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观念

8.

历史学家金冲及说: 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 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  )

A.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9.

1903年6月,伍廷芳等人鉴于上海等地无官报的现状,特呈奏折要求推广官报。他们表示 上海一隅,日出报纸不为不多,未经官为检查,又无报律以范围……近又有清议、新民等报,讹言失实,不可不防 。据此可知,伍廷芳等人推广官报的实质是(  )

A.与革命派争夺舆论阵地B.维护清廷的话语权C.加强清政府的思想控制D.为新政做思想宣传

10.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 平民 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社等;以 平民 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11.

国共合作的大方向确立后,共产国际希望国共两党采取 党内合作 的方式,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效忠新三民主义,而国民党也表示只可接受这一合作方式。对此,中共内部的反对之声四起,大多数同志都极不赞成这一主张。国共两党争论的焦点是(  )

A.国共两党合作方式B.革命领导权的归属C.共产党的政治地位D.两党立党信念问题

12.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先后在武汉、重庆同国民党和社会各界、各党派人士广泛接触,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论持久战》的出版回答了人们最关心但却看不清楚的问题,使很多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主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建立了革命的统一战线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C.坚持全民族抗战的主张D.政治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13.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开始了在华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并在战后保留了战时在华宣传机构,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美国政府却几乎无法对中国大陆展开有效的宣传战,于是华人众多的东南亚便开始成为美国对华宣传的主要阵地。造成美国对华宣传阵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对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B.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大陆的政权C.西方奉行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D.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14.

据统计,1953—1957年,中央财政直接组织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5.4%,地方(省、县两级)财政组织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4.6%;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4.1%(含地方上交的收入),地方财政支出仅占25.9%。这一收支体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充足财力进行重点建设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15.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1949—1966),以 忆苦思甜 翻身 诉苦 为主题的电影在国内广泛放映,如《白毛女》、《红旗谱》、《暴风骤雨》、《小二黑结婚》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类电影更是十分流行。国家推广这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意图是(  )

A.构建新的国家认同B.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C.落实双百方针精神D.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1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1987年底,我国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占82%;小型国营工业企业中,由集体或个人经营、租赁或承包的企业占46%;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有60%以上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企业的这些做法(  )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动摇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旨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

在一场绝非希腊独有的民众革命运动中,面临来自于普通民众强大的政治压力,梭伦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体,并赋予了普通雅典人他们所要求的,即一个他们能够直接行使政治权力的政权。 据此可知,梭伦建立的民主政体(  )

A.赋予雅典人平等的公民权B.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扩展了雅典人的公民范围D.确保所有男性公民可担任官职

18.

罗马法学家强调,法的准则就是 诚实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整个法就在于不是获得就是保持或减少,诉诸法律或者是为了以某种方式使某物成为某人的,或者是某人以某种方式保持自己的物品或权利。 这说明罗马法(  )

A.强调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B.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体现了理性至上立法原则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9.

中世纪时,外国商人和船主长期掌握着英国相当大部分的海外贸易和海上运输,甚至于在15世纪末以前,英国商人资本大都控制在外商手中,但到了16世纪末,英国政府才逐步将以汉萨同盟商人为首的绝大部分外商驱逐出英国。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英国(  )

A.近代经济霸权的确立B.贸易自主权的实现C.垄断性贸易政策实施D.重商主义政策推动

20.

在整个17世纪的欧洲,无论是政界、商界,抑或是学界,人们无不怀着几许嫉妒,甚至敬畏的眼光,惊羡于荷兰取得的史无前例的辉煌,托马斯—孟更是将荷兰在现代早期的迅速崛起称之为 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成就荷兰奇迹的主要原因是(  )

A.先进的政治制度B.无与伦比的海上力量C.发达的商业资本D.卓越的工业制造能力

21.

马克思认为 巴黎公社将颠倒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又颠倒过来。它重新恢复国家权力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改变了国家控制社会的政治逻辑,消除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基础,为劳动摆脱奴役提供了条件。 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

A.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B.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C.尝试着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22.

据统计,1871年德国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之比为63.9﹕36.1,1885年该比重调整为56.3﹕43.7,1895年,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二者比例为50.2﹕49.8,到1910年这一比重则变为40﹕60。这一变化表明德国(  )

A.已具备了国家统一的条件B.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C.城市化的水平不断地提高D.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23.

(2021·全国百强名校 领军考试 高三3月联考·35)1955年美国新闻署决定在苏联发行一份非政治性俄文周刊杂志,致力于客观呈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苏联人可以通过杂志观察美国人是如何思考、工作及他们的感受。苏联政府对此也表示同意。材料表明(  )

A.美苏关系由对抗走向交流合作B.赫鲁晓夫旨在缓和与美国关系C.美试图在意识形态影响苏联D.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对抗并存

24.

全民公投是直接民主的典型模式。近年来,英国对一些重大的政治、外交问题动辄诉诸全民公决,比如英国脱离欧盟等问题。但全民公投的结果往往不能对英国政府产生约束作用,它充其量不过是对政府提了个建议而已。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政治的建设尚不完善B.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C.全民公决的推行弊端众多D.责任制内阁的制度约束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在历史上,欧洲很长时期为国际经济政治中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中心地位开始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很多欧洲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对此扼腕叹息,无时不想恢复欧洲昔日的雄风,然而单凭一国之力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家很多精英的一种共识。但欧洲联合历经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算真正迈出重要的一步,开始于文化上有着共同起源的西欧国家。当然,在欧洲联合的过程中,美国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洲走向联合后,西欧国家尽管一直在争取实现对美国的 平等伙伴 地位,但二战后的形势使其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彻底摆脱美国的 阴影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材料二
后冷战时代的局面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一样,人们普遍设想,美国的全球经济和政治霸权注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历史并没有静止不动。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西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暂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欧洲的联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反美主义运动的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环境,经济 萌芽 才会成为真正的生长点,才能持续发展,继而山花烂漫,春色满园。否则,半途夭折或变异的命运难以避免。

——摘编自侯建新《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准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5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民间财富稳步增长,一些商人拥有了对外贷款等金融活动的资本,但放贷取利的行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斥之为 高利贷 ,备受教会谴责,英国国王也不断重申取缔高利贷的法令。然而高利贷活动屡禁不止,后来在宗教改革的冲击下,权威当局逐渐承认了利息的合法性。此后,放贷取利的行为一直为英国政府所认可。宗教改革后,大批修道院被解散,农业生产者从基督教会获得贷款渠道也被切断。生计艰难的小农为了生存不得不求助于私人放债者。16世纪以来,英格兰境内涌现出相当一批银行从业者,他们通过一系列信贷活动,在英国财政和金融领域里相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17世纪晚期,英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扩张远远超出了私人银行家所能承受的范围,整个财政制度出现了被压垮的迹象。为了缓解财政窘境,1694年8月1日,英格兰银行正式宣告成立,它的问世标志着英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摘编自孙海鹏《近代早期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材料二
15—18世纪,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钱庄、银号、帐局等新兴金融机构比之早期的典当铺以及钱铺、放帐铺发生了变异,除存款、放款、钱币兑换之外,更有过账业务及钱票发行等新业务,汇兑也大量为商人服务。因银行业机构的进展,更大份额的金融业务摆脱了地主、商人、官僚之家家产的形式,开始由正式的社会化金融机构进行,尤其是相当多的一部分票据化形式的商业信用通过早期的社会银行业机构进行。这一时期,作为主要业务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放款、抵押放款得到了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存款作为重要业务形式也得到了发展,并在社会上普遍运用;存款的发展使商铺、金融机构扩大了资本规模;其次通过存款各种商铺及典当、钱庄、放帐铺等扩充了信用圈子,对18世纪以后钱票的出现起了相当的催化作用。

——摘编自刘秋根《15—18世纪中国资金市场发育水平蠡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银行业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