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省黄冈市一模卷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4 浏览数:776

一、选择题

1.

西周建立后,充斥着神话幻想色彩的商代兽面纹已不再是青铜器纹饰的主题,纹饰艺术以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为趋势,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宗教力量也在明显递减。这种变化(  )

A.反映出商周文化的断层B.推动了器物功能的完善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D.体现了宗教力量的衰退

2.

商鞅从 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 这一原则出发,坚持 国以功授官予爵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B.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3.

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4.

清初,一度出现福建棉商不至,苏州棉区农民生活无着的现象, 门里妻孥相向啼 ;康熙五年(1666年),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苏州太仓,举州叹为祥瑞。这表明当时(  )

A.福建经济发展程度高于苏州B.福建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C.福建大批棉布销往苏州地区D.福建与苏州地区经济联系紧密

5.

下图所示是一幅名为《势如破竹》的时事漫画,发表于1911年11月的《神州日报》上。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革命思想蓬勃发展B.清廷统治土崩瓦解C.反帝统一战线形成D.资产阶级力量重组

6.

据资料统计,从1918年至1927年,外国输华商品总值以关平银计算,由5.55亿两上升为10.13亿两,输入洋货主要是日用消费品,输出则以棉纺织品居多。1920年中国棉花、烟叶、蚕丝等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36.4%,1930年递增到45.1%。这些现象表明该时期的中国(  )

A.经济半殖民地化加深B.由被动开放转向主动开放C.丝茶竞争力得到加强D.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

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指示,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凡是国家统购和委托收购范围以外的农副产品,以及完成统购任务和履行收购合同义务以外的多余产品,都可以通过这个市场自由买卖。这一指示(  )

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B.提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只适合农民个人交换D.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8.

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B.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C.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9.

15世纪,意大利学者米朗多拉(1463—1494)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 人尊严 的演说。他承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 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这一演说(  )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B.摆脱了神学理论的束缚C.深受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自由平等的理念

10.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1.

表1所示1980年至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以及地区GDP总值及比重变化(GDP单位∶10亿美元)这种变化反映出当今世界 (  )

表1

1980

1990

2000

2010

GDP

占全球(100%)

GDP

占全球(100%)

GDP

占全球(100%)

GDP

占全球(100%)

全球

11156

100%

23521

100%

33858

100%

66073

100%

美国

2857

26%

5963

25%

10252

30%

14992

23%

亚太地区

西太平洋地区

2327

21%

5454

23%

9245

27%

20167

31%

欧盟

3805

34%

7395

31%

8919

26%

17020

26%

A.世界经济呈均衡性发展态势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趋势C.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欧洲D.全球化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二、材料题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 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礼记》记载: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挟持。

——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

材料二  欧洲的广大农村地区从中世纪开始,流行一种老年人与年轻人签订退休协议的习俗。年迈的农夫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中世纪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这种做法在工业化初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扬,不仅是贵族,就连手工业者等劳动者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与人们签订养老契约的机构扩展到地方政府、兄弟会、友爱社等众多机构,革命性的出现了与老年人签订养老契约的专业机构,这成为近代养老保险的前身。
德国在1889年率先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此后,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撑下不断膨胀,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障制度。

——摘编自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异同。(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3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 对外商战 对内振商 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 收回利权运动 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年,日本和美国的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年,中国实业国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 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昨,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 在抵制 二十一条 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 举国商民誓不承认 。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 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

——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

材料二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 和而不同 和为贵 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所角度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1分)

三、小论文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北省黄冈市2021届一模卷

观察上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趋势准确,史实正确,表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