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6.2020—2021学年度安徽省安庆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161

一、单选题

1.

2019年 良渚古城遗址 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2.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春秋时期孔子提对鬼神 敬而远之 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周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面持久的烙印 。这里的 烙印 是指(  )

A.中外朝制度B.行省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三省六部制度

4.

汉高祖崇尚黄老治国思想,而汉武帝罢黜百家之言。这种治国理念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大一统国家现实的需要B.君权与相权的博弈C.儒学与百家思想的冲突D.君主品性好恶的抉择

5.

《资治通鉴》记载:内迁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宗、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该现象反映了前赵(  )

A.实行胡汉分治B.学习中原文化C.推行汉化政策D.接受分封制度

6.

陈寅格指出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邀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游牧文明重建了中原文明B.胡汉民族融合促成了大唐气象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定型D.外来文化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7.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8.

南宋人创作的《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图1《虎溪三笑图》

A.思想活跃文化多元B.儒学信仰得到重建C.佛教文化影响扩大D.国家分裂导致文化分离

9.

《宋会要辑稿》记载: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榷场的设置(  )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B.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C.结束了宋与辽夏金敌对状态D.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10.

《契丹官仪》载: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框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这说明辽政权(  )

A.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B.藩汉因俗而分治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D.迎合汉人并争取其支持

11.

何忠礼在《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统计,唐代有宰相524人,科举出身者为232人,《宋史》载宋代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达到123名,大大高于唐代。这反映出宋代(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12.

《明史》载: 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其原因是(  )

A.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B.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册封C.长城修筑阻止了蒙古南下D.明朝平定了蒙古贵族叛乱

13.

奏折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形式,是上奏者与皇帝之间的私人信件,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堪称清王朝皇权独裁制度的核心部件。该制度(  )

A.削弱了内阁职能B.助长了朋党之争C.造成了官员干预朝政D.强化了君主专制

14.

清朝官修图本的类别,包括经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农艺、文学等各个方面,官修图书中卷帙繁多者为数不少,一书动辙百卷以至数百卷,更有一万卷本的《古今图书集成》和七万多卷的《四库全书》,都是中国书史中罕见的巨著。清朝的官修图书(  )

A.反映了政府对科技的重视B.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C.顺应了传统文化总结的需要D.呈现了西学东渐的色彩

15.

19世纪8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为扩充企业增招资本,它们所发售的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从而促成私人资本竞向新式企业投资。这表明该企业(  )

A.经营管理规范成熟B.具有资本主义特征C.解决清廷财政危机D.初步达成 自强 目标

16.

1900年6月,清王朝向外国列强宣战,东南地区的张之洞、刘坤一等督抚出于各自利益,谋求维护东南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与英国等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使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这一事件表明(  )

A.中外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C.清朝统治根基已严重动摇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朝廷

17.

百日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没有将洋务派纳入变法阵营的打算,反而将他们推向了反对变法的阵营,而地方督抚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均持观望态度。这反映出(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派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18.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的革命有两种:一种可称之为 小革命 ,它是指以暴力推翻现有政权,而达到转变现存的政治秩序为目的的革命;另一种是所谓的 大革命 ,它不但要以暴力改变现存政治秩序,而且要以政治的力量迅速地改变现存的社会与文化秩序。中国近代史中符合上述两类革命的分别是(  )

A.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革命C.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D.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9.

新文化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出现许多社团(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 

哲学研究会

马叙伦等

研究东西方哲学

平民教育讲演团

邓中夏等

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自觉心

新潮社

傅斯年

介绍西洋近代思潮

马尔克斯研究研究

李大钊

研究马尔克斯

国故月刊社

刘师培等

阐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B.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界共识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D.学界都渴望改造中国社会

20.

促成下图(见图2)历史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是(  ) 
图2 东北易帜

A.美英列强的干涉B.中共抗日政策的感召C.国耻家仇的推动D.国共合作北伐的压力

21.

某文告写道:“(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宣传这份文告的最可能是(  )

A.北伐军B.红军C.八路军D.解放军

22.

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B.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3.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解放全国

24.

如图,从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  )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

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改革开放

二、材料阅读

26.

(2012江西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 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4分)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如何理解 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4分)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 时代信息 出现的的背景。(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5豆选(版画) 李焕民 
图片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陕甘宁边区以及各个根据地的时候,采用了一种 三三制 的政权模式。也就是说,在政府干部当中,共产党员、非党 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基层政权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在有关当时的一些电影资料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敦厚、朴实的农民举行 豆选 ,几位乡干部背后的条桌上都放着个粗瓷海碗,全村成年村民每人都攥着一颗黄豆,他们有点腼腆,又有点陌生地依次走过乡干部的背后,如果同意谁当村长、乡长,就把豆子放在谁身背后的碗里。最后,由得豆最多的人当选。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这句上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 豆选法 进行选举的场景。

——王乐《党史文物的风云岁月:延河岸边的豆选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选举的原则、特点和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的主要成就及其本质。(8分)

28.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二
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是一曲悲壮的民族赞歌,但在历史当口,迁或是留,却不是那么容易抉择的。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虽然顽强抵抗,却依然节节败退,而国民政府也迁往陪都重庆,依托西部地区的自然天险持久抗战。由于日寇是从中国经济最繁华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动进攻,国民政府的战争动员就包含了将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迁往西部后方,而这场工业内迁运动后来被晏阳初称为 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中国战时的工业内迁,亦是国民政府间接抵抗方式的一部分。

——摘自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装备制造业的演化》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 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突出特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