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4.2021届山西省晋中市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327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朝聘会盟非常频繁。晋国规定各附属国 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以鲁国为例,春秋时期鲁君朝周仅三次,而朝齐、晋、楚竟达三十三次之多。这说明(  )

A.春秋时期战争很频繁B.朝聘会盟消弭了战争C.宗法等级更加森严D.礼乐秩序进一步瓦解

2.

下表是关于楚汉之争决战地——垓下之战所在地的不同表述,据此可知(  )

论著

观点

魏嵩山、邹逸麟《垓下在安徽不在河南》

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固镇县东境

苏诚鉴《从四面楚歌再探垓下战场所在》

今河南淮阳县东鹿邑县境,并推想有两个垓下

A.没有地下文物的支持无法得出结论B.因发生时代久远无法得出确切结论C.垓下之战所在地没有历史研究价值D.史学争论会有助于理清历史的真相

3.

唐代僧人怀素以草书著名,时人评论怀素草书 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似 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可说字字飞动。据此可知,草书(  )

A.结构严谨B.气象灵动C.笔画繁杂D.技法内敛

4.

晚明时期,中国人根据外国传教士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重新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该图沿用了原图的大体形制,但在地理图形和观念上有所区别,把中国放在了地图的中央。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更先进B.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遭受阻碍C.传统的华夏中心观念依然存在D.此时中国已经产生了启蒙思想

5.

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根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 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 。据此可知(  )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自然经济在冲击下彻底瓦解C.中国面临劳动力过剩的危机D.列强侵略使得部分农民破产

6.

下图是1918年出版的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可知(  )

A.民国年间人民的生活较为富足B.这一时期教科书普遍教授西学C.教科书反映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7.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剥夺了一切剥削阶级的参政权力;1935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C.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D.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了缓和

8.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1989年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企业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多。其中很多是主动地把工厂交给了 集体 。这说明(  )

A.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B.私营经济受对外开放冲击C.经济改革迫切须解放思想D.城市的经济改革亟待开展

9.

伯利克里之后,激进的煽动家克利昂、阿尔西比亚德先后被狂热的民众推选为领导,挑起对斯巴达的战争。在野心家花言巧语下,任何反战者都被群起而攻之。最终,开启战端的雅典彻底被斯巴达击败,沦为二流城邦。由此可见,促成雅典没落的主要因素是(  )

A.斯巴达强大的军事战斗力B.伯利克里改革后经济衰退C.直接民主泛滥下的狂热性D.希腊寡头政治的绝对优势

10.

韦勒克形容早期浪漫主义时说: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而在法国大革命后,德国作家席勒说,浪漫主义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这一变化说明(  )

A.革命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要题材B.浪漫主义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C.浪漫主义作品深刻的现实反思D.浪漫主义不再强调去抒发情感

11.

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 拿走她应得的一份 。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 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 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由此可见(  )

A.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B.十月革命之后妇女权益得到保障C.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D.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

12.

下表为战后美国的出口额和占GDP比重的表格。据此可知美国(  )

年份

1951

1953

1954

1957

出口额

426亿

524亿

674亿

703亿

GDP比重

10%

96%

93%

89%

A.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B.面临战后经济转型压力C.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D.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11年10月,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清王朝轰然倒下,中华民国成立。在孙中山先生的 五族共和 思想的指导下,1912年4月,教育总长蔡元培将蒙、藏、回教育纳入普通教育司管理,并通报给国内外媒体。8月5日,《蒙回藏教育计划案》在临时教育会议初读通过, 由部中酌办,故不复经再读,三读 。其后不久,北洋政府于教育部普通教育司中设第五科,专掌蒙回藏教育事宜,后以该科事务甚为简单,于1915年11月1日下令裁撤。其原属该科一切事项,依类归并各科办理。袁世凯及以后北洋各届政府,由于政局的动荡和国人对于边疆各个方面了解甚少,至此边疆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教育制度与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边疆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

材料二
1929年6月17日,《关于蒙藏之决议案》在国民党三届二次中央全会讨论通过。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进边疆教育方面做出的第一个决议案,该决议案对于设置蒙藏学校、设立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划拨教育经费和优待蒙藏学生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规定。1929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了《待遇蒙藏学生章程》12条,其后又公布《蒙藏学生就学国立中央、北平两大学蒙藏班办法》,命令国立中央、北平大学开设蒙藏班。
1935年,随着教育部普及国民教育计划的展开以及发展西北文教的需要,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加大了对边疆省份的经费补助力度。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从军事和边防的实际需要出发,草拟《边民教育计划大纲》,规划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将其提供给教育部作为参考。中央组织部也先后设立中央直辖松潘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和中央直辖拉卜愣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等学校。

——摘编自《教育制度与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边疆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边疆教育政策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边疆教育政策的变化,并简述国民政府重视边疆教育的背景。(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是法国年鉴派史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在《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中提出了著名的理论- 时段论 ,其包括三个内容:所谓长时段,指在长达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内起作用的某些因素,比如地理格局、气候变迁、社会组织、思维模式和文化心态等。所谓中时段,是指时限为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某些历史因素,如人口的增长、流通的分析与国民的产值等,会在长达几十年、几百年的时段内起到作用。短时段处于历史运动的表层,主要研究事件、现象和人物短期的活动,它涉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具体的历史事件。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具有逻辑性。)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61年俄历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改革法令。法令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农奴人身得到解放。他们可以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有权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可以自由转换职业,从事工商业活动,并以自己的名字签订契约等。同时,农奴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法律上仍属地主的财产)。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 暂时义务 ,交租和服役依旧。赎金数额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际上包括了人身自由的赎金。农民在禁地时一次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由国家银行垫付。另外,为加强对农村统治和管理,在俄罗斯各州(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除外)保留了村社,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村社中实行连环保。地主有权否定村社的决议,甚至把农民开除出村社。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1年产生了1905年。第一次 伟大的 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农民遭到了无限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改变不了发展的方向,防止不了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列宁的结论?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近代化的特点。(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尽管中国作出较大贡献,但不幸的是,自身利益在参战前就已被协约国出卖,英、法、俄与日本的秘密协定使中国不可能实现参战的直接目的。巴黎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达到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问题之一是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

——摘编自李泉《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14年8月27日)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华盛顿会议获得成功,基本达到 与会目标 的原因。(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894年,张寒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 清流 党的决策人物之一。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塞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 大生 取自《周易·系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大生 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年,张塞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还有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 理想国

——摘编自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謇致力于实业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謇的历史功绩。(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