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7.2021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414

一、单选题

1.

华夏 一词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 华夏 。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理念得到发展。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诸侯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B.传统政治秩序逐渐解体C.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D.民族认同观念产生

2.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 塑造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亡都是上天意志的表现。该材料反映了(  )

A.汉代儒学传承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B.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正式确立C.汉代儒学摒弃先秦儒学的德治主张D.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

元朝设置行省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部分)由如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行省 (  )

元朝行省

概况

江浙、湖广、江西

搜刮财赋,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之处,而不置于该省的中心地带

陕西、四川、云南、河南

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

岭北、辽阳

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拥有很大的自主权C.侧重对地方军事遏制D.维系了元朝的统治

4.

明代 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 这表明(  )

A.长途贩运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B.商品交换突破了地域市场的限制C.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D.手工业区域分工呈现相对平衡状态

5.

对于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村镇的社会变化,时人有诗云: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救粟。 这说明(  )

A.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贸易中心已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6.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如图),杂志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杂志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年青新案,从东西方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

A.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B.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持续高涨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D.继续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7.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种 心理统一 认同感 促成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革命的兴起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开展

8.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颁行(  )

A.摒弃了原有的法律规范B.建构了全新的法制体系C.推动了法治文明的发展D.使中国进入成文法时代

9.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  )

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B.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C.加重下层民众负担D.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

10.

美国在2020年11月3日再次进行了总统选举,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特朗普和拜登进行了角逐。按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  )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D.对国会和选民负责

11.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 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 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C.实事求是 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D.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

12.

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 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 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政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最初,唐太宗命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后改为礼部待郎,并增加了比隋朝多三、四倍的科目,确定以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六科为常设科目,唐太宗还规定每年十一月起,至次年三月止,为考试日期,规定所有考生,必须考以《春秋》、《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为内容度贴经,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由中国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新发展的客观趋势,促成了唐太宗时期中外交流的繁荣

——摘编自赵克尧等《唐太宗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治国之策有何特点?分析这些政策对唐朝的影响。(9分)
材料二
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 无差别地 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

——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8分)
材料三
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了自身的优势。新中国初期,全国各族人民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各级政权建设过程中,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应当 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在过渡时期不长的时间里,党和政府迅速组织起有计划的社会建设,顺利完成了 一五 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9%。

——摘自王文《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治理中如何显示 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综上,谈谈你对影响国家治理因素的认识。(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90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挫。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90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脑冷静,在1993年告诚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

——摘编自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城镇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人的养老金。医疗费都由企业负责支付和报销,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形成了 四二一 的家庭结构,完全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难以行得通,到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益明显。……2000年初,有学者建议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底,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作为第一笔基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加上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投资收益,截至2010年底,其累计投资收益已占社保基金权益的43.19%.

——摘编自刘仲藜等《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影响。(6分)

16.

【历史—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 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

——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9分)

17.

【历史—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杨根思,男,汉族,江苏省泰兴市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是杨根思的座右铭。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奉命带领三排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断敌南逃退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杨根思发出了 三个不相信 英雄宣言,带领官兵连续打退敌人的8次进攻。敌人很快发起了第9次进攻。在这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一跃而起,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根思身上体现出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