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1.2021届浙江省长兴、余杭、缙云中学三校高三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412

一、单选题

1.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 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 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 前世不同教,何古可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下列观点与之相同的是(  )

A.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 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 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 的出现(  )

A.有利于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C.有赖于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D.前提是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4.

中国古代的监察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监察法律体系。下列监察官职与解释对应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监察官职

解释

A

秦代御史大夫

丞相副手,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B

汉代司隶校尉

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C

唐代御史台

定期到各州县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D

元代御史

纠举官吏时,可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5.

北宋时期, 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般(搬)运见(现)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 。这表明(  )

A.北方的丝织业具有一定优势B.北宋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十分迅速C.商帮控制了区域间长途贩运D.北宋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 交子

6.

下列人物对昆曲的形成、发展有重大贡献。有关这些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顾坚改进北方戏文,形成后来的昆山腔B.明朝的梁辰鱼改革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C.梁辰鱼创作了《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D.魏良辅革新后的声腔被时人称为 官腔

7.

竺可桢说: 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11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 。11世纪 潜心研究科学,为中国学术增光 的科学家是(  )

A.葛洪B.宋应星C.沈括D.王祯

8.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载: 宜昌作为交通港口的希望仍未完全实现。汉口的外国和清国商人都反对进一步开放扬子江沿岸其他内陆港口,扬子江上的船工们也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蒸汽火轮抢走他们的生意。 材料表明(  )
①列强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列强渐进式渗透在华势力   ③中国传统手工业者受到了冲击   ④工业文明成果向全球扩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下列关于 民族主义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B.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C.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建立政权的根本问题D.把反对清王朝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相结合

10.

根据所学判断,下图相应地区产生的代表性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稷下学宫B.大邑白瓷C.《昭文新报》D.大生纱厂

11.

国民党特务指使人在中国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专机 克什米尔公主号 上放置定时炸弹,造成中国代表团成员及各国记者共11人遇难。周恩来因国务活动临时改变行程,才幸免于难。 与上述事件直接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大会议

12.

1949年9月20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  )

A.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发展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贯彻C.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D.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

13.

邓小平在1977年给中共中央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从当时的背景看,他的主要意图是(  )

A.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纠正 文化大革命 中的某些错误B.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抵制 两个凡是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D.强调民主法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

14.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平均主义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过渡为工业国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5.

有学者在评价雅典某次改革的作用时说: 按这种方案,贵族丧失了他们对官职和权力的排他性权利,但他们丧失的只不过是垄断权。富有的平民,即改革中的最明显的受益者,获得了与贵族平等担任高级官职的权利。 该评价提到的 这种方案 (  )

A.使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B.体现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的政治要求
C.继承和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D.充分保证了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

16.

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17.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根据他的设计,必须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但这种机器较为庞大和昂贵,家庭生产使用已不可能。这种机器(  )

A.结束了当时生产对传统动力的依赖B.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C.限制了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D.促成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

18.

1871年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的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主张和普鲁士的霸权三个主要因素基础上产生的。这三大因素在1871年宪法中具体表现为(  )
①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②统一的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帝国权力
③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④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

1914年,德军实施 施里芬计划 ,企图速战速决,但这一计划未能得逞,1914年底,西线战争进入对峙相持阶段。下图4条线中最能反映1914年底之后相持形势的是 (  )

A.①B.C.③D.④

20.

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B.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21.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都带来了重要影响。其相同点是(  )
①促进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开创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新局面
②摧毁了军国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③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非正义的战争必然会失败
④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A.①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22.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四月代表会议上某代表强调: 一系列行政方面的职务要移交给市政机关、地方自治局等等机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今后国家建设的发展,那么,我们不能否认,立宪会议是会开起来的……这样一来,苏维埃的最重要职能就逐渐消失。 该代表的主要观点是(  )

A.苏维埃的最重要职能已经消失B.立宪议会将是最好的斗争阵地C.和平斗争取得政权已成为可能D.议会代替苏维埃将成必然趋势

23.

列宁有言: 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 牧师 职能的是(  )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顿财政金融,重建银行信用

24.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

A.冷战阴影下国家关系中的重大矛盾和冲突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C.美苏两国由昔日盟友开始转变为敌对势力D.两极格局导致朝鲜半岛的分裂和紧张局势

25.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有学者写道: 唐代武功可称为吾民族空前盛业,然详考其所以于某甲外族竞争,卒致胜利之原因,实不仅由于吾民族自具之精神及物力,亦某甲外族本身之腐朽衰弱有以招致中国武力攻取之道,而为之先导也。国人治史者于发扬赞美先民之功业时,往往忽略此点,是既有违学术探求真实之旨,且非史家陈述覆辙,以供鉴诫之意。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爱国史家在民族危机之时须以唐之功业来激发民族精神B.治史者往往重于对史实的考证而忽视了历史学的借鉴功能
C.历史学者应该在尊重学术客观性的基础上追寻历史的意义D.历史学家应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

二、材料阅读

2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改 土车为铁路 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 我军万难远役 ,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从此中国进入百年耻辱灾难的岁月。1894年的那场 成中国之巨祸 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并结合交通、教育方面的相关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一句话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家性质发生的变化。指出1894年这场巨祸后,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并指出19世纪末国人实践此主题的重要历史事件。(6分)

27.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 革命 。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公共财政、税收、行政机关、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 革命 则带有更多的比喻含义,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生产、制造技术、自然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展、资本的形成,以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等。后者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赖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也由于英国式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

——据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上)》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工业巨头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声讨允许劳动剥削存在的制度。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发展了启蒙思想对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法律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期待在未来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持有这个基本观点,然而他们对于什么才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 一次与法国有关 革命 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 另一次革命 首先在英国发生 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早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者对于 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的表现。(5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理学的发生过程代表着一种能重新全面地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时代思潮的兴起。在这种时代氛围下,宋代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整体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盛唐时代对功名的孜孜追求转向道德精神的弘扬。主体伦理自觉意识的培育是宋代士大夫最为关心的事情。在这种精神追求的激励之下,宋代士林中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也空前强烈。

——范立舟《南宋全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伴随日本逐步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军民抗战情绪日益高昂,长城的形象已基本完全转向正面。钱穆《国史大纲》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毁内地长城,筑北边长城,皆为完成大一统的新局面所应有之努力,于中国大一统之形成,良有大功也,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 《义勇军进行曲》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也广泛流行。

——摘编自赵现海《二十世纪前期长城研究范式变迁与时代思潮》

材料三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即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分期问题),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有不同的意见和热烈的争论。时任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说要百家争鸣。……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到: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朱熹的修养论和实践活动,阐释宋代士大夫精神领域的新气象。(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安全的角度,指出古代长城的历史作用。概括近代长城特有的文化内涵,并举两例加以明。(5分)
(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回答:①概括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观点,并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来说明他对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一句话概括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价值。②概述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家争鸣 的背景,并指出 双百 方针的内容与地位。(5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三
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数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结合所学,指出在19世纪中叶对这种道德观念进行强烈批判的最典型的一部文学作品,并概括这类风格的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使德国 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的主要条款,并概述该和约所带来的 最大的危险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5分)