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6.2021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209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自穆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起即奉行如下习俗:在用以祭祖的青铜器上刻上投爵与封赠仪式的记录。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重视政治和文化传承B.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C.各个宗族是政治实体D.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

2.

董仲舒认为,按《春秋》之法,灾年、战乱之年不维修旧的建筑,不能让百姓困苦,不能伤害甚至杀害他们。这表明董仲舒(  )

A.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无为而治B.主张民众利益是国家利益核心C.利用天谴思想约束统治者行为D.继承了先秦儒学治国理政思想

3.

北宋时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加速,农民不再世代依附于某一地主,佃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离开原地主而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同时,客户购买少量土地之后,就可以自立户名,成为封建国家的税户。探此可知(  )

A.佃客人身依附关系削弱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衰落C.商品经济推动土地流转D.北宋时土地兼并异常激烈

4.

康熙年间苏州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说: 即以吾郡而论,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院、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 他意在说明,清朝时(  )

A.长途贩运贸易丰富市场物资供应B.政府对经济的管控力度趋于松弛C.高消费倾向带动城市服务业发展D.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5.

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该表反映出 (  )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

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

123

38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年

35

33

415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思湖C.中体西用 思想根深蒂固D.救亡图存运动助力社会转型

6.

辛亥南北战事相持不下,为了避免战祸延长造成国家社会的重大危机,促使清帝退位成为首要选项。袁世凯力图借权力来自清帝逊让之名,以便主导南北政府合并。孙中山表示为了民国前途,让位的下续应当慎重。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政体制度的选择B.革命最终主导权C.社会发展的走向D.临时大总统人选

7.

20世纪初,国人创办的教育期刊曾大量刊发专号或专刊,如(教育杂志共发行40个专号,《中华教育界》共发行39个专号,《教育研究》其发行19个专号,《新教育于共发行9个专号,对当时教育的热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探讨。这说明近代教育期刊(  )

A.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B.突破地域界限,影响大C.办刊质量高,内容丰富D.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

8.

下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D.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

9.

作为柏拉图学园的成员,普鲁塔克(约46—120年)在《名人传》里表现出高度的理论自觉,其中的《伯利克利——费边传》的序言就直言人类心灵不应无所事事,而应追求那些 凭借本身的魅力将我们的心灵引向完善境界的事物 ,这些事物就是 节制 正义 睿智 。据此可知他(  )

A.谴责了道德沦丧的时弊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C.体现自我意识初步觉醒D.注重道德自觉与社会和谐

10.

1492年,西班牙国王终于同意支持哥伦布,二者签订了协议,其中有: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下属官职提出候选人,供国王选任。这可以用来(  )

A.说明远航的殖民性B.揭示寻找亚洲的经济动因C.研究各地和平交往D.论证哥伦布企图独立建国

11.

1917年7—9月,《在国家与革命》一书的提纲和纲要中,列宁指出巴黎公社是“ 终于发现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形式 。据此可知,列宁(  )

A.强调无产阶级要坚持暴力革命B.认为巴黎公社只是一次城市起义C.为俄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D.强调俄国革命要汲取巴黎公社教训

12.

有学者指出,相互叠加的多重危机不仅改变了欧盟内部力量平衡,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成员国对一体化附加值的看法,欧盟从 利益共同体 转变为 责任共同体 ,各方的利益与价值冲突由此加剧。该学者强调的是,欧盟(  )

A.出现了团结与共识的问题B.一体化程度在不断降低C.面临着成员国分化的危险D.国际政治地位遭到削弱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随着近代中国 最重要的权势转移 逐渐完成,近代中国开始被 尊西趋新 的趋势所主导,渐渐,西学开始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主要凭借,中国士大夫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思维方式,开始了对传统的新定位,结果也就导致时人眼中的传统地位大大下降。西方长期冲击的效果终于凸显,中国根本逐渐丧失,知 而不再求温 ,只有破 才能立 ,近代中国社会在付出极大代价后终于开始 走出中世纪

——摘编自张仲民《走出中世纪·中国中心观·权势转移》

材料二
欧洲在走出中世纪的时候,曾经纷纷划定了保护性的国界和种种壁垒以利于自身的发展,而到19世纪,这些国界和壁垒已渐渐成为各国进一步扩张的障碍,于是便产生了拆除一些不利于 自由贸易 的壁垒的想法。当然还远远不是打开国界,而是寻求一种为 自由贸易 打开通路的办法。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由贸易派。这股风吹到西欧大陆,企业家、银行家们推动了各西欧国家的经济扩张。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 走出中世纪 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 走出中世纪 的影响。说明中欧 走出中世纪 的不同之处(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 

大致时间

科技革命的名称和类别

主体部分和若干代表

1617世纪

现代科学诞生科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

18世纪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技术革命

机械技术,纺织机、蒸汽机、工作

母机

19世纪

电力和运输革命技术革命

电力技术,发电机、内燃机、石化、

电信

20世纪上半叶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科学革命

物理学,相对论、量电论、射线和

电子

20世纪下半叶

电子和信息革命技术革命

电子和信息技术,电子、电脑、网络

21世纪上半叶

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科学革命

新生物学,信息转换、仿生、创生、再生

21世纪下半叶

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科技革命

新物理学,新时空、新能源、新运输

——据何传启《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成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完善九品中正制、确立门阀制度,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北魏王朝有了全国统一的选举制度,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根据与皇室关系之亲疏及其在北魏政治中所起作用之大小制定姓族,以区别门第高低,从制度上保证其等级秩序;二是品定汉人之门第,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掌其事,中央由吏部司徒府总管。孝文帝对中正的要求颇为严格,规定 必须德望兼资者 。这表明,当时品定人才注重的是德才和门第两个方面,其中又以德才为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孝文帝采用魏晋南朝之制,使无统一标准的北魏选举制度得以健全,也适应了北方士族门阀的发展。

——张金龙《北魏孝文帝如何选贤任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完善九品中正制的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完善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2年11月11日,1000多名在东南亚战场被俘虏的盟军战俘被日军押送到位于伪满洲国的奉天战俘营。第二个月,日军就把他们押送到MKK工厂服劳役,日军制定了极为严酷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苛刻的惩罚制度。英国战俘阿瑟·克里斯蒂战后在回忆录中写道: 虽然远离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过着艰难的生活,我们每个人仍然与日本人进行着战斗。 盟军战俘身陷囹围,无法与日军进行正面交锋,他们多利用日军看守不懂专业技术的弱点和管理上的漏洞,采用暗中破坏、消极怠工等隐蔽性强的方式与日本看守斗智斗勇,并多次取得成功。奉天盟军战俘在MKK工厂所进行的反抗斗争,严重影响了日本军工厂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给日本 以战养战 政策造成破坏。日本人妄图利用懂技术的盟军战俘来提高MKK工厂的生产水平,从而为其侵略战争服务,但是结果却令日本人非常失望。

——摘编自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编研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奉天战俘营盟军战俘反抗日军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盟军战俘反抗日军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尼古拉·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40岁时提出了 日心说 ,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43年5月24日,弥留之际的哥白尼在病榻上收到从纽约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样书,他只吃力地用手翻了一下封面,便告别了这个世界。众所周知,哥白尼开启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历史序幕,《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则是这场科学革命的发端,他对人类宇宙观的变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曾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根据蒋道平、徐飞《从哥白尼革命看科学精神的塑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哥白尼革命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