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2.2021届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299

一、单选题

1.

ト辞中屡见商王问各地 受年 受禾 受黍年 的情况,这表明(  )

A.商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B.商王关注农业收成好坏C.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D.占ト是商代政治的特色

2.

战国时期,国君对官吏考核的 上计 制度,使用玉玺、兵符作为官吏任免和军队调遣凭证的玺符制度已经普遍确立。这说明(  )

A.先秦时期官僚政治已经确立B.战国时期天子加强权力控制C.皇帝制度在诸侯国普遍确立D.中央集权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3.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 使黔首自实田 ,即土地所有人向政府呈报占有土地的数量,政府根据呈报数额征收田租。这反映了(  )

A.秦朝准确核查了全国土地的总量B.秦朝实行沉重的赋税征收政策C.全国范围内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D.秦始皇好大喜功导致财政困难

4.

汉武帝时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奉诏六条察州 ,其中第一条就是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由此可见(  )

A.中央政权加强对地方控制B.推恩令后王国威胁未解除C.宗法制恢复扰乱地方秩序D.刺史制度有利于地方吏治

5.

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朝政,其后,或称 参议得失 ,或称 参知政事 等等,名称不一,都是宰相之职。这主要反映了(  )

A.唐朝宰相制度的滥觞趋势B.唐朝中枢决策具有开放性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D.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6.

张载认为每个人都有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两种,分别属于善和恶来源,只有用 自明诚 自诚明 的修养方法,才能 变化气质 ,从而提出了新的人性论命题。据此可知(  )

A.张载科学解释了人性本质B.张载的人性论为理学奠基C.其修养方法源于象山心学D.理学开始具有了思辨特征

7.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渲染刘备的 、关羽的 、诸葛亮的 ,而且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这表明(  )

A.明清小说适应了新兴阶层的崛起B.三国故事在民间有深厚群众基础C.作者有浓厚的正统政治观念理想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主流思想

8.

有学者对从康熙到嘉庆一个半世纪间的有关地租的502件刑科题本档案做过分析如下表:

档案涉及地租性质

档案数量

占总数百分比

实物地租

355

707%

货币地租

147

293%

(注:实物地租包括分成租和定额租,档案统计区域主要为江南地区,其中货币地租档案呈上升趋势。)据此表可知(  )

A.清朝刑事案件发生频率较高B.清前期地主对佃农剥削较轻C.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部分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9.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贸易份额变化情况(单位:%)

年份

茶叶

丝类

棉花

18711873

527

345

02

18911893

269

246

48

19011903

113

267

51

19191921

25

16

31

14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6页;“-”表示数据不可得。)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数额呈不断扩大趋势C.近代中国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差距不断扩大D.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品出口超过农产品

10.

清政府屈从于列强侵略需要,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专门管理对外交涉事物,70年代中期开始派驻外交使节。这表明(  )

A.清政府逐步认可近代外交原则B.外交完成了艰难的近代化转型C.中国外交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D.清政府并未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11.

1869年福州船政局自主研制的 万年清 号下水试航,装载的是自制110千瓦的船用蒸汽机,其技术含量和做工精细程度可以与英国制造的相媲美。这主要是依靠(  )

A.福州船政局官督商办的管理模式B.利用了西方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C.中国传统手工业长期的技术积淀D.自强不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2.

下图是当时在英国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讽刺杂志叫做《 PUNCH》刊载的用西方人的观点来描述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漫画,图中小日本矮子穿得不伦不类像个小丑般,却指手画脚,神气活现地在给各老牌西方帝国的军官们上孙子兵法课。以下对该漫画解读最合理的是 (  )

A.此漫画应发表于甲午战争之前B.甲午战争奠定日本的列强地位C.西方讽刺满清王朝的不堪一击D.西方列强准备要合力压制日本

13.

1918年孙中山致电苏维埃政府说: 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员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表明(  )

A.孙中山接受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B.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C.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了新的进步D.国民党已确定了联俄的三大政策

14.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我党迅速做出战略性判断,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坚决反对投降主义,制定了抗战、团结、进步三大方针,形成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重大政策。此决策(  )

A.针对战略防御阶段的投降主义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确立了我党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有利于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15.

下表是1959—1963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的统计,这说明 (  )

年份

粮食产量亿斤

征购量亿斤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1959

3400

100

1348

396

1960

2870

100

1021

356

1961

2950

100

810

275

1962

3200

100

635

198

1963

3400

100

544

1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陈云文选(1949—1956)》

A.农村的经济困难局面有所缓解B.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农业的衰退D.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逐渐松动

16.

在深圳特区创办之初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提出: 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 在当时的背景下广东 要权 的实质是(  )

A.在特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对现有经济体制进行冲击C.中央把部分权力下放地方D.冲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17.

梭伦认为世界上第一幸福的人是为雅典国家阵亡的泰罗斯,因为泰罗斯的国家繁荣,他本人也有出色的孩子,而且 他一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雅典为他举行了国葬。 据此可知,梭伦(  )

A.崇尚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B.提倡忠君爱国的高尚品德C.力推人文主义建立民主制D.肯定了人具有的时代价值

18.

《法学阶梯》中说 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 《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 一般来说,它表示一种对公正或正的信念,这种正义秩序普遍适用于所有为宇宙间最高控制力量支配的人。 这表明(  )

A.法律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B.罗马法律体系适用于人类社会C.自然法理论是立法的重要原则D.公平正义原则成为最高控制力

19.

汉密尔顿在制宪时说: 然而,对绝大多数代表来说,制宪会议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 据此可知(  )

A.多数代表反对建立民主政体B.民主自由并未成为时代潮流C.联邦制下权力分配严重失衡D.制宪需要选择妥协并寻求平衡

20.

下表是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部分行业生产率数据统计(以18世纪初为100计算)

时间

棉纺织业

冶铁业

18世纪

100

100

19中期

30000

151200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  )

A.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B.工党推动了议会改革C.科技紧密结合的推动D.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1.

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公社成员根据普选产生,当选的委员绝大多数是工人或工人的代表,并且选民可以随时免当选者,使公社成为公社成员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机构,公社的公职人员是社会公仆而不是社会主子,这些举措(  )

A.保证了公社得到广泛支持B.确立了工人阶级统治地位C.避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D.表明公社权力来源于选举

22.

下图是 马歇尔计划 资金使用示意图,据图可知马歇尔计划 (  )
马歇尔计划 资金使用示意图

A.有利于战后国际收支平衡B.让美国商品占领西欧市场C.直接导致欧洲关税一体化D.复兴欧洲,缓和美苏关系

23.

过去10年,金砖国家对全球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根据高盛公司估计,到2032年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与七国集团并驾齐驱,这意味着(  )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丧失B.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顺势做出相应调整C.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D.金砖国家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24.

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代表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经风一时,其特征是,突出生存环境的荒冷,以无奈的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该小说流应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阅读

25.

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长达八九十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中,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史料的解释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分期见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和魏晋封建论。西周封建论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为代表。范文澜在1940年发表《关于上古历史阶段的商榷》即倡导此说。战国封建论的领军人物是郭沫若。杨宽、吴大琨、田昌五、白寿彝、林甘泉等学者也赞同此说。魏晋封建论的崛起,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古史分期讨论的一个突出现象。此论以尚钺为代表,主要支持者有王仲荦、何兹全、日知、王思治等人。

——于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争》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封建说的观点(亦可独立提出其他观点),并用中国古代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从史出。)

四、材料阅读

27.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役法改革在熙宁二年已提到议事日程,于熙宁四年十月正式颁行。《宋史·神宗二》载: 差役法,使民出钱役。 其内容《宋史·食货上五》载: 募法,三人相任,衙前仍供物产为抵。弓手试武艺,典吏试书计。以三年或二年乃更。为法既具,揭示一月,民无异辞,著为令。令下,募者执役,被差者得散去。……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五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凡敷钱,先视州若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雇直既已用足,又率其数增取二分,以备水旱欠阁,虽增毋得过二分,谓之免役宽剩钱。 诚然,实行免役法亦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意图,如征收免役宽剩钱,且不说制度本身的优劣,就其所带来的弊病而言,免役法比之差役法要小得多。就连对新法颇有异议的苏轼,在役法改革上也倾向于以募役取代差役,不同意司马光元祐年间废除募役复行差役的做法。

——摘编自傅允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王安石青苗法与免役法再评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免役法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免役法作用。(6分)

28.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根据美国陆军战队的官方战史的说法,其情况是这样的:虽然中国红军是一支农民军队,如果用它自己的战术和战略的标准来看,它也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它的军力不足可能归咎于缺乏某些武器和装备,但它的半游击战术是以机动性为基础的,因此它不能有重武器和交通运输的负担。身穿厚棉制服的中国苦力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士兵做的更好;他能够用难以相信的秘密行动潜入到敌人阵地的周围。
抗美援朝运动 在国内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并且帮助巩固了新政权。但是它也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的插手而无限期地延缓了它解放台湾的目标。

——摘编自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陆军战队认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印象深刻 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6分)

2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还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将导致中国利权进一步丧失。1895年张謇奉旨在通州创办纱厂……通海(指江苏的通州和海门厅)一带地处长江下游的冲击平原,特别适合种棉花。在发展实业的同时,张謇开始筹划新式学堂的兴办,张謇在 甲午后,乃有以实业与教育选相为用之思 ,张謇曾回顾说: 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而非广兴实业,何所取资以为挹注,是尤士大夫所当兢兢者矣。
张謇为实业救国的梦想而办企业,也为这个梦想而受拖累。因为大生企业投资扩张太多,他办学校、开交通、建公园、修水利、开慈善等等……张謇为理想而战,又为理想而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企业,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摘选自《中国工业遗产故事:大生纱厂故事》、陈红晓著《张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动机?(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张謇实业救国梦想的认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