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0.2021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261

一、单选题

1.

荀子在《君道》中指出,中国古代执政者的 乐民 爱民 ,只不过是 求其为己用,为己死 ,以及 求兵之劲,城之固 而已。据此可知,荀子认为民本思想的实质是(  )

A.驭民工具B.人民理性C.以德治民D.君民共治

2.

关于汉代的均输、平准政策,《盐铁论》中记载:官员 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 ,有时 吏恣留难,与之为市 ,甚至 吏之所入,非独齐、陶(属今山东)之缣,蜀、汉(今四川)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 。因此 农民重苦 未见输之均也 。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B.均输平准政策稳定了市场秩序C.国家注意协调国富与民贫的矛盾D.政府应加强政策执行中的监管

3.

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带 同中书门下三品 称号,方可参预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名。从此,更多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这一变革(  )

A.使君相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议制度C.加剧了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D.适应了科举制发展的需要

4.

下表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名著对关羽降曹情节的描述。相关描述不尽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  )

出处

《三国志·武帝纪》

《新全相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毛本

朝代

陈寿

作者不详

毛宗岗

描述

五年春正月……逐东击备,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袁绍,获其要子。备将关羽电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刘备、张飞战败生死不明,甘、糜二夫人留在下邳。关羽独守孤城。张辽进城劝降,关羽降汉不降曹,并要营操当面保证若皇叔只在,将军引家小却与仁兄相见,方才开城降曹。

独至关公,而心恋故主,坚如铁石。金银关女之赐,不足以移之;偏将军汉寿亭之封,不足以动之,分庭抗礼,杯酒交欢之异数,不足以夺之。夫而后奸雄之术穷矣。

A.作者阶级立场不同B.读者知识层次不同C.史料掌握程度不同D.所处时代环境不同

5.

清朝道光年间的大理寺少卿金应麟认为,英国的坚船 乃中国之绪余 ,中国之 师夷 不过是 礼失求诸野 ;郑观应也认为西方之所以先进于我,是因为 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心精心,持以定力,造诣精深 。因此他不无自信地说, 礼失求诸野者,此其时也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急切之要务是开启民智C.思想解放由浅入深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6.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浙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的浙江 (  )

年代

厂矿数比较

资本比较

资本规模

厂矿个数

占总厂矿数的百分比

合计资本额

占总资本的百分比

18871900

10万以下

4

33

220000

9

20万以上

5

42

2202700

91

资本未详

3

25

总计

12

100

2422700

100

19011910

10万以下

30

86

943886

39

20万以上

4

11

61700

26

资本未详

1

3

839200

35

总计

35

10

2400086

100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列强对浙资本输出加剧C.封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工业分布的均衡性改善

7.

相对于五四时期 胡适们 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所持的固守倾向, 李大钊们 却能够自觉地与时俱进,即密切联系这种自由观在当时国内外不成功的实践效果,以及苏俄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来进行反思性调整。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赞同西方式的自由主义B.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C.照搬苏俄十月革命道路D.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8.

下图为21世纪初我国钢铁生产用水情况。这表明我国 (  )

A.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势凸显C.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D.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9.

伯利克里去世后,雅典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能够使民众信服的领导核心,不同派别的政治斗争分化了公民集体,个人利益开始超越国家利益成为主流的价值观念。这说明古代雅典(  )

A.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基石B.缺乏集体决策约束机制C.公民政治重视个人价值D.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10.

19世纪中期,在《谷物法》存废争执最激烈的时候,英国首相皮尔说: 铁、煤和制造业的资源给予我们在巨大的工业竞争中超越每一个对手的有利条件……我们位于那些因自由交换产品而获利的国家之首,这个国家能从竞争中退缩吗?这个国家能在禁闭的病态的环境中繁荣吗? 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重商主义政策盛行B.经济发展推动政策调整C.新旧势力矛盾重重D.与列强间殖民争夺激烈

11.

1921年春,列宁说: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将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业结合起来。 列宁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农民问题是解决危机的关键B.固定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C.新经济政策符合苏联的国情D.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12.

欧盟从1999年开始提出建设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2003年实现建立欧盟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的目标。对此,美国一再向欧盟发问,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展 能帮助大西洋联盟始终团结在一起吗 ?会不会 导致一个处于与北约重叠但最终与北约竞争的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 ?这实质上表明(  )

A.欧盟取代北约的趋势渐显B.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推进C.美欧间关系斗争大于合作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北宋统一中原后,商品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司马光说: 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 ,就连贫穷人家, 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而在服饰方面, 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 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甚至形成了用金银装饰衣物的时尚。至于宗戚贵臣之家的宅第,往往 务有壮丽,靡费不赀 ,一些庶民、地主和商人竞相效仿。宋神宗时,左相吕大防指出: 臣窃观今之公卿大夫,下逮士民,其婚商丧葬祭,皆无法度,惟听其为,而莫之禁。夫婚,重礼也,而一出于委巷鄙俚之习;丧祭,大事也,而率取于浮图、老子之法。

——摘编自王丽丽《宋代社会的奢靡之风》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 厉行节约、禁止浪费 被写进《共同纲领》,标志其开始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方针。1955年10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了 勤俭建国 的思想,并明确提出要始终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 勤俭建国 的方针。这一方针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贯彻,克服了建国初期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维持了国内物价的持续稳定。广大党政机关响应号召,深入开展反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斗争,通过党内监督、思想教育与法律惩戒相结合等方法,促成了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的形成。广大人民纷纷响应号召,崇尚节约、勤俭持家,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形成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落后的热潮。

——摘编自刘建武李冰《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奢靡之风盛行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积极倡导 勤俭建国 方针的原因,并简析其现实意义。(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物

主张描述

薄伽丘

女性的才智并不比男性差,男女应该而且必须平等。

莎士比亚

尊重妇女,歌颂爱情,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化的资产阶新女性的可爱形象,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暴政。

伏尔泰

妇女的智慧和勇敢,并对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态度进行了谴责。

孟德斯鸠

认为如果男子拥有休婚的权利,那么女子应该具有同样的权利,尤其是在受到压迫或剥削的恶劣生存环境下,法律应该明确保护女性的婚姻自由。

卢梭

女性教育应以家庭为中心而展开,按年龄对女子施教。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德性教育、知识教育、劳动教育、爱情教育等方面。

记者采访

采访经历过一战的妇女:她们用自己挣来的钱买水果和鸡翅吃,买靴子和长筒袜,来表达自己参加工作、证明自己的意愿。她们身穿自制的工作服,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甚至对自己的制服也感到满意。

学者记述

一战后,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美国,匈牙利等国妇女陆续获得了选举权;二战后,意大利、印度等更多国家的妇女也陆续获得了选举权。一些西方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德都将男女平等的原则写进了新宪法。

——摘编自胡婧超《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根据材料,就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女性主义思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阐述有力;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秦穆公时期,地处西方的秦国在和其他诸侯国及戎狄的斗争中的劣势愈益明显。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韩魏从此成为秦的劲敌,尤以魏对秦的威胁最为严重。面对强敌,秦军屡战屡败,于是推行兵制改革以改变现状便成为当务之急。在征兵制度方面,秦国男子达到23岁以后均需服兵役,一人一生须当兵两次,一次为材官、骑士、楼船、轻车等,称为 正卒 ,作为中央的常备兵,在地方接受严格训练,并承担戍守首都的任务。除郡县普遍征兵制外,秦国还实行了募兵制,所招募士兵均经过一定考选,并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战斗力较强。同时,在秦军之中还有少量的被充军的刑徒、贱民、被征服的戎人及小官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兵制改革,才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兵源,秦军数量最多时达到 带甲之士百万 ,车千乘,骑万匹,大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面对秦的强大,魏不敢再把它视为 戎狄 ,公元前335年,魏惠王与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东)相会,从此结束了中原各国长期以来不同秦会盟的局面。

——摘编自张利《浅谈秦国军事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兵制改革的原因及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兵制改革的作用。(5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正如劳特派特的归纳, 1928年8月27日的《非战公约》缺点是:禁止诉诸战争在什么程度上包括禁止次于战争的武力措施;没有关于对违反公约的权威断定的任何规定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主要大国甚至那些倡导国,都对公约作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紧随其后的30年代,是局部战争在全球范围内遍地点燃,并最终走向世界大战的年代。在人类缺乏对和平的共同认同与向往之前,这种在特殊情势下产生的 非战公约 是承受不住历史的宿命的。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为据。《非战公约》的价值和贡献在于,它既是对以往限制战争国际法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提升与飞跃。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由此而改变,还 在法律上禁止了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从而宣布了侵略战争的非法 。《非战公约》在其性质和目的上是永久的,并且代表着国际社会的法律结构的一个根本改变,它应被视为国际法体系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战公约》不能阻止二战爆发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非战公约》被视为国际法体系基石的历史依据。(8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晚清时的王韬说: 原夫日报之设创自泰西各国,固所以广见闻、通上下、俾利弊灼然无或壅蔽,实有裨于国计民生者也 。他大声疾呼:中国人要想在中外交涉中掌握主动,不吃人亏,就必须做到:既要 译西事为汉文日报 达外情于中朝 ,又要 译华事为西文日报 布中情于远地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关于加强对外宣传的第一声呐喊。《循环日报》创刊之初,王韬就明确表示他创办日报的目的之一,便是 俾众生感发善心,消除恶念,发幽光于潜德,开悔悟于愚民而已 。在王韬看来,公平、诚正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品德,有了这样的品德,才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从事采访报道活动, 不参毁誉之私 ,防止 采访失实、记载多夸 日报之通弊 。他明确提出了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要求,即聘请 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简 ,认为报人 或非通才,未免识小而遗大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关于报人知识结构的论述,是 通才 办报思想的最早表述,后来也成了中国新闻学界的共识。

——摘编自徐新平《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对报纸社会功能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指出王韬对合格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韬对近代中国新闻传媒事业的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