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6.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7 浏览数:346

一、单选题

1.

1938年9月,中国的重要工业设备、武器弹药等9万多吨物资以及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共约64000多人,集结在湖北宜昌,等候转移入川。这次大转运的背景是(  )

A.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B.淞沪会战后上海失守C.太原会战后华北沦陷D.日本侵略军进逼武汉

2.

抗战期间,华北根据地的春节文艺活动,开始改编原有戏剧、秧歌,如将传统剧目《打渔杀家》改编为《松花江上》,人物身份由 梁山好汉 抗日干部 ;故事情节由 不堪欺压 改编为 反霸抗日 ;结局由 自刎、流浪 被抗日联军营救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改造传统文化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②抗日根据地借通俗文化宣传抗战   ③抗战宣传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④通过文艺活动提高民众思想觉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1945年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这反映出(  )

A.国民党 假和平真内战 的策略B.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C.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4.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毛泽东下列诗句描述一致的是 (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5.

晚清早期画报主要是介绍西方新科技、新器物,八国联军侵华后各地纷纷创立新画报,更多地关注政治时事、日常生活等方面,如1909年由上海环球社发行的《图画日报》上的 世界名人历史画 ,以连载形式讲述了欧美历史上的 英雄豪杰、魁儒硕彦 ,如彼得大帝、拿破仑、俾斯麦等。对晚清画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属于官方档案,能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   ②以图文互证的方式报道,易于新知传播
③内容的变化反映对西方的认识日渐全面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激发人们的办报热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6.

1949至1951年,在全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第一步,在新解放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  )

A.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

下图是1956年发表的一幅名为《庆贺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宣传画。画面中穿西装、打领带的资本家与身穿中山装、胸前别着钢笔的干部正在握手。下列选项与图中历史信息一致的是 (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建立B.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政府扶持的对象C.以公私合营方式改造资本主义企业D.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8.

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 和而不同 的理念。以下外交战略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与日、美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倡导 求同存异 方针   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9.

各种经济成分在零售商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1978—1990)(%)

1978

1980

1985

1990

国有企业

546

514

404

396

集体企业

433

446

372

317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21

40

224

287

——《中国统计年鉴》

对上表信息所反映的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  )

A.农村改革促进所有制形式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商业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10.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C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语:脱贫致富、下海、炒股等

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D

2017 年我国的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已达 999%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1.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抽签选举执政官,由每个地域部落直接选出100名执政官候选人,然后再用抽签的办法从中选出9名执政官。这一措施(  )

A.保障全体公民的政治权利B.废除了雅典债务奴隶制C.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导致了雅典城邦的衰落

12.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人的美德有具体性、相对性的特点,美德会因人所见所感而异,然而,在具体的、相对的美德之上,还有更高的美德—— 不是凭所见所感而来,而是来源于理性的思考,这种理性思考所得出的 才是真正的知识。这里的 强调的是(  )

A.人的直接经验B.个体的感觉C.普遍的真理D.相对的标准

13.

公元前242年,罗马政府设立了外事最高裁判官,专门负责受理罗马公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之间的诉讼,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时,除了参照罗马法的规范外,也吸取了地中海区域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这一措施(  )

A.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B.削弱了公民法的法律效力C.解决了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D.丰富了罗马法的法律实践

14.

学者迈尔斯认为: 意大利半岛的土地上到处都覆盖着的古罗马建造者留下的痕迹,所起作用与其说是唤醒了人们的智识,还不如说是心智被其他诱因唤醒之后决定着运动的方向。 下列属于 其他诱因 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蕴含人性之美B.对自然界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D.宗教改革使人们认知得到扩展

15.

近代历史上一次思想运动,一方面将对腐朽制度的仇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完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把自然问题同社会问题视为性质上近似的问题。下列对该运动解释准确的是(  )
①自然科学的进展推动了思想解放   ②首次提出人是现实生活创造者   ③运用 理性 方法构建社会制度   ④否定了人们的宗教迷信和狂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

1500年,被纳入西班牙殖民地的美洲各地的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到1650年,下降为大约400万人;1600—1750年,欧洲、中国、印度、中东等地,人口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②传染病的大规模蔓延   ③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   ④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

1793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府决定废除由国王颁布的旧历法,实行新的共和历法。共和历规定以共和国成立的9月22日为每年的元旦,还取消七天为一星期以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的纪日法,改作十天为一旬,第十日为休息日;此外,共和历还取消了很多宗教节日。这表明(  )
①共和历具有反专制、反教会的意义   ②传统文化在革命时期受到冲击   ③原有历法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新的天文学成就得到普遍认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

英国的食物比较单调、乏味。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这样解释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大量从农村涌进了城市,当时还没有远距离运输新鲜食物的冷链技术。久而久之,英国人就习惯了这种乏味的食谱。能为上述解释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
①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圈地运动促进农牧业迅速发展   ③殖民扩张带来物种在世界传播   ④电力尚未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

下图是一部史学著作《法国通史》的部分目录,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

第十一章 在战火中诞生的第三共和国

一、第三共和国——在战火中诞生的早产儿

从消极抵抗的国防政府到急于求和的国民议会

________—— 19 纪的最后一次革命

扑朔迷离的政体之争

尘埃落定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A.普法战争B.雾月政变C.七月革命D.巴黎公社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众多的大企业。大企业以规模经济的力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下表是经济学家麦格劳对于美国企业能成为大企业原因的分析,空格中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

政府组织:政府机构较小,没有较大的常备军

历史传统:没有地主贵族

宗教文化:缺少很有实力的宗教势力

市场环境:巨大的开放的统一市场

A.世界格局:霸权地位的确立促进了美国经济垄断B.国际竞争:海外殖民扩张使大量的财富流入美国
C.政党政治:两党制形成加强了大企业的垄断能力D.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

21.

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 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 对列宁所说的 生产 起推动作用的是(  )

A.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22.

路易十四时代(1638—1715)的法国盛行巴洛克艺术风格,以凡尔赛宫最为典型。18世纪初,洛可可风格作为反对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繁冗浮华风气的新风格出现,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希望以明朗、亲切的风格装饰巴黎。与上述艺术风格的转变相关的是(  )

A.文艺复兴冲击封建文化B.法国社会反抗专制统治C.浪漫主义批判政治黑暗D.法国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二、材料阅读

23.

革命旧址和红色文物(10分)
(1)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分析洛川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6分)
(2)阅读图文资料,从中提炼一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4分)

24.

铁路发展(10分)
结合所学,解读上述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5.

马克思主义史学下的英国革命(6分)
材料
克里斯托弗·希尔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研究英国史的过程中,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第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当中,希尔在方法论上最具敏锐性。他为马克思主义历史书写提出了几个标准,其中包括:(1)经济状况的核心地位;(2)阶级的作用;(3)思想意识的重要性;(4)重视原始文献(档案和器物等)优先于文学材料;(5)哲学或世界观。

——摘编自刘耀辉《克里斯托弗·希尔与英国革命研究》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从以上标准中选择两项,加以说明。(6分)

四、材料阅读

26.

七年战争:18世纪的国际关系(12分)
材料
18世纪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外殖民地显得愈来愈不可缺少。英法两个殖民大国在海外殖民地问题上的利益冲突愈来愈激烈。1756年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普鲁士与英国结成联盟,法国则与奥地利结盟,逐渐形成了两个集团:一方为英普集团,另一方是以法国为核心,有奥、俄、萨、西、瑞(典)参加的集团。交战双方以英法为核心,在欧洲大陆、美洲、印度、地中海及非洲西海岸展开角逐,北美和印度最为突出。
1763年,交战国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七年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法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连年战争,使各国财政拮据,不仅难以继续承受战争重负,而且都面临国内政治经济不稳的形势。
1754年欧洲国家在北美的殖民地 1763年欧洲国家在北美的殖民地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阅读材料,概括七年战争的性质和特点。(4分)
(2)结合所学,分析七年战争对英、法的影响。(8分)

五、开放性试题

27.

19世纪的世界(18分)
材料一
19世纪:文化和时代特征 

文化现象类别

内容

图书馆

19世纪的国家图书馆对本国的印刷记忆加以保护,同时汇聚各时代、各民族的知识。这些知识宝库的影响力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马克思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完成了科学论证。流亡者也在这里酝酿革命计划,如中国的孙中山。

博物馆

大革命的时代里,王室收藏变成了公共博物馆。1815年之后,各国收回了拿破仑掠夺到巴黎的战利品,并修建博物馆陈列这些艺术品。民俗博物馆的展品大多是欧洲人从被殖民地区掠夺而来的。

世界博览会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在伦敦举行。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让世界看到了美国的科技和工业潜力。最先进的成就、最时尚的话题,往往是博览会的主题。博览会证明即使世界最偏远的地域和种族,也可以成为全球知识体系的一员。

百科全书

民族主义者很早便意识到百科全书的价值:它是科学力量的总汇和文化地标,同时也是文化创造力的象征。在19世纪末,西欧北美各国都已拥有至少一套百科全书。各国都希望自己的百科全书能够成为汇集全球各时代、各民族的知识,记录科学最新成果的万能宝典

社会报道

新的研究门类——社会报道和实证调查由此而出现。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摘编自【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历史的发展特征,并加以说明。(9分)
材料二
在1870年后的40年里,全球性的大转型得以实现: 发达 的西方或北方,与欠发达的东方和南方之间,在经济增长、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国民收入等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西方人获胜的核心工具有二,这二者也是关联在一起的。其一是世界贸易和支付体系以及全球劳动分工。从中获益最多的,是英国及稍后的西欧和美国。另一工具是殖民地国家,正是它们使新的全球分工与世界贸易得以运转。这里所说的殖民地国家,也包括那些间接被殖民控制的国家,例如中国和众多拉美国家。西方国家利用军事、政治及债务优势签订 不平等条约 ,以获准在低关税或无关税的情况下进入它们的市场。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19世纪大转型》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19世纪后期的 全球性大转型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