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0.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烟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293

一、单选题

1.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 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 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

2.

古希腊用于支撑房顶的柱子通常雕有女性塑像,因而被称为女像柱。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希腊人对女性所持的观念,即良好的妇女应待在家庭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希腊(  )

A.建筑艺术崇尚家庭观念B.城邦体制制约社会观念C.人文精神影响女像柱塑像D.追求房屋柱式的装饰美观

3.

如图为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

A.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4.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共有副部长以上干部500名,其中非共产党员人士约1/3以上,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委员,及一些部委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上。这个高级领导干部的阵容(  )

A.反映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特点B.说明政协是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D.体现了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

6.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  )

科目

年代

出身

618649

650683

684 709

710731

733755

756779

780905

806826

827846

847873

874906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7.

(2018·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二次联考·12)表4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元)
表4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2001

总收入

152

2162

5473

990

2366

纯收入

1336

1913

3976

6863

18567

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D.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8.

罗马的民法体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 无比明确的规定 。据此可知,该体系(  )

A.消除了贵族与平民间的斗争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契约精神D.化解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

9.

新一轮疫情纾困方案立法迟迟无果,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8月8日签署四份行政文件,以延长部分过期的财政救助措施。但此举被认为突破了白宫的行政权限,是对国会立法和监督权的挑战。这反映了(  )

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B.特朗普违背了宪法的规定C.国会处于权力中心D.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特点

10.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11.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异制度的改革》中强调: 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中国(  )

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12.

观察如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项目

婚礼方式

内容

中世纪《婚姻法》

用宗教仪式,需教会主持

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新教的《婚姻法》

可用世俗仪式

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响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13.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  )

A.物种交流之路B.商贸流通之路C.文明交流之路D.政治交往之路

14.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言进行写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写作语言也从拉丁文转向本民族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

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B.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形成C.其目标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这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15.

以下为周恩来和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解读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

人物

解读

周恩来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自力更生的立场。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

邓小平

一边倒,愈早表现于行动则对我愈有利,内部政策强调认真的从自力更生打算,而且认真着手做。一边倒和自力更生,不但可以立于坚固的基础之上,而且有可能迫使帝国主义就我之范。

A.外交政策已经走向成熟B.外交政策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C.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封邦建国 虽然以姬姓贵族为主,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也分封一些异姓贵族……姬姓诸侯国的封国沿着殷周交通路线分布,大体与黄河流域主要农业生产区相吻合。异姓诸侯国封地集中在边远地区,控制东、北、南三方的戎狄蛮夷部落。周朝也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 大课 ,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 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 恩赐 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理斯·屈威廉和斯坦福·罗斯科特对英国文官进行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考试等等。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二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建立。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和英国大体相同的情况。

——马桦《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英国任用官员制度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其作用。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它集中体现了初唐法制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唐朝开国三十多年来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德,这里主要是指君主要以 宽仁治天下 ;礼,主要是指以封建纲常对臣民进行教化。

——张思远《浅谈唐朝法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初唐法制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 是什么,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宋法制因唐敕、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因有编敕,一司一路一州一县又别有敕 宋人毕仲游对此评价说: 建隆编敕不过数百条,而天圣编敕,则倍于建隆;庆历编敕又倍于天圣;嘉祐编敕,复倍庆历,至于熙宁、元丰之敕,乃益增于嘉祐几千条,而引用此例以相附著者,至不可胜计。 宋仁宗天圣年间,开始设置详定编敕所,简称敕局,掌将历年所颁敕令统一整理,删编成册,使之成为正式法令。

——摘编自李敏昌《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7世纪初期,掌握欧洲政治中枢的基督教势力彻底瓦解,从而破坏了中世纪欧洲统一的根基。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又日益频繁和复杂,1618~1648年的 三十年战争 使欧洲陷入可怕的厮杀而被撕裂,国际格局孕育着变化。正是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激荡时代,格劳秀斯撰写了 法学三步曲 :《论捕获法》、《海洋自由论》和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三卷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与会各国,不论宗教信仰、政体、国家大小都一律视为具有独立、平等的主权地位等,都体现了格劳秀斯的法律思想。

——摘编自《<战争与和平法>:从战争中寻找通向和平之路》

(1)根据材料指出格劳秀斯撰写《战争与和平法》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迫打开,晚清中国逐渐卷入以英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了解和熟知国际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一套规范制度。在此背景下,以西方《国际法原理》著作为蓝本翻译而成的中国首部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应运而生,在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时代发展的知名外文翻译著作之一。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万国公法》应运而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