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2.2020—2021学年度安徽省芜湖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173

一、单选题

1.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说, 印度人从公元前2900年或更早的时期就开始创造并发展了自己的文明。……既有千古流芳的荷马式的史诗,也有至今仍拥有世界上大批听众的诗歌 。这里的 荷马式的史诗 是指(  )

A.《伊利亚特》和 诺亚方舟 传说B.《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C.《一千零一夜》和《吉尔伽美什》D.《天方夜谭》和《奥德赛》

2.

希腊的海外殖民不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迁移不同,更与近现代资本主义侵略有别。希腊文明扩张的方式是(  )

A.移民拓殖B.武力征服C.经济联系D.法律影响

3.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变地中海为内海B.把市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编纂《罗马民法大全》D.完善城邦民主政治

4.

吴于廑、齐世荣在《世界史》里说: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分宗教领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这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

A.融合与吸收B.交流与改造C.模仿与超越D.传承与复兴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 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极权主义国家之一。 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B.国王世袭且权力至上C.发明了精美独特文字D.浮动园地 扩大耕地

6.

正是陛下(西班牙国王),将我派到上面所说的那些印度地区,播撒上帝的光明……把他们都教化为我主的信徒。 文中的 是(  )

A.迪亚士B.巴伦支C.哥伦布D.德雷克

7.

下图为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马尼拉帆船贸易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该航线自1517年开通后对中国的影响是(  )

A.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B.进一步拉大明朝与美洲间贸易逆差C.形成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网络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

恩格斯说: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 这里的 反照 是指(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9.

他所著的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卢梭B.亚当·斯密C.康德D.伏尔泰

10.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该材料意在强调(  )

A.邦联制度的弊端B.三权分立的局限C.西方人权的虚伪D.黑奴贸易的罪恶

11.

下图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中的妇女在工厂工作的场景。影响这一场景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代议制度的完善B.工业革命的出现C.经济全球化加速D.民族国家的诞生

12.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 工人阶级的圣经 。这主要是因为它(  )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D.成为第一国际的行动纲领

13.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的会议达成协议: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即 地图上作业 。这次会议(  )

A.加深了拉美殖民化程度B.建立了宰割中国同盟C.加快了瓜分非洲的步伐D.形成了世界殖民体系

14.

下图是绘画作品 大棒政策 。该政策(  )

A.反对欧洲干预美洲的事务B.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C.对拉丁美洲进行武力干涉D.反映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

15.

英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抛弃了国联的基本原则,纵容法西斯侵略严重损害了国联威信。国联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 国联自身的一些缺陷 表现在(  )

A.全体一致 原则B.大国一致 原则C.民族自决 原则D.机会均等 原则

16.

(英)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1917年革命事件 是指(  )

A.十月革命B.苏联成立C.二月革命D.攻占巴士底狱

17.

1938年9月的一天,张伯伦回到英国,他挥动着手里的那张纸说: 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他挥动的那张 是(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慕尼黑协定》

18.

1946年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撰写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报告明确指出美国将不再奉行与苏联的合作政策,并将在中间地带以及东欧展开与苏联的争夺。报告最后认定,美国正在计划针对苏联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表明(  )

A.美苏冷战的序幕全面拉开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C.美国对苏联正式发动冷战D.美苏两国转为敌对状态

19.

有学者认为,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就这样把人类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但他们也有足够的智慧,懂得在为时已晚之前各退一步 。这里的 核灾难的边缘 是指(  )

A.古巴导弹危机B.第一次柏林危机C.柏林墙的修筑D.苏联入侵阿富汗

20.

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 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政府开支B.加强政府干预C.实施计划经济D.减少政府干预

21.

俄罗斯学者理·科索拉波夫指出: 苏共经历了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从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开始的。 这一 秘密报告 (  )

A.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对斯大林作了公正客观评价C.全面纠正斯大林模式错误D.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22.

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在《大历史》里提到,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主导的 印巴分治 导致两国在随后几十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根据自己需要而不是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导致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作者强调的是(  )

A.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B.民族解放独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D.殖民主义遗留的问题恶化了地区矛盾

23.

最近畅销的《后美国世界》提到, 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即 后美国时代 。这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崛起的世界,一个由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定义的世界 。下列符合 后美国时代 内涵的是(  )

A.欧洲日本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中国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24.

有学者指出: 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 轴心时代 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 上述现象表明(  )

A.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B.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C.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D.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25.

根据英国一家慈善组织正式公布的《2018全球贫富差距报告》,全球前26个大富豪的资产,相当于地球上最贫困的38亿人口的全部财产。这一材料说明(  )

A.人类和平面临严重挑战B.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贫富分化影响全球发展D.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通常指欧洲16—17世纪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其中尤其以天文学和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如新大陆的发现就证明托勒密的地理学是错误的,远洋航行也需要更精确的航海测绘以及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和空气泵等新工具,这些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于17世纪60年代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一些城市出现科学研究协会,形成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欧洲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写出这一时期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各一例。(8分)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启蒙运动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 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10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 不自然的联盟 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 ……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 两大阵营理论 :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摘编自[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出发点。两国形成如此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材料三
二战胜利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出现新高潮,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批涌现,开始了走向联合的道路。从世界格局的角度看,第三世界的成熟与发展,是在雅尔塔格局的框架内发生的……而历史在接近20世纪尾声的时候,突然结束了两级格局,再次把多极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摘编自赵立冲《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在雅尔塔格局的框架内 发展中国家 走向联合 的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8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补资本主义有两重含义,一是资本所有权方面的 人民化 ,二是社会制度方面的 福利化 。修正的方向是企图 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 修补资本主义的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修正民族国家 在西欧的具体表现和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