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5.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527

一、单选题

1.

商代 服国 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 受民 受疆土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 诸侯之长 变成名副其实的 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

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 道德是由政府官员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事物 。能较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汉武帝独尊儒术B.唐太宗轻徭薄賦C.宋太祖完善科举D.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地方行政体制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政府收入大幅增加

4.

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是徽州商人的黄金时代。徽商的利润,除用来肥家润身外,就是耗费在输帑,即以课税、捐输等形式奉纳给封建国家;捐纳、兴办封建教育,以培植、扩大其封建政治势力;置族田、建祠堂、修坟墓、撰宗谱,以强固封建宗法制。这导致(  )

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B.徽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

5.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表1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
表1 

选项

诗词或谚语

解读

A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6.

甲午战争后,法、俄、比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对华贷款权;同时,法国又与竞争对手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团,不惜 牺牲盟友利益 共同瓜分对华贷款份额。这表明当时(  )

A.列强在华利益具有一致性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重要手段C.列强积极维护清政府统治D.瓜分中国已经成为列强间的共识

7.

1911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只有50万~60万,而到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已有260万,其中仅铁路工人和矿业工人就有90万。这一现象(  )

A.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B.说明了中国铁路与采矿业较为发达C.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推进民主革命转变提供阶级基础

8.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2787

八七会议

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1217

瓦窑堡会议

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29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对以上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 倾错误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9.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3日,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必须完全实施宪政,要加紧整编全国军队,切实保障人民权利。这表明(  )

A.国民党正面回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两党宣言大同小异C.国共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国共两党矛盾日趋激化

10.

下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1950(%)

1954(%)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小农经济历史终结B.土地所有制变迁C.农业合作社普遍建立D.现代农业开始起步

11.

古希腊拥有悠久的竞技传统。公元前8世纪开始,以摔跤、游泳、赛船、马拉松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竞技比赛周期性举办,还逐渐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战争胜利、城邦荣誉紧密相连。出现这一状况(  )

A.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B.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C.起源于阶级斗争的激化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12.

1415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 赎罪券 而被处以火刑;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表明(  )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

13.

卢梭主张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他以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这表明卢梭(  )

A.否定财产私有制度B.崇尚理性主义思维C.倡导社会平等思想D.反对自然权利观念

14.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 社会公仆 的原则,这就改变了 官贵民贱 的世俗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官民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由此可知,巴黎公社所确立的 社会公仆 原则(  )

A.建立在打碎旧有国家机器基础上B.发展了若干资产阶级民主原则C.有助于工农联盟革命策略的实施D.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

15.

1956年,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 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提出 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 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 。该声明(  )

A.缓和了美苏争霸的局面B.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最终实现C.推动了三个世界的形成D.促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2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远古时代约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和西方文明经历了学术争鸣、地方分治,然后沿着帝制的趋同道路前进。但从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到19世纪初期,中西方文明彻底分道扬镳。在这一时期,中国仍沿着远古时代建立的基础演化,历经隋唐宋元明等朝代;而西方则沿着一条与远古时代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行,进入中世纪时期。这个第一次趋异的漫长时期,为中西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第二次彻底趋异的开始,这个趋异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西方进入一个复兴经济的趋同期。

——摘编自彼得·诺兰《中国与西方长期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发展中的 趋同 趋异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读图,为上图拟写一个标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张元济(1867—1959年),清末进士。1898年,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期间,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原富》(即亚当·斯密《国富论》)。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同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设立编译所,推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名著;他主持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1906年,清政府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共计102册,商务版《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等54册入选,占一半以上。其中有的教科书,印刷总量达到一亿册,成为那个时代教科书的范本。到1926年,商务印书馆已经是远东最大的出版商;同年,东方图书馆建成,向公众开放。1932年,日本纵火焚毁了东方图书馆。面对浩劫之后的纸灰与瓦砾,商务人在悲愤中奋起,收拾烬余,投入复业的奋斗中,并很快恢复出版能力,但东方图书馆却从此消失了。

——摘编自周武《张元济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元济主要文化、出版活动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元济主要文化、出版活动。(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