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2014届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5 浏览数:109

一、单选题

1.

编户齐民 ,意指国家通过户籍制度,以户为单位将人民纳入国家组织(编户),并利用乡里作为地方行政组织掌控地方;天子统领万民,所有人在理论上是平等的(齐民)这旨在(  )

A.打破等级界限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君主专制D.完善户籍管理

2.

据《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描述:康熙年间鲁西南曹县,木棉之利 几与九谷平分轻重 ,乾隆间,鲁北沾化县 通县所赖惟小麦、棉花二种 。材料反映了当时山东(  )

A.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发达,棉花出口增加迅猛C.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D.棉布开始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料

3.

荀子主张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尊礼爱民、为政以德B.人性本恶、严刑峻法C.君民共治、天下一统D.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4.

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表明(  )

A.内阁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B.议会已经退出国家权力中心C.内阁秉承议会旨意管理国家D.英国议会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5.

《社会契约论》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的强烈震荡。拿破仑在卢梭墓前说过: 如果我和卢梭不曾来到过这个世界,那它一定更安宁。 这实质上(  )

A.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影响B.赞誉卢梭个人才华和他的影响C.说明卢梭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D.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6.

《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年—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 社会主义 译为 民生主义 。其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思潮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C.宣传社会革命D.阐释新三民主义

7.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8.

1949—1965年,安徽省宁国县人口自然变动呈多峰型增长。能够正确反映该县这一时期人口变动的选项是(  )

9.

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 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这一措施是(  )

A.进行社会救济B.推行以工代赈C.建立社保体系D.实施蓝鹰计划

10.

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 在过去的十年里,口口口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

A.全球化B.冷对抗C.不结盟D.争霸权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 贤妻良母 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 相夫教子 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4分)
(2)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6分)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12.

(20分)英国是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确立、扩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伊利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法律要做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

——高德步:《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材料二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 超越 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 越位 ,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不同。(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是如何 修补 修正 的。(6分)

13.

(10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4分)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的含义。(6分)

14.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已宣布: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1)据材料一,美国是如何实现《独立宣言,》所宣扬 人人生而平等 的?(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选举权的变化。你对此有何认识?(6分)

15.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市开幕,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举行公开会议时,由美、苏、英、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担任主席,以示大国的团结。……安全理事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美、苏、英、中、法5个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九国公约》所规定的列强在中国的秩序是怎样被逐渐打破的?(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